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看虎!山西博物院裡“虎”出沒

十二生肖寅虎值歲,大千世界同沐祥瑞。1月25日,臘月二十三,由中國文物報社聯合近50家文博機構籌辦的“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數百幅與虎相關的标本、藝術品圖檔,以及山西博物院館藏的30餘件文物,集結成一場内容豐富的生肖文物圖檔聯展。

展覽共分3個單元:“虎躍萬年——自然世界中的虎”“虎踞東方——曆史文化中的虎”“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展覽不僅全方位地诠釋了百獸之王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态,也将虎在曆史文物中的王者風範展現得淋漓盡緻。

虎年看虎!山西博物院裡“虎”出沒

▲ 春秋虎頭提梁匜

虎是中華大地上最大最兇猛的掠食動物,虎文化與原始狩獵生活密切相關。中國先民在與虎共生的環境中,對虎威猛神武的氣勢、百折不撓的精神、強健骠悍的體魄,既敬畏又向往,将其視為神明,予以崇拜,形成獨具特色的虎文化。

虎年看虎!山西博物院裡“虎”出沒

▲ 金代三彩虎形枕

在黃河中遊地區,距今約6500年前仰韶文化中就出現了虎的形象。據圖檔展介紹,天津博物館藏的新石器時代青玉虎形璜,商朝虎形玉飾、白玉虎形珮,以及帶有虎圖樣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商朝後母戊青銅方鼎,都與虎圖騰息息相關。此次展覽山西博物院将金代三彩虎形枕、春秋虎頭提梁匜等珍貴文物,以實物形式展出,讓觀衆一睹其風采。

自古以來,中國虎文化源遠流長。虎神話、虎傳奇故事,在全國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傳。在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各種宗教中,虎都是崇拜對象。少數民族的史詩中提到“天地日月、風雨雷電,無不化生于虎”。

虎年看虎!山西博物院裡“虎”出沒

▲ 民間老虎布藝彙聚

當虎的形象進入民間,威風八面的虎成為了世代相傳的吉祥物,百姓賦予其鎮魔驅鬼、辟邪除穢、益壽延年的期望。長輩手工縫制的虎頭帽、虎頭鞋曾伴随了一代孩童的幼年。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的民間老虎布藝——“黎侯虎”經過3000多年的演變,因其精美的工藝,造型生動,威風凜凜,如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展覽最中間的位置,數十件精緻的虎頭鞋、虎頭帽、服飾以及各種布藝玩具,穿過千百年的歲月,給前來參觀的孩子們延續美好的期盼和祝願。

同時,“虎虎生福——探秘活動”也在此次展覽中備受觀衆的喜歡。“自然界中的虎、曆史文化長河中的虎、藏在博物館中的虎……觀衆與虎有關的所有謎題就在這部探秘手冊中。通過線索,觀衆完成所有探秘後可獲得一份虎年新春限定神秘禮包。”山西博物院公衆服務部杜維介紹。

虎年看虎!山西博物院裡“虎”出沒

▲ 國小生參加探秘活動

參加探秘活動的學生楊臨帥說:“我從沒有如此仔細地在博物館裡參觀文物,因為很多題目需要很細心地觀察文物上細小的花紋,讓我發現了博物館裡藏了這麼多珍貴的‘小老虎’。”

欣逢中華龍騰日,幸覽九州虎躍時。本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從1月25日至2月28日,與廣大觀衆歡度虎年新春。

(記者/侯琎 視訊/楊昊)

來源|山西日報新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