這本書以同齡人的真實故事來引發我們的共鳴,為我們指明了學習的方法,奮鬥的道路,讓我們更加容易知曉“大學要學什麼,讀什麼,”“如何在不良的環境中提高自己”
“在大學裡能學到的唯一東西就是學習”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都是大學裡的新生,在這個新環境中有着種種的不适應,學習方法的改變也讓我們措手不及。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我們應該要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在空閑時間裡多多動手實踐。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要找到自己的方向,盡可能的了解一種主流的軟體開發與運作平台,熟練掌握一種開發工具。在學習一門課程時能盡量找到相關的資料,擴充每一個話題。同時将一些最常用的思想,技術,方法記錄下來,并且苦練到可以熟練應用的地步。這是我們現在應該為之努力的。
這本書的許多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劉末鵬說:“把一條路走深了,走透了,隻要不是一條不太靠譜的路,深入的過程總是會有很多的收獲,隻要不是太頑固,善于反思,總有一天會逐漸意識到越來越靠譜的路。”宋勁杉說:“多向别人學習,多向前人借鑒。”等等。每個人的思維都存在差異,各種思想的碰撞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收獲,這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世上有許多的牛人和大V,但大多數人隻是平凡的,我們隻擁有平凡的相貌,過着平凡的人生,但我們要懂得平凡的人生不一定平凡,趁着我們還年青,擁有着大好青春年華,用心去追尋我們的夢想,不要一味的逃避,做一個縮在龜殼裡的人。
在這裡我想引用金旭亮老師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用十年的時間專心緻志地研究一門學問,或學習一門手藝,或從事一個職業,他一定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擁有着大好時光,我們應該去探尋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并為之投入精力,4年過後踏入社會能夠做着自己喜愛的工作,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在大學的生活中我們不要一味的浪費光陰,在有限的時間内做無限的事。充實自己的每一天,讓大學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