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全谷物比精制谷物更有營養,更健康,但隻有24.6%的消費者可以确切地說出全谷物是什麼。(視覺中國/Instagram)
"'田園詩般的'全麥面包,據稱是第一個出售的,Vijay與丁香博士推薦的商品和丁香,比名義上的多40%的能量測試和16%的碳水化合物。2021年8月30日,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微信公衆号釋出測試報告,讓一直依靠這種全麥面包獲得健康飲食和良好身材的劉偉感到"夢寐以求"。
一天後,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修改了部分上報資料:該産品的能量測量值為1001kJ/100g,為鑒定值的131%,鈉的實測值為249mg/100g,為鑒定值的233%,違反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用準則》。而碳水化合物比标稱的16%符合上述國家标準。
作為從輕食潮流中走出來的品牌,田園主義誕生于2018年5月,産品線涵蓋了所有類别的健康餐:不僅是早餐面包,還有無糖低卡零食、代餐飲料、低卡面條等。2021年6月1日,天貓旗艦店從0:00開始,一小時内售出約164,000個全麥面包。
2020年底,田園詩般的母公司杭州光食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無糖氣泡水,獲得了20%的股份。
8月31日,牧民宣布将暫停銷售涉及測試的産品,并安排對所涉及的産品進行多機構,多批次的重新檢查。為此,杭州輕食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拒絕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田園詩般的JD。O旗艦店客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了防止故意傷害,我們自己下架了。"
田園詩般的全麥面包測試隻是一個開始。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建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位消費者購買了多個品牌的全麥面包進行檢測,他們将釋出其他檢測結果。
事實上,由于消費者對全谷物有模糊的認識,國際上對全谷物食品沒有統一的定義,田園營養清單"翻身"背後隐藏着全谷物食品的困境。
<h3>營養成分表"翻轉"</h3>
根據《牧民》公告,河南百鑫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釋出的低脂全麥歐包裝産品檢測報告,根據産品鑒定符合《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指南》相關規定。根據田園詩般的4月30日測試,全麥面包含有764kJ / 100g的能量和33.5g / 100g的碳水化合物,與産品的營養成分清單相同。
食品工程博士Yun Yun博士對這兩份測試報告之間的差異感到困惑。以蛋白質為例,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對本産品的蛋白質測值為16.4g/100g,為标記值的256%,但國家标準要求實際蛋白質含量達到标記值的80%以上才符合性。"這很奇怪,按照常識,我們都想要高蛋白和良好的營養。
據雲無腦介紹,确定食物營養成分表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将典型産品發往檢測機構,産品成型後,根據檢測結果确定營養成分。另一個不是直接從産品配方中進行測試和計算的。但無論哪種方式,産品的測量值和識别值都需要在國家标準規定的誤差範圍内。
雲冷酷心地認為,從檢測結果來看,本品的營養成分是"完全錯失"的。唐還提到,他們在測試前邀請的專家表示,營養成分表"無法形成閉環"。
從配料表的順序來看,田園詩般的面包全麥面粉排在第一位,纖維含量高。(視覺中國/Instagram)
雲端觀察,在現實中,會有企業直接修改類似産品的營養成分表,而不是經過測試。同時,也有一些企業的品質控制水準差,導緻不同批次的産品差異很大。
南方周末記者以"全麥面包"為關鍵詞在淘寶平台搜尋,排名較高的幾家客商客服表示,全麥商品銷量占100%,部分商家提供的全麥占比50%,100%為品種全麥面包供選擇。第七季度黑全麥面包和舌裡芝籽全麥面包營養成分表中每100克的能量和鈉含量與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畜牧業測量值相似。
"就配料表的順序而言,這種田園詩般的面包全麥粉排在第一位,纖維含量很高。雲端無情判斷,雖然營養成分表"翻過來",但這是一個真實價格的全麥面包。根據中國《預包裝食品标簽通則》,成分表根據添加的原料量從高到低排列。
<h3>全谷物熱量背後的輕食生成趨勢</h3>
關于全麥面包的争議背後是全谷物的概念。全谷物的核心是"整個"這個詞,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精制谷物相比,它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其相對比例與全谷物相同。
2001年,随着對肥胖率上升的擔憂加劇,營養師和營養師開始尋找改善美國飲食的方法。從那時起,國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吃全谷物對健康有益。全谷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礦物質、糖尿病,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美國農業部和衛生與公衆服務部于2020年11月29日釋出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年)》指出,健康的飲食模式鼓勵全谷物攝入量,限制精制谷物及其産品,并建議每天消費的所有谷物中有一半是全谷物。澳洲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食用120-180克谷物,其中大部分應該是全谷物。
就國内市場而言,近年來,輕食發電趨勢,兼具低熱量、飽感、友善等特點的全麥産品脫穎而出。
可以發現,田園風光,未來可以7、7年五季,新和味達等各大全谷物産品品牌在過去四年中相繼成立。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稱,到2022年,中國輕食市場預計将達到12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50%。
