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生活美學解鎖虎年新春儀式感

以生活美學解鎖虎年新春儀式感

以蝴蝶蘭為主題的年花營造滿堂春。

以生活美學解鎖虎年新春儀式感

香山陶藝文化館館長呂勇添制作的虎抱錢。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唐·元稹《詠廿四節氣詩·大寒十二月中》

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亦是冬去春來,四季輪回的重新開機。

古人将其在大寒時節觀察到的自然變化總結為“大寒三候”。《逸周書·時訓解》稱:“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鸷鳥厲疾。又五日,澤腹堅。”按今天的說法,既歇冬的母雞開始産蛋;鷹隼淩空盤旋捕食更加猛烈;河塘中央結起堅硬的冰層。倘若出現反常,便認為是不祥之兆。農民尤其關注大寒當日的天氣,認為“大寒白雪定豐年,大寒無風伏幹旱”。

然而,因為地域有别,冰天雪地的場景始終無緣在中山與我們相見。事實上,随着氣候變遷與科學進步,以上說法顯得不合時宜,但敬畏天地之心始終不變,大寒,仍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它意味着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趕年集、寫春聯,人們忙于掃塵潔物,腌制年肴,酬神祭祀,辭舊迎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大寒“花信”有三候: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此時,正是年花銷售的旺季。在中山市三溪村的瞬藝社内,花藝師們置身于蝴蝶蘭花叢中,為顧客制作年花。胭脂、安娜、傾城……不同品種的蝴蝶蘭各有芳名,千姿百态。它們與造型各異的花器與賀年裝飾品搭配,将花語化作一句句喜慶的祝福。花藝師李睿告訴我們,蝴蝶蘭的花期很長,隻要養護得當,可以持續兩三個月。“淋花時,要避開花瓣,濕潤根部即可。”她一面說着,一面将一種新上市的蝴蝶蘭與迷你文心蘭、虎耳草、苔藓等植物依次插入深口的橢圓玻璃瓶中,布置出一方生機勃勃的天地。

屋内滿室芬芳,春意湧動,屋外的鮮花綠植也毫不示弱。院子裡,藍雪花、粉團薔薇已悄然綻放,淡雅如詩;石闆路旁,三角梅、洋紫蘇與雞冠花等則紅紅火火,争奇鬥豔,這般熱烈,叫人忘卻了朔風的凜冽。猛擡頭,發現與老屋相守多年的楊桃樹依舊果實累累,讓到此一遊的行人不禁莞爾:這南方的冬天,實在令人難以捉摸。觸景生情,大德堂的書法老師文錦科即興揮毫,在樹下寫下一副對聯,贈與友人:春光輝映滿堂春,福氣降臨全家福。橫批:虎年吉祥。

“來年大王當道,我特意用陶泥制作了這款虎抱錢。”香山陶藝文化館館長呂勇添手掌一開,為我們展示了他的最新作品。一大一小兩隻老虎,圓頭圓腦,憨态可掬。它們的靈感來自于孩子們熟悉的招财貓與民間藝術中常見的虎皮帽。大老虎可做儲錢罐,小老虎适合手中把玩。

疫情無法阻隔他們對美的向往與熱愛,不管怎樣,生活仍将繼續。用心留住年味,生活中的儀式感,給予我們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