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農家,先秦諸子九流之一。其基本宗旨是勸農耕桑、豐衣足食、順天應地,國泰民安。

儒家士大夫是瞧不起農家這些老土的。獨尊儒術以後,農家失去了顯赫的地位。但中國是以農為本的大國,農家的思想依然在漢族骨子裡存在并傳承。

不要覺得務農種地是件粗鄙的事,相反,高度成熟的農耕文化是一個種族文明先進的标志。蠻夷不懂種菜,是以連炸洋芋、生牛奶、泡菜湯都叫“美食”。是以,蠻夷的土壤最适宜産生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就是重商主義,商人不直接生産物質财富,而是買賤賣貴,奪取勞動者的利益。社會主義則相反,重農抑商,這叫務本。人民幸福安甯的生活是本,刺激消費、剝削剩餘價值創造的商業利益是末。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要想把地種好、通過自己的勞動從天地自然擷取衣食所需,進而過上美好的生活,顯然不知道理蠻幹是不可能成功的。不通天徹地,怎能得到天地的饋贈?務農需要了解天地自然的客觀條件,才能通過人力從自然界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沒有溝通天地的大智慧,是絕辦不到的。是以說是否具有高度成熟的農耕文化,是看一個種族是否文明與先進的必要條件。野蠻落後的種族沒有與天地溝通的能力,不具備農耕智慧,隻好鑽研資本主義,去掠奪别人創造的勞動成果。縱欲主義、消費主義、拜金主義是低級的。反之,以農為本、熱愛自然、返璞歸真才是進階的。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農家審美觀的本質是順應天地自然。春天播種秋天收獲,這是基本常識、客觀規律。違背了天地自然的客觀規律,秋天播種,隻會一無所獲。是以,做什麼都要和當下的節氣環境相适應。節氣屬天,環境屬地,人的行為合乎天地,這叫大美。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一年四季,古人始終遵循節氣與自己所處地域的特征來生活,這就是農家思想、農家審美觀的反映。四時八節(四立、二分、二至)、二十四節氣,還有其他的節日,古人都會過得有儀式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慶祝、可以創造美的日子太多了。我們現在過的傳統節日比起古代太少了,二十四節氣是不過的,像中秋、端午這樣的大節日,往往隻局限于聚餐吃節令食物而已。也就是說,人和天地接軌少了。正常的做法是要多與天地接軌,而不是與國際接軌。與天地接軌,安;與國際接軌,危。

概括地說,過節需要認真對待,不論大節還是小節。這個節日一般都是曆法決定的自然節,而非人造節。如果人造節,那必須是紀念為人民、為國家立了大功的聖賢英雄,而不是随便造一個。更沒有引進蠻夷風俗的做法。天體與地球的運作産生了季節輪轉,引起了萬物包括人類的身心變化,是以人的行為要合乎天地。怎麼做呢?最簡單的,就是根據祖宗的教化,好好過每一個節日,創造美好、享受美好。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竹林七賢之首嵇康的孫子嵇含寫過一部書《南方草木狀》。中有一句:“婦女之首,四時未嘗無華也。”古代女性盤發簪钗,一年四季未嘗無華,華就是花,四季都有花開,是以女子頭上簪花不絕。其實簪花并非女性專利,古人不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在節氣、節日都有簪花的習俗。古人頭上戴什麼、衣服上穿什麼圖案,都随時令變化,這樣的生活多有儀式感。我記得小時候夏天,班上的女生會頭戴奶奶或外婆為自己紮的栀子花,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受西方的影響,簪花習俗似乎已與漢族無關。可曾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祖祖輩輩過節必簪花。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四時有撲帶朵花,亦有賣成窠時花,插把花、柏桂、羅漢葉。春撲帶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撲金燈花、茉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則撲茉莉、蘭花、木樨、秋茶花,冬則撲木春花、梅花、蘭花、水仙花、臘梅花。

——《夢粱錄》

春日洛陽城牡丹花開,一城之人盡為花狂,皆簪花于頭上,雖底層勞動者也不例外。古人簪花、戴頭飾、穿衣服會随時令變化。我們現在一般隻知道吃應季的食物,但古人還會穿戴應季衣物、應季頭飾,而且這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比如春天以梅插鬓,秋則戴菊簪桂。端午穿有五毒圖案的衣服,七夕穿的衣服則有鵲橋圖案。再配合相應的美食和祭祀儀式、宴會活動,生活過地與天地同頻。

(四季花籃圖)▼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正月一日,即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這一天,要雞鳴時就起床,在自家庭院前放爆竹辟邪。上至長輩,下至幼童,都穿新衣服,端正衣冠,拜年慶賀。拜年、穿新衣、早起的習俗是現在也一樣的。這一天要喝椒柏酒、桃湯、屠蘇酒、吃雞蛋。椒柏酒,是花椒和柏葉泡的酒。椒和柏都是高潔的藥物,柏為仙木,椒是玉衡星精。椒實與柏葉的香氣通神辟邪,久服輕身延年。桃木亦是仙木,桃是五行之精,能制服邪氣百鬼,是以正月初一要喝桃湯,把桃木闆放窗戶上。“歲首用椒酒“,這個習俗曾在華夏大地上流傳了千百年。花椒的辛香之氣是古人極為看重的,是以在歲首這特殊而重要的日子裡,服用花椒酒。小輩先飲,因為小輩得歲。長輩後飲,因為長輩失歲。當天還要貼雞畫在窗戶上,旁邊插桃符,同樣是辟邪驅鬼之效。黑夜是鬼魅遊蕩的時間,雞叫伴随天明,雞是太陽的使者,故能使鬼畏懼。像這樣貼畫在門窗上達到辟邪效果的做法不止元旦。當然,不同時節貼不同的畫,是肯定的。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有椒其馨

