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
大陸北方稱為“小年”
也是北京冬奧會倒計時第10天
當燃情冰雪遇上濃濃年味
不止雙倍期待!
這組冬奧風民俗海報
讓你的朋友圈
從小年到除夕
氣氛拉滿!
讓我們一起
賞冰樂雪迎冬奧
紅紅火火過大年!

賞完冰樂雪迎冬奧
我們再來看看小年都有哪些習俗呢
小年習俗
>>習俗一:祭竈王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間傳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臘月廿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于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糖瓜、竈糖在竈王像前,為的就是讓竈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習俗二:貼窗花
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就開始貼窗花了。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人帶着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似乎會少了一絲喜悅和年味兒。
>>習俗三:貼春聯
在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貼春聯,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比較傳統的人家,還習慣請寫字好的人來書寫春聯。一般用最普通的紅紙黑墨,簡樸卻年味兒十足。
>>習俗四:掃塵土
小年時,還要掃灰塵,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這一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寓意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既指庭院内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習俗五:婚嫁
過了臘月廿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是以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都會特别多。
>>習俗六:吃麻糖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竈王爺嘴上抹的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習俗七:吃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竈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很有年味兒。
心中默數春節的腳步,為新一年許一個願。
祝您小年快樂!
來源:人民網、我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