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時間都在閑置,私樁共享難在哪?

70%時間都在閑置,私樁共享難在哪?

“從今年1月開始,我們大範圍加速布局私樁共享,使用者可通過‘即客行’App把自己的充電樁共享出來換取收益,或租用周圍他人的閑置充電樁補能,希望可以最大程度解決無樁車主的充電焦慮。”1月13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宣布将力推私樁共享,此舉引發行業關注。

與此同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日前釋出的《關于加強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充電設施企業、電動汽車企業、第三方平台企業等機關與自用充電樁産權人達成協定,實作自用充電樁共享利用,提高資源使用率。那麼,私樁共享有多大市場空間?目前還面臨哪些困難?

(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楊梓)

公共充電樁的有力補充

據了解,為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釋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臨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中國充電聯盟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共享私樁達72395個。目前不少企業如星星充電、特來電、雲快充等樁企均在提供私樁共享服務。同時,廣汽埃安推出了首個汽車品牌私樁共享平台,并計劃到2025年,建設埃安共享私樁5萬個;蔚來和小鵬聯手推出充電共享服務,蔚來車主和小鵬車主可使用對方品牌的充電樁充電。

在沈晖看來,私樁共享可實作共赢。“建立小區能提前規劃充電樁布局,但老小區卻因種種原因難以承載更多私樁。私樁共享後,既能減輕電網負載、降低物業壓力,又能讓政府騰出更多資源用于公樁建設。随着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增加、充電頻次降低,私樁的閑置率将上升。是以,私樁共享可提高閑置充電樁的使用率,不僅讓有樁使用者增加收益,也可為無樁使用者提供便利。”

有資料顯示,私人充電樁70%時間處于閑置狀态,是以私樁共享作為一種新型的充電商業模式,市場潛力巨大。業内人士表示,共享私樁可作為公共充電樁的重要補充,有效提高公共充電網的效率,節省土地資源,進而更快地擴充整個充電網,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

管理、收費等多題待解

事實上,私樁共享并非新生事物,在實際推廣中卻仍面臨不少難題。

前瞻産業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僅有約6%私樁參與共享。“大部分外來車輛難以進入小區充電,其中還涉及停車位、停車費等問題。”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介紹。

記者檢視某充電APP發現,共享私樁均需提前預約,且預約前需先确認車位無車占用。同時,私樁管理、收費等問題也需解決。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私樁數量多,共享潛力大,但目前便利性較差,消費者認可度、共享私樁的宣傳都不夠,處于起步階段,同時利益平衡等問題還沒有解決,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1月1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對征集到的“鼓勵小區有條件的私人充電樁進行共享、收益車主等相關方分成、明确管理責任等問題”的意見、建議均予以采納。

優化存量樁資源是關鍵

張翔認為,私樁共享要逐漸推進,需打通充電APP中可共享的私樁與小區物業資訊的資料壁壘,做好資訊化建設。崔東樹表示:“要建設好平台,實作有效的資源共享,理順包括預約充電流程、停車位、費用等在内的各環節,減小用樁難度,增加消費粘性。”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6%;2021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29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11.25%,與上年相比增加178萬輛,增長151.61%。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正成倍增長。

目前大陸車樁比約3:1,理想化的“一車一樁”目标短期内難以實作。受訪人士均表示,單就數量來看,目前的車樁比已能基本滿足充電需求,而一味增加充電樁數量并不能有效解決充電焦慮問題。總體來說,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共享私樁在不同充電場景扮演不同角色,存在的問題也不同。如分布不均導緻公共充電樁平均使用率不足10%;私人充電樁面臨物業阻攔、難進小區等問題;充電營運商尚難盈利。

目前,充電設施由市場主導投資建設,政府發揮引導作用,企業是投資建設的主體。“優化整合存量充電樁資源是關鍵,将有利于解決充電樁使用率不高及部分地區充電樁分布不均等問題,同時要加強技術創新,完善其他配套措施。”崔東樹表示。

70%時間都在閑置,私樁共享難在哪?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編輯丨李慧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