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股财報前瞻:最接近元宇宙的遊戲闆塊 這個春天有哪些看點?

财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遊戲闆塊并不是财報季的常駐焦點,但這個春天很不一樣。

在“元宇宙”的故事成功挑起全世界資本市場的興趣後,手握重金的業界巨頭吹罷概念就開始了“鈔能力”的表演。1月10日Take-Two豪擲127億美元收購手遊廠商Zynga,成為遊戲行業曆史最大收購案。但這個紀錄僅僅維持了10天,便被微軟豪擲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無情超越。

随着新一輪财報季開始,原本就擅長“講故事”的遊戲公司又将帶領資本市場展開狂想,有哪些問題值得投資者格外關注呢?

看點一:FAANMG集體下場 探尋下一筆百億收購

對于身處遊戲賽道的公司而言,這個季度的财報季肯定逃不掉分析師追問:你們有沒有收購計劃,或你們準備好被收購了嗎?尤其是在微軟掏出一年淨利潤收購動視暴雪後,這個問題的想象空間也豁然開朗:理論上除了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平台外,任何一家遊戲公司都有可能成為被收購的對象。

美股财報前瞻:最接近元宇宙的遊戲闆塊 這個春天有哪些看點?

(全球遊戲股市值排名,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除了微軟、索尼、騰訊這些長期耕耘遊戲領域投資的公司外,另外一些巨頭也在近年加大了遊戲行業的投入,這也将在近兩周财報中有所展現。例如上周奈飛财報釋出會上,CEO裡德·哈斯廷斯高調喊出了“擁有業界最好遊戲”的口号。

微軟的巨額收購除了對Xbox競品索尼構成直接沖擊外,同處于AR/VR賽道的谷歌(2月1日盤後公布财報)和Meta(2月2日)也是市場熱切觀望的對象。邏輯上如果沒有“足夠硬”的AR/VR産品,再多的IP也沒有用處。經曆了假日季的Oculus VR眼鏡送禮熱潮後,Meta的确有動機向外界分享具體的銷售資料,至少坐實元宇宙概念股的名頭。

對于谷歌和蘋果(1月27日)而言,市場關注的焦點更多集中在收購層面。谷歌旗下Stadia遊戲平台在關閉自研工作室SG&E後,一直受到缺乏獨占遊戲的影響,而蘋果近年來對于軟體服務的重視以及潛在的AR/VR産品也需要内容層面的護航。按照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50%溢價,如果美國藝電(EA)或Take-Two出現在貨架上,自然又會是一筆數百億美元的交易。

亞馬遜(2月3日)面對的問題較為複雜。雖然公司早在2012年就設立遊戲工作室,但搗鼓這麼多年,直到2021年才憑借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新世界》一炮打響。令零售巨頭有些尴尬的是,根據Steam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月初,《新世界》的同時線上人數已經較去年9月上線後的峰值90萬跌至不足10萬。

除了熱門遊戲快速轉冷外,亞馬遜旗下遊戲直播平台Twitch去年底的内部資料洩露事件也顯示,亞馬遜有意推出對标Steam的數字遊戲平台,結合公司此前曾申請過“觀看主播直播時一鍵購買遊戲”的專利,如果亞馬遜有意挑戰Steam、Epic Games的領域很難講令人意外。

在美國以外地區,除了正忙着厘清投資關系的騰訊,索尼(2月2日)是最有動力展開并購的巨頭平台。在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後,索尼公司的代表向媒體表示,相信微軟會遵守合同條款,繼續確定動視的遊戲(主要指使命召喚系列)能夠在多平台運作。但這句話也留下了話口:當索尼和動視的合同到期後會發生什麼?相較于美國公司,索尼的最大優勢在于和日本業界有着密切關系,當地也彙聚着許多擁有知名IP的遊戲巨頭。

美股财報前瞻:最接近元宇宙的遊戲闆塊 這個春天有哪些看點?

(春季環球遊戲股财報預期釋出時間,來源:公司官網)

看點二:2022有望大作集中上市 基本面因素有望唱主角

對于遊戲公司而言,收購消息更多是難以預期的一次性刺激,但做好遊戲本身才是業績的關鍵來源。舉例而言,美國藝電(EA)在2019年中國農曆春節期間上線吃雞類遊戲《Apex英雄》廣受好評,在短短三天時間内先後經曆财報不及預期的大跌14%,以及公布線上人數破千萬後大漲21%。

而另一個不那麼光彩的例子正是CD Projekt RED,在熱門作品《賽博朋克2077》2020年末釋出前,爆棚的營收資料推動公司股價一度翻倍至400波蘭茲羅提。但随着遊戲本身出現嚴重開發問題,資本市場的熱度迅速消散,過去一年裡公司股價維持在低位震蕩。

(CD Projekt RED日線圖,來源:marketwatch)

對于遊戲廠商而言,由于過去兩年疫情導緻無數工程跳票,2022乃至2023年将會成為熱門作品紮堆登場的時間點。在近些年熱衷複刻老IP的熱風吹動下,寶可夢、全面戰争、地平線、GT賽車等知名IP将在一季度迎來最新作品,除了推動遊戲銷售收入外,對PS5、SWITCH等主機平台的銷售亦有強烈的推動作用。

美股财報前瞻:最接近元宇宙的遊戲闆塊 這個春天有哪些看點?

(部分上市公司熱門遊戲作品釋出時間,來源:IGN、Kotaku、财聯社)

而在收購戰場上瘋狂施展“鈔能力”的微軟,旗下ZeniMax/B社也有多款3A作品上線,其中廣受期待的B社科幻作品《星空》為微軟平台獨占,唯一的不确定性是能否趕在年内上市。

看點三: “元宇宙第一股”何時止跌?

值得一提的是,這波遊戲股的财報期也存在非常明顯的不安因素——羅布樂思不能再跌下去了。自去年11月底創上市後曆史新高後便一路走弱,疊加營運資料滑坡等因素,股價從高位累計下跌已經超過50%。

美股财報前瞻:最接近元宇宙的遊戲闆塊 這個春天有哪些看點?

(羅布樂思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如果2月15日的财報繼續顯示使用者對所謂的“元宇宙”持續失喪失興趣,對于依附于整個概念的股票來說都不會是好消息。目前市場一緻預期羅布樂思能夠在Q4實作7.67億美元的營收(同比+147%),但調整後的EPS虧損幅度将繼續擴大27%。

相較于營收高增長與利潤走勢對股價的影響取決于市場偏好,實實在在的營運資料更容易引發大規模的波動。公司股價12月中旬的缺口正是因為當時披露的11月營運資料較10月伺服器故障前大幅走弱,引發投資者擔憂整個四季度資料全面走弱。

在股價持續走弱的背景下,市場上也已經出現“将羅布樂思開除出元宇宙”的聲音,強調這家公司更像是孩子們發揮創意的平台,與前沿技術并沒有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