聊一聊幾個古人重視、今人不一定在意的節日。立春。立春可是個重要日子,這一天要剪彩燕插戴頭上。春回大地,燕子歸來,故要頭戴燕子形首飾。再次強調,節令飾物不止是女性專利,而是全民行為。“彩燕迎春入鬓飛”,詩句描述的正是立春簪燕的習俗。是日,還需舉行迎春儀式。人要扮成主管春生的句芒神,鞭打春牛。春牛是用泥土做成的。舊時年畫,立春時節都會有春牛圖案。打春牛、簪春燕是立春時要幹的事。

(春牛年畫)▼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立春頭插小燕子,那立秋頭上戴什麼呢?大雁?開個玩笑。立秋要簪楸葉。楸樹是一種大型梓樹。這種樹,葉子偏小、樹皮相對光滑的叫榎樹,榎樹會在夏天的節日和日常裝扮裡用到。而葉子較大、樹皮更為粗糙的叫楸樹,是秋天的象征。南宋時,立秋這一天清晨,杭州城大街小巷叫賣楸葉,人們争相購買,把楸葉剪成各種喜歡的花樣,插在鬓邊,以應天時。由此可見,古人是多麼注重自己的行為合不合天時,多麼注意與天地接軌同頻。

(楸樹馨香)▼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楸花色韻俱佳)▼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我平時也喜歡穿漢服。我曾見過一款漢服商品,它是宋制褙子。褙子是宋朝女裝的流行樣式。那件夏天的褙子上,胸前繡了朵山茶花。山茶花是冬天開的,夏裝繡冬花,這件衣服放在宋朝,應該賣不出去。因為古人非常注重服裝圖案是否應季。傳統服飾布料上都會有裝飾紋樣,沒有紋樣的一般是喪服。穿什麼衣服影響到人的氣場,那麼紋樣就很重要。端午穿五毒艾虎圖案,七夕穿鵲橋星雲圖案,中秋穿嫦娥玉兔圖案,冬至穿綿羊太子圖案。衣服上如果有花卉紋飾,則看是不是應季的花卉。比如,桃花流水圖案用于春裝,冰裂梅花圖案用于冬裝。

(端午時令衣服 五毒艾虎補子)▼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冰裂梅花紋)▼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這種一年一度,用不同方式慶祝的日子叫歲時。每個歲時都有相應的不同主題飾物。清明節蕩秋千,插楊柳枝;八月賞秋海棠,戴玉簪花;端午,用五彩絲線編繩戴于手腕,叫“長命縷”,能免除災禍;九月九重陽,佩戴茱萸,飲菊花酒;正月初一,人人都喜戴梅花,梅開五福,喜迎新春。

每個歲時也有相對應的不同主題美食。正月初一飲椒酒、柏酒、桃湯,上文已講過。寒食節是紀念晉文公忠臣介子推的。這天要吃冷食,喝大麥粥,加入搗碎的杏仁,叫“醴酪”。五月五日,除了吃粽子以外,這一天還要多采藥,端午當天采的藥靈氣更強。六月五日吃湯餅辟邪。感覺古人吃什麼好吃的,都能跟辟邪扯上關系。重陽飲菊花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歲時節令的飲食飾品消費量很大,平時生活也遵循四時規律。

(綿羊太子圖(冬至一陽生))▼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有兩個特别美好的傳統節日,我想專門說說,就是二月十五花朝節和三月三上巳節。這兩個節日今人已淡忘,但是在古代非常重要,是全民歡樂之時。

花朝節是百花生日。這一天要宴會慶賀、賞花飲酒、觀景賦詩,是個雅俗共賞的日子。女孩子們尤其喜歡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到郊外看花遊春、種花栽樹、剪彩條系在花樹上,為花神慶生。此日若天朗氣清,則一年作物成熟,是吉祥之兆。花神是十二月令花神,花神對應的人物有多種版本,而且男花神女花神都有,比如陶淵明是菊花神,西施是荷花神,多麼可愛。總之,花朝節風俗:踏春賞花,剪彩系花樹,慶賀花神生日。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陶淵明是菊花神。

三月三上巳節,可以說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因為七夕其實是專屬女生的節日,而且七夕在秋天,屬于陰氣收斂的季節,而春天才是萬物萌發、年少懷春的時候。這一天人們要去水邊。河水、湖泊、溪流、江畔,都可。就近到水邊去,曲水流觞、飲宴賦詩,男女都對心儀的對象送花。中原地區贈芍藥表白心意,芍藥象征愛情。當天還要頭插荠菜花。荠菜花沒有國色天香的外表,淳樸可愛,很接地氣。它具有清香,能令人肝氣舒展,有明目功效。是以上巳節要順應天時,頭戴荠菜花,全身清爽舒暢、心明眼亮。民間諺語曰:“三月三,荠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插無錢用,女人一插米滿倉。”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勺藥。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春在溪頭荠菜花

農家審美觀是以人的言行思慮合乎天地、順于時令為美,反之為醜。春行春令,夏行夏令,秋行秋令,冬行冬令才是正常的。如果某季節不做當時該做的事,而做其他時節的事,比如春行夏令、冬行秋令,則有災禍,具體的災禍根據具體的做法不一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節氣,起碼每隔十五天就能過一次節。每節分三候,一年七十二候,每一候天地萬物又有變化,衣食住行就可随之調整。再加上其他的節日,比如端午、七夕,這種可以認真對待的日子太多了。生活需要儀式感,農家審美觀教我們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順應天時,安于大地,這裡面沒有胡作妄為、私欲逆反的餘地。評判一個種族是否文明先進,看他是否具備成熟的農耕文化;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品位,看他對天地自然的感情和對勞動人民的态度。

春華秋實——農家審美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