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首令人難忘的歌曲,"好新疆"

一首令人難忘的歌曲,"好新疆"

在石河子軍改區博物館的展廳裡,一份70多年前的《新湖南日報》影印本,在沉默中講述了那段凄涼歲月的故事。

為了讓廣大官兵在邊疆紮根,王震在中央書上,組織動員了大批婦女到新疆參加邊疆建設。1949年,陝甘肅招收了一千多名年輕女學生,1951年從華東野戰軍醫院招收了1200多名山東未婚女醫護人員,1950年至1952年從湖南招募了8000名年輕女兵,這就是著名的"八千香女下天山"。

"八千香女人下山",這聽起來像是浪漫的表述,隐藏着數以萬計的年輕青年的選擇背後,執着堅持。

一首令人難忘的歌曲,"好新疆"

陶思萌,是流行歌曲《好新疆》的第一位歌手,她也是"八千香女人"的成員。那一年,西部進入新疆的女兵先坐火車到西安,再坐公共汽車到新疆。中秋節恰逢酒泉的其餘時間。征兵團組織了一支由新入伍的女兵組成的隊伍。隻有17歲的陶思夢想下來唱家鄉的小曲調。

這一次的出現,決定了陶思夢後來的生活,因為嗓音好,她被配置設定到新疆軍區工藝兵團。陶思萌一到新疆,就加入了量産運動的洪流,她和工藝美術兵團的戰友們在王震司令的帶領下,修繕了和平運河,修建了紅淵水庫。

1951年冬春,陶思蒙随新疆軍區工藝兵團到伊利進行降租和反欺淩工作,投身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革運動。

在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中,陶思萌一行走進村子,譴責地主灣,訴說血淚深仇殺,分發土地農具。在斯姆巴伊家的客廳裡,著名作曲家劉光和新疆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馬漢兵共同創作了"邊戰合唱"。

踏入新疆的雄偉壯觀,刀劍成犁,紅旗在白雪皚皚的高原上滾動的壯麗景象,都變成了劉曉波指尖跳躍的音符。合唱的第三首歌是70歲的經典歌曲"新疆好"。劉光親自挑選陶思萌領唱歌曲《新疆好》。

這首《新疆好歌》,陶思夢老人唱了70年,從《湘姐》唱到那一年。聽着這優美的旋律,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湧向新疆,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一線開墾,在工廠、醫院、學校、新疆建設的每一個崗位上,他們揮舞着青春,成就了"我們美麗的鄉村,我們可愛的家鄉"。

聯系人:王偉

編輯:王瑩 初審:李雪 評論:李龍 決賽: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