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賈衛中
來源 | 選車網
——2021年乘用車市場經濟指數分析
2021年,大陸GDP創新高,汽車産銷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多方預測2022年汽車産銷增長的勢頭将延續。然而,中低端消費不足,将導緻中外汽車品牌今年競争更加激烈。
換言之,2022年,不僅尾部企業陷入困境,腰部企業份額縮水的局面将加劇,頭部企業也将為了有限的市場佔有率拼得你死我活。
多方預測2022年車市增長
2021年,是大陸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全球疫情持續演變、汽車晶片供應緊張等複雜嚴峻形勢,中國汽車産銷取得了雙增長的局面,離不開穩定的宏觀經濟運作環境。
近期,國家統計局釋出2021年中國經濟年報顯示:“2021年大陸GDP達到1143670億元,突破110萬億大關,GDP增速達到8.1%,完成全年6%以上的預期目标。”
同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大陸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
展望2022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大陸汽車總銷量有望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其中,乘用車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7%。大陸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是汽車市場2022年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2022年汽車銷量大緻在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速約3%-5%。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一方面是2021年被抑制的部分需求将在2022年逐漸釋放。另一方面,目前階段有市場支撐的汽車需求潛在增長率在3%-4%之間,實際增長率會自動向潛在增長率回歸。”
重慶長安産品策劃部行業研究專家白靈認為:“宏觀政策以促進消費、拉動内需為主,更側重于中長期的大方向,2022年可能不會有特别的精準政策落實到汽車市場。是以預計,2022年乘用車的零售增速為6.1%,新能源汽車将會提升到400萬輛水準,占有率将提升到18.9%。”
雖然多方預測2022年車市有望繼續增長,但2021年高、中、低端車市冷熱不均的局面,讓業界對今年細分市場的表現擔憂。
細分市場冷熱不均
2021年汽車消費能力大漲,消費水準微增,背後的原因是細分市場需求結構性失衡。
來自北京正則大成的統計分析顯示,2021年全年乘用車的市場規模達到38670億元,同比增幅7.2%;正則乘用車市場規模指數(累計)達到631.9點,較2020年上漲42.5點,表明消費能力顯著上漲。全年累計市場銷售平均價為18.4萬元,比2020年提高了0.2萬元;正則乘用車價格指數(累計)為126.6點,較2020年上漲0.9點,标志着消費水準微幅上漲。
去年,8萬元以下低端車增速超越20萬元以上高端車,在助推乘用車市場規模擴張的同時,拉低了市場銷售平均價。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105.4萬輛,同比增長6.4%。其中,低端車售出271.4萬輛,同比大漲29.5%;高端車售出757.8萬輛,同比增長10.0%。
與異常火爆的高端、低端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9萬-19萬元中端車市場表現低迷,銷量略低于2020年水準。據統計,2021年中端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076.2萬輛,同比增幅-0.3%。
從供給側看,中端車增長乏力,一個重要原因是晶片短缺導緻供給不足,而部分洋品牌廠商把有限的晶片優先供給高端車型以保證利潤,客觀上也加劇了部分中端車供給不足的局面。
兩大細分領域迎來血拼
2021年乘用車消費能力、消費水準雙增長,預計2022年乘用車大盤将繼續上行。然而,中外品牌在中、低端市場的競争或将空前激烈。
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占有率創近五年新高,由于供給不足痛失市場的洋品牌2022年勢必要發力扳回一城。據統計,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售出936.6萬輛,同比增長26.0%,市場佔有率達到44.5%,份額同比上漲了6.9個百分點。同期,德系、日系乘用車份額分别下降了4.1和2.4個百分點。2022年随着晶片供給逐漸增加,中國品牌與洋品牌份額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是大機率事件。
9萬-14萬元中端低價車市場,或将成為中外品牌血拼的主戰場。從近五年走勢看,中端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量的50%,而9萬-14萬元中端低價車占比超過40%。2022年,無論是想穩固既有份額優勢,繼續向上拓展的中國品牌;還是發誓不僅要收複失去份額,而且加大下探力度的洋品牌,都必須拿下這部分市場,因而在這一領域雙方展開血拼是大機率事件。
在8萬元以下低端車市場,燃油車和低端電動車或将血拼。2021年低端車銷量之是以出現高速增長,關鍵原因是6萬元以下低端低價車銷量大漲近50%,份額大幅上升了1.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由于疫情的沖擊,機車市場強勢增長,這部分消費者未來更新汽車,有望帶動低端車銷量進一步增長。乘聯會資料顯示:“2016-2019年,機車年均登記數量不足500萬台,2020年達到800萬台,2021年超過1000萬台。”
2021年,6萬元以下市場主要是低端純電動車的天下,7萬-8萬元市場多數依然是傳統燃油車。2022年,為争奪市場佔有率,更多洋品牌燃油車或将下探至低端市場。同時,為深化電動化轉型,更多國産電動車也将更新進入這一領域。是以,2022年低端車競争将更加激烈。
新下行壓力對車市的挑戰
2022年,中、低端車市或将爆發血拼的根本原因,是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中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下降,導緻内需不足。
近期,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對媒體分析稱:“2021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着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整個國民經濟運作當中,内需的增長弱于外需,中下遊企業的盈利弱于上遊,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大于大中型企業。”專家提出的“需求收縮”主要原因是中低端消費群體收入下降。
整體看,2022年車市保持繼續增長是大機率事件,但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其中,因為晶片供給原因被抑制的高端車需求将逐漸釋放,帶動高端車保持高增長。同時,由于中低端消費群體收入預期下降,買車或将更加挑剔,因而中低端市場或許銷售資料上表現為增長,但預計廠商面臨的競争壓力和難度不降反增。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