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我來說,深有感觸的是百度陸奇的消息。看到很多人來揣測分析他隐身而退的原因,我反而更加關注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他做了哪些,關注了哪些,對我來說,抛開娛樂八卦的外衣,這些是能夠留給我的東西。
我看了幾篇相對還算中性的分析,讀得真是酣暢淋漓。讀完之後有三點感受。
-
深度思考
我們很多人都缺乏深度思考,包括我也是如此,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好,總是會去糾結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最後做到了本末倒置,如果一個事情想明白了,在一定程度上比勤奮會更加高效,在這一點上我深信不疑。
在這一點上,四象限的戰略對我來說很受啟發。
我們的圈子還是有限 -
眼界
其實我們考慮事情的角度眼界還不夠,不能夠想到以後。可能面對現在,很多事情是合理的,就好比一位百度非主航道業務離職的人士認為:純理性來看,這個業務重要不重要?重要,That's all,但是這個業務對公司未來重要不重要?不那麼重要。
是以從這一點來看,陸奇的改革力度着實很大。
至于百度有些業務的盈利,和這個不能放在一起提了。
-
圈子
如果細細看看文章,會發現裡面的彙報圈子和關注的事情都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關注某一個具體的事情,然後嘗試把他做好,因為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是以要跳出一個圈子是很難的。突破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專業領域和人脈方面都需要考慮一些投入。有些時候這些資源就是無形資産,雖然看不到直接的價值,但是是無形的價值。
畢竟,能用錢來衡量的友情肯定不會那麼堅挺。
此外,我有兩點業餘的建議。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人才,我們看一下元素周期表。
假設我們就是其中的某一個工種,可能有些工種很火熱,有些相對偏門,但是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要在每一個行業裡深耕,都有不小的發展空間,越到後面,你的價值越高。
而對于很多事情,其實很多人看起來都一樣,是以有很多種角度來解讀,看起來聽起來都是有道理的,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我們的很多事情就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抽象疊代改進出來,最終走向了一個理性的結果。
比如原子結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