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北京冬奧會臨近,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表達了對冬奧會的期待。他認為,北京冬奧會毫無疑問會成為全球體育盛會,相信中方能夠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高水準舉辦此次冬奧會。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俄羅斯尤為看重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根據傑尼索夫介紹,包括運動員、教練以及保障團隊在内,俄羅斯拟派出一個由500餘人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參加北京冬奧會。

不過,由于冬奧會備戰賽事還在開展,是以俄方會根據最終的比賽結果,對冬奧會體育團隊名單進行一定調整。

談及在冬奧會期間支援和關注的隊伍,傑尼索夫表示,他本身是俄羅斯人,同時也是一名常住在北京的居民,中俄兩支隊伍都會得到他的熱烈支援。

關于北京冬奧會,國際上出現了一些“雜音”。事實上,北京冬奧會并不是唯一受到惡意炒作的賽事,8年前,俄羅斯索契舉辦冬奧會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針對這些言論,傑尼索夫表示,其實,每次有國家将舉辦大型的正能量活動時,總有一批人出于謀求自身政治利益的目的,想要破壞這些活動。他們通過宣傳假的新聞,試圖破壞俄羅斯作為主辦國的聲望。但這些試圖都是徒勞的,并沒有實質性基礎,在看到(冬奧會成功舉辦)後,這些惡意的诽謗就會自然消失。“我深信,這次也是一樣。”閱讀全文>>>

1月25日,北京冬奧組委公布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主創團隊。影片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所有拍攝,計劃于年内跟觀衆見面。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擔任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總監制,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張和平擔任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專家顧問團團長,著名導演陸川出任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總導演。

陸川表示,非常榮幸成為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總導演。“伴随着對北京冬奧會籌辦程序的深入了解,對疫情背景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了解越多,就會更深深地感染、激勵主創團隊。希望我們能把北京冬奧會最振奮人心、激動人心的時刻和幕後展現人性光芒的故事都記錄下來。”

陸川介紹,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将突出“以運動員為中心”主線,從“北京鑄造賽場”和疫情暴發後“運動員回歸賽場”兩個方面,呈現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全過程,記錄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國如何直面挑戰、頂住壓力,努力交出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奧運官方電影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重視。國際奧委會曾曆時12年完成奧運影片修複與儲存,確定官方電影能長久流傳。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也将被永久珍藏,作為北京成為全球第一個雙奧之城的曆史見證。閱讀全文>>>

2008年,包括袁穎慧在内的67名媒體從業者被借調到北京奧組委,進入媒體運作部工作。這一次奧運會的參與經曆,給袁穎慧留下了珍貴的記憶,也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迹。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北京冬奧會到來,袁穎慧再度參與其中。“雙奧人”的身份讓她感到很自豪,也帶給她更多責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

在參與北京冬奧會籌辦的過程中,袁穎慧有一些特别的感受:“我覺得這屆冬奧會大家更務實,對四個辦奧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落實得很到位,也非常注重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袁穎慧希望能通過她和同僚們的努力,為北京冬奧會增添光彩,向世界傳遞出更為積極的中國聲音。她說:“這些年來,我們中國人民團結一緻,奮發圖強,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樣舉世矚目的成績。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把中國人的自強、自信、真誠、友好展現給世界。”閱讀全文>>>

1月25日,今年首次最強雨雪來襲。這次天氣過程中,雨雪範圍更廣、強度更強,雪線将南壓至貴州東部、蘇皖南部。此次大範圍雨雪覆寫20餘省份,8省部分地區将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中央氣象台預計,1月25日至29日,青藏高原中東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漢、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貴州中北部等地将先後出現小到中雪或雨轉雪。

另外,甘肅東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蘇西部、湖南北部、貴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湖北、安徽中部、河南東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湖北西南部、貴州、湖南中西部、江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中央氣象台預計,1月31日至2月4日,中東部地區還将有一次低溫雨雪天氣過程,江漢、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貴州、重慶、雲南北部、廣西北部山區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部分地區有暴雪;江南東南部和華南大部有中雨、局部大雨;貴州中南部、湖南南部、廣西北部山區、雲南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凍雨。閱讀全文>>>

确認了,月球上有水。研究人員利用嫦娥五号探測器發現,月壤、月岩中存在微量水,這是人類月球原位探測的重大發現,也讓月球上是否有水的争議塵埃落定。

新聞8點見丨俄羅斯駐華大使:惡意诽謗北京冬奧會終究是徒勞

這是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行星科學團隊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中得出的結論。這項研究結果也與此前美國航天局的研究結果互相印證。

中科院的這項研究雖然證明了月球有水,但關于水的來源卻并不清楚,隻是提出了三種可能或假說:月面的水是太陽風吹來的;月面的水是彗星撞擊産生;月球岩石本身就含有水。

根據測算,月球表面的含水量微乎其微。1噸月岩中隻有180克水。顯然,目前發現的水既不可能供人們使用,也不可能供植物生長利用。當然,未來如果能在月壤中發現大量的水,這樣的水或可供人飲用,但是,必須對其過濾、清潔、純化,以達到地球上的飲用水的标準。

包括月球在内的任何天體的新發現都可以在理論上構成人類抽象的新認知,也就是關于宇宙的起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人和生物的起源,以及人類将走向何種未來的探索和認知。發現月球有水拓寬了我們對月球的認知,也能讓人類更好地利用月球和其他星球。閱讀全文>>>

編輯 艾峥 賈聰聰 校對 劉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