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福貢古鎮始建于北朝和南北朝(公元557-581年)的北周時期。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隋朝大工業12年(公元616年)成立富湯縣,唐代著名數學家、天文家袁天玄為第一縣級,擁有689年的縣城曆史,是一座有着近1500年曆史的古文明古鎮。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它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和使用天然氣的地方,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袁黃崇軒的故鄉。最"火"小鎮的"火"代表三種含義。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燕京鎮的河水很幹淨,當地居民在那裡洗衣服和吃蔬菜。

神奇的"火"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傳說在東漢時期,火井人發現地下火,深深的魔力,喊出了"神火",漢朝後,格良曾到訪這裡帶領人們用"神火"煮鹽,"火井"因為名字,這裡是世界上第一口使用天然氣井的井, 根據世界科技史資料,國外最早使用天然氣的是英國,但大火比它早了1600多年。由于其使用天然氣位居世界第一,在水煮鹽的引進上領先世界,被後來人們稱為"世界第一井"。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從火井鎮向西走1公裡,到現存最早的火井遺迹,這是一口古老的水井,就在山腳下的路邊。井高約半米,是灰黑色的中國磚砌建築,磚牆的圖案依然清晰。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古井内徑1米,井口六角形,俯身看,井裡還有清澈的水看圖。井旁,矗立着一座紅砂岩石碑,高6米,頂部雕塑為火焰。紀念碑正面,面向主幹道,從遠處可以看到,"漢朝古火井"5大字,側面寫着"世首井"。另一邊是一個小雕刻,記錄了漢代以來各代古火井的曆史事實。這裡是漢代臨沂古代火井的遺址,也就是今天"火井鎮"的故鄉名,在漢代,人們統一天然氣井叫"火井",火井鎮就這樣命名了。

據記載,在古代,這裡原本是沙漠海灘,有人發現地下鹽水浸出,于是挖井煮鹽。井越深,鹽分越多,大家紛紛效仿,一共挖了六口井,六邊形排列,統稱"六邊形井"。一天深夜,雷電,一聲砰的一聲,最深的井突然呼啦啦聲熄滅,腳數高,民間崇拜為"神火",原來火井出現。

在鹽煮熟的油壓小鎮富湯,仍然可以看到埋在地下一米多的古代陶器管道。管道直徑為12厘米,壁厚為1厘米,該地區運輸天然氣和鹽水的古老方式是竹桶和石頭制成的火槽。

富東鎮的天然氣和井鹽工業給當地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其勢頭已經走過了唐宋元時期。

轟鳴的"火"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在老火井裡,八方商賈聚集,自古以來生意紅紅。有江西館叫"長壽宮",中央大街有福建亭,名叫"天田宮",下一幕有湖光廳,叫"玉王宮"。此外,還有城廟、火廟、川宮、燕生廟,以及卧龍崗東端的江明寺(為紀念朱格良視察火井而建),以及太子壩的古階段。

古鎮有一條清末古街河北街,長約1500米,半數街上的古民居儲存完好,重要老建築有邱家"海樓"、陳氏老房子、女子學校遺址(建于1913年,是農村第一所女子學校)、金台山、九龍橋, 騰龍橋、回龍橋、文武橋遺址、舊縣遺址、清千龍劇場遺址、火廟遺址等,見證了富士古鎮的古桦樹。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街道兩旁靜谧,是四川老木結構的小型綠瓦房,街邊的鋪裝可以靈活組裝或拆除,早上拆除鋪路的是店鋪,晚上組裝的鋪路闆關閉。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作為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彜族早在遠古時期就生活在彜族的火井和高地,他們的時代至少可以延長到清初。遺迹依然不勝枚舉,争鬥之門、廢墟的建築是充分的證據。是以,伊爾瑪民俗博物館位于火井鎮,可以說是意義深遠。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博物館位于河北大街、富士鎮、火井鎮"海樓",展覽面積約700平方米,分為青銅器、陶器、刺繡、服裝、民俗等10個展館,主要用的是漢代彜族人的陶器、瓷器、銅器、民族服飾、生活用具、民族樂器、狩獵工具等。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星府寺位于火井鎮西南部,距全國重點景區天台山僅5公裡,是四川西部建築文化藝術的代表,屬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興福寺始建于嘉慶30年,占地面積14674平方米,廟宇古木,建築雄偉,香濃郁,崇拜者無窮無盡。寺廟裡的一棵千年古銀杏樹是西南地區的稀有寶藏。

重新點燃的"火"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4.20"廬山地震發生後,火鎮井作為龍門山旅遊鎮核心區南翼綜合功能區的旅遊小鎮,現已完成小鎮漢唐風風貌改造,行走火井塊,韓唐風地表改造廣場,休閑風中風, 欣賞昔日人與火的智慧,看女形元的傳說;伊爾瑪博物館的總收藏價值超過3億,旨在欣賞冷武器時代的武器,彜族人的手工藝品等。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最"火"古鎮——燕京鎮

今天,火井鎮将重新點燃水井,重新點燃火焰,以造就祖先的豐碩成果,将文明的火井。

(注意:有些圖像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