田園産品線涵蓋所有類别的健康膳食。(南方周末記者宋玉辰/Instagram)
科學衛生資訊交流中心科技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嚴光峰認為,與其說是全糧概念熱,不如說是逐漸擡頭,"主要是認知缺陷"。雖然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全谷物比精制谷物更有營養,更健康,但隻有24.6%的消費者能夠分辨出全谷物是什麼,根據他中心的一項對全谷物的特别調查。
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與包括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在内的八個專業組織聯合釋出的"關于全谷物與健康的科學共識(2021)"報告顯示,雖然78%的消費者認為他們了解全谷物,應該每天吃全谷物, 隻有不到10%的消費者能夠每天吃全谷物,消費者并沒有"知道并做同樣的事情"。
<h3>什麼是全谷物食品?</h3>
劉偉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些區分全麥面包的方法,但因為太複雜而放棄了,最終"買了減肥部落客推薦的品牌"。
消費者選擇的困難與缺乏全谷物标準有關。據央視2020年9月報道,市場存在使用各種添加劑來混合顔色的情況,由于全麥面包的銷售,誤導消費者,業界呼籲盡快出台标準來規範市場。
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引入了全谷物食品标準。
在荷蘭,全麥面包必須使用100%全麥面粉,而德國需要含有至少90%的全谷物成分。雖然法國沒有明确要求,但餅幹占産品總重量的15-39%,40%可以稱為"全谷物來源"。目前,歐盟尚未制定全谷物食品規範的定義。
美國要求食品中至少51%的全谷物按重量計稱為全谷物。美國全谷物委員會推出了全谷物标志,全谷物郵票。根據全谷物在食品中的比例,郵票分為三個等級:基本徽标,50%加徽标和100%加徽标。獲批使用該标志的産品總數已超過13000件,分布在63個國家,其中美國最大,占比73%,在中國銷售的一些食品包裝上還印有"全麥郵票"。
餘先生說,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标準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明确全谷物的比例,另一個是要有一個更清晰的标簽。
中國營養研究院制定的《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确定和标簽通則》将于2021年7月1日起實施。該标準類似于美國标準:如果它規定全谷物原料的品質不低于食品總品質的51%(以幹法計算),則稱為"全谷物食品",如果該數字為25%,則稱為"含全谷物食品"。
國家認證認可資訊公共服務平台顯示,目前有4家企業開展全糧食品認證。其中之一就是全球綠色聯盟(北京)食品安全認證中心,它于今年7月1日推出了全谷物食品認證和全谷物食品标簽,它們不采取分級方式,而是按全谷物的比例"寫多少",在标志上标明"全谷物含量XX%"。該中心的所有者Any Shaoqun透露,牧民現在已經向其申請認證,該中心正在處理過程中。
"在這個過程中大約有10個品牌,但沒有一個已經正式釋出。何少群介紹,申請認證有兩個最低标準,第一份成分表必須是全谷物,全谷物在食品中的比例必須大于27%。認證頒發後,全球綠色聯盟進行年度稽核監督,如果檢查失敗,認證将被取消。
與集團标準相比,具有更大行業影響力的行業标準也在議程上。國家食品和材料儲備局的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術語,食品行業标準,正在由專家組進行咨詢,專家組定義了全谷物,全谷物食品,全谷物含量等術語。
農業農村部食品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邱菊表示,該标準預計将于2022年正式釋出。"标準制定是指一些國際标準,但也涉及中國國情。
在行業标準到位之前,購買真正全谷物食品的最佳方法是檢視食品成分和營養成分。(視覺中國/Instagram)
<h3>提升您的口味,購買真正的全谷物</h3>
說到全谷物,劉的第一感覺是她吃不下,吃了一些好吃的全麥面包,但後來她發現配料表上加了很多糖,這與減肥追求健康的目标背道而馳,然後放棄了。
她并不是唯一一個認為全谷物不好的人,《全谷物與健康的科學共識》(2021)表明,味道差和烹饪問題是阻止消費者購買全谷物的主要障礙。
秋菊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在國外早餐的全谷物比例很高,但對中國人來說又硬又酸。為了展現全谷物的營養價值,并考慮到中國人較高的口味要求,100%全麥原料的食品品種還是較少,100%全麥食品沒有經過工藝改良,消費者接受度普遍較低。
專門從事全麥燕麥餅幹的Yangufang告訴南方周末,他們生産的燕麥餅幹"為了形狀和味道",選擇生産30%的全谷物。
據龔先生介紹,此事陷入了惡性循環——食品行業制造了新的全谷物産品,人們因為口味差而感到難過,不願意購買。銷售不暢,企業缺乏産生研發創新的動力。
氧化和高纖維含量引起的粗糙味道是全谷物味道差的主要原因。邱菊解釋說,全谷物因為保留了胚芽和麸皮,其脂肪含量高,容易産生不好的味道,比如哈巴,是以全麥食物打開後,我們會聞到酸味、澀味,除了高含量的膳食纖維和粗纖維因為不易研磨而特别細會讓大家吃起來有"拔喉"的感覺。
目前,食品加工企業也在進行技術改進,以增強全麥食品的口感。但是,我國的全谷物品種非常豐富,包括大米、小麥、玉米、大麥、高粱等近20種,但國外通常以小麥、黑麥、燕麥為主。"就像反映脂肪氧化的重要名額脂肪酸值一樣,對于小麥和燕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控制脂肪酸值的增加,但榛子和綠蚱蜢并不完美,仍在探索中。邱菊認為,如果我們複制國外技術,就很難解決當地的問題。
在行業标準到位之前,購買真正全谷物食品的最佳方法是檢視食品成分和營養成分。食品配料表中的全谷物需要排在第一位,而營養成分表中的膳食纖維含量達到每100克約6克。何少群介紹,在全球綠色聯盟頒發認證标志後,也可以根據認證标志來選擇産品。
一方面,企業應該加大研發力度,在口味和營養方面實作更好的平衡,餘先生說。另一方面,要加強公衆教育,讓公衆認識到全谷物的健康益處,能夠主動改變飲食習慣,改變偏愛細白軟米粉的習慣,主動吃全谷物。
(劉偉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宋玉辰 南方周末實習生 張彥娜 漢甯玉 易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