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三
近日,一組關于購車的資料公布,2021年中國一二線城市中有48.7%使用者表示有購車的計劃但尚未購買。房子和車子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必備品,随着人們的經濟水準的提高,汽車也不再隻有富人專屬,變成了許多家庭常見的代步工具。如今,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低,配置也越來越豐富,買車對于如今許多家庭來說毫無壓力。

但是卻出現了這麼一種現象:汽車價格便宜了,反而越來越多的人卻不願意買車了?并非他們的手上沒錢了,而是大家越來越精明了。如今人們的購車欲望銳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公共交通發達,出行更友善了
截至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5萬公裡,其中高鐵裡程數超過4萬公裡,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如今高鐵成為了很多人首選的出行方式,不僅比自己開車快,還更便捷、舒适。其次,以前人們出行除了坐公共汽車就是自己開車,選擇較少,而現在大城市既有地鐵又有城軌,對于現在大多數人而言,短途上班公交、地鐵,甚至有些公司還配備班車接送。
此外,随處可見的共享單車也解決了很多人的出行問題,既不擔心堵車,又低碳又環保對于十幾分鐘的路程來說也是相當便捷。同時,網約車的普及也成為了許多人年輕人不買車的理由,無論是出行還是去外地,網約車随叫随到,比自己開車更友善。
二、堵車嚴重
1月17日,百度地圖了一份2021年中國最擁堵城市榜單,從交通出行、車輛軌迹、位置定位等資料,将全國100座城市根據其汽車保有量水準進行排名。其中,最擁堵城市前十依次是:北京、重慶、上海、廣州、武漢、西安、青島、濟南、杭州、成都。目前大陸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4億,這個數字雖然在大陸龐大的人口面前不值一提,但如果平均到每個家庭來算,一個家庭有1.89輛汽車的,這樣看來數量就很大了。
對于現代人來說,開車一小時,在路上就能賭半小時,堵車是最麻煩的事。正因為如今大家都買得起車,是以在市區開車大多時候都能遇到道路擁堵,尤其是早晚高峰、逢年過節,一堵就半小時起步,即使有很多城市實行單雙号限行的政策來緩解,也是一樣的結果,是以不少年輕人甯願選擇坐公共交通。
買車一時爽,養車兩行淚
“買車容易養車難”這句話不無道理。現在的汽車價格比以前便宜了不少,10萬以内的車現在也有很多選擇,但買車不是一次性消費,買車以後的車險、保養維護、汽油費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特别是油價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是以,年輕人買車容易,可後期的養車還是有一定壓力,養一輛車,每個月平攤下來,至少一千。雖然現在有新能源車,但是後續充電的費用也依舊不小,此外,新能源汽車特斯拉近年來刹車失靈、起火事件也影響了一些消費者的購車計劃。
除去這個問題,更多人最看重的還是停車問題。以前汽車價格高,路上的汽車少,開到哪裡都能找到停車位,并且還是免費的,但現在卻不行了,遍地都是汽車,走到哪哪都沒有停車位,車買了停在哪裡是許多購車者考慮的問題。雖然現在不少小區都提供車位,可是車位還是不夠用。
比如現在小區一般有500住戶,而整個小區的停車位也不過有300個左右,這還是可銷售的私人停車位,那麼就還有4成的車主沒地方停車,“搶車位”在真實上演。此外,對于一些沒有免費停車位的小區,業主要麼選擇租車位,要麼選擇買車位,比如買一輛10萬級别的車,可能光車位就需20萬左右,這個擁車成本就相當高了。
有位網友曾在縣城裡買了一套110平的房子,配套齊全、區位優勢明顯,原本這位網友并沒有買車位的打算,後來在家人的建議下花12萬購置了車位。家裡人認為,車位早晚都要買,早買早輕松,即使買了不用以後也可以出租。然而在交房之後,這位網友卻傻眼了,他發現小區的入住率并不高,有三分之一的車位仍處于空置狀态。其次,他買房之後經常在外地工作,并不常在家久住,也就是說,自己花錢買的車位很多時候都處于空置狀态,這位網友想把車位賣掉,卻發現買車位容易賣車位難。
四、年輕人負擔更大
如今90後的可以說是被“委以重任”,到适婚年齡的90後已經變成了買車、買房、生育的主力軍。在現代社會競争激烈,瘋狂内卷之下,年輕人的負擔和壓力也更重,尤其是在高房價時代,大多數年輕人都是貸款買房。每個月工資的一大部分在還了房貸後,剩下可自由支配的錢已經不多了,更不要說再買車和養車了。
現在很多人習慣了超前消費,為了追求和享受更高生活品質,往往更熱衷于"先消費"。在發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還信用卡、花呗、借呗等等,自己也沒有很多存款,也就沒有多餘的錢購買汽車,即使買了車,也是一堆負債,後期的生活水準下降,面臨的壓力也會增大。
汽車從以前的稀有品變成了普通大衆都可以擁有的物品,但人們對于買車的意願卻沒有提升,反而還有下降了,正是由于人們的思想觀念轉變了。以前汽車是身份的象征,如今除了一些豪華汽車品牌之外,于大部分人而言,汽車隻是一個友善出行的代步工具。如今,雖然人們的購買力普遍提高,但購物卻變得更理智了,不會盲目去追求汽車,而是更多的去考慮自己條件和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