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1歲以上寶寶的早餐重在營養均衡,那麼,6個月-1歲以内的寶寶早餐,重要性就在于補充寶寶身體需要的基本能量+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了!
補充能量就不多說了,和我們不吃早餐就會餓一樣,寶寶經過一整個晚上的能量消耗也會餓,嚴重者會因為缺乏糖分和足夠的熱量,發生低血糖等反應,是以月齡寶寶們早上醒來都要先吃母乳。

重點是給寶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畢竟從以奶為主,逐漸轉變到兒童的一日多餐,甚至是成人的一日三餐,這個轉變是寶寶輔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美國兒科學會也指出:健康的習慣必須從小培養,童年早期吃的東西(包括早餐)會對孩子日後對待食物的态度産生重大影響。
是以,小寶寶們能否适應日後的一日多餐、一日三餐,這些都需要寶爸寶媽們有意識地去培養,适應早餐口味,這樣對寶寶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6-7月齡,補充能量: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可以選擇兩頓奶之間添加,不過還是要以母乳或者配方奶喂養為主,搭配富含鐵的食物,比如強化鐵的谷類、肉泥、魚泥、水果泥、豆腐、燕麥片等。
此時一天一頓輔食即可,家長們要注意:每次隻增加一種新的食物,觀察3-5天了解寶寶的适應情況之後再逐漸添加其他新食物;同時也要由少到多,嘗試增加蔬菜、水果等補充寶寶的膳食纖維~
7-9月齡,嘗試「早餐」引入:
寶寶7~9 個月時,輔食的餐次可以從原有基礎上增加1次達到每天2次,而這 1 次,可以由爸爸媽媽幫助寶寶養成吃「早點」的習慣。
在寶寶睡醒吃一頓母乳或者 150~200 mL 的配方奶後,然後給寶寶提供一頓營養的早餐,比如雜糧蔬菜肉粥,搭配用蔬菜和肉做的餅,蒸好的水果手指食物等,用正确的方式讓寶寶開始鍛煉自己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10-12月齡,培養「早餐」意識:
這個階段的寶寶早餐種類已經相對豐富了,無論是粥飯、面條、雞蛋、蔬菜、肉,還是水果基本能夠适應,家長們可以嘗試着【谷物+肉+蔬菜水果】這個組合的營養和粗細搭配,幫助寶寶培養早餐意識!
寶寶起床後,先喝150~200 mL的母乳或配方奶,然後吃一個煮雞蛋或蛋黃泥,外加小塊的面包/饅頭片或者米粥,外加一些手指蔬菜、水果等。之後再逐漸增加,慢慢形成寶寶早餐口味的習慣。
當然,和1歲以上寶寶的營養早餐相比較,1歲以内寶寶的營養早餐更要講究:
除了谷媽咪之前說過的米湯&稀飯、煮菜水、果汁等黑名單食物,以下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1,含汞(gong)量高的魚
魚肉富含DHA及優質的蛋白質等,很适合寶寶吃,但是自身含汞(gong)高的魚,比如鮪魚、旗魚、劍魚等是不适合給寶寶吃的,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
寶寶添加魚肉需要注意:不過敏,低汞少刺(三文魚、鳕魚、桂魚、鲈魚),不要加任何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清蒸為主。
2,重口味加工的食品
除了控鹽,一些醬制品、腌制品,比如鹹菜、榨菜、醬菜等下飯菜也需要引起寶爸寶媽們的警惕,它們不僅鹽含量高,營養價值也很低,會加重寶寶的腎髒負擔,不利于寶寶健康。
3,純牛奶
純牛奶對月齡寶寶來說,含有高濃度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不能被寶寶完全吸收,甚至會給尚未發育成熟的嬰兒的腎髒帶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