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财經APP獲悉,國泰君安釋出研究報告稱,2022年乘用車闆塊的beta機會仍會延續,尤其是在補庫存階段,考慮到邊際改善的斜率問題該行的判斷是零部件的機會大于整車;在邊際增量的部分alpha領域機會更強,混動産業鍊、中高端智能電動産業鍊、高壓快充産業鍊等。受益标的:座艙電子推薦:上聲電子(688533.SH)、華陽集團(002906.SZ)、華域汽車(600741.SH)、均勝電子(600699.SH)等,自動駕駛及軟硬體服務推薦:科博達(603786.SH)、吉利汽車(00175)、聯創電子(002036.SZ)、舜宇光學科技(02382)等;底盤電子推薦:伯特利(603596.SH)、中鼎股份(000887.SZ)等;車身電子推薦:星宇股份(601799.SH)、福耀玻璃(600660.SH);其他領域推薦:合興股份(605005.SH),滬光股份(605333.SH)。整車領域推薦:比亞迪(002594)等。增量部件領域推薦:雙環傳動(002472.SZ)等;高壓方面推薦:合興股份(605005.SH)等。
智能座艙,車身電子及其他配套産業鍊
消費群體變遷和新盈利模式塑造的雙重推動下,汽車智能化在加速發展,智能化邊界也在不斷擴容。作為伴随智能手機崛起而長大的一代,90後/00後對汽車的智能網聯化需求更加突出尤其是在某些體驗感很深的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會成為影響購車決策的重要因素;同時汽車行業盈利模式正從制造端向軟體端延伸,盈利對象從新車銷售向存量市場全生命周期擴充,智能化是實作新盈利模式的前提,也是最主要載體。在多重因素驅動下,汽車智能化将迎來加速發展,智能化的邊界逐漸從精密控制走向提升駕駛體驗。
相對低單品價格、低安全等級要求、強體驗感受,智能座艙産品具有很強爆發性。座艙作為駕駛的空間主體,更容易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次元與駕駛員形成智能互動和駕駛感受,容易打造出差異化賣點;座艙的主要應用多聯屏、聲學系統、HUD等單價相對較低,能相容中端車型因而具備廣泛的客戶群體;而座艙中除了車機外大部分産品的安全等級要求相對較低,開發周期相對短。綜合看來,智能座艙的單品具備快速放量的基礎。
L2+級别的ADAS裝配率開始加速提升,帶動感覺層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的快速放量,執行端的線控應用也将加速滲透。2020年中國的ADAS裝配主要以L0和L1級别為主,預計到2025年L2+級别滲透率将達到35%,在這個過程中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單車用量将持續提升;而在執行端,更進階别自動駕駛對于制動和轉向等産品的線控解耦要求更加強烈,帶動線控制動和電子轉向的加速滲透。
投資建議:推薦座艙電子、自動駕駛及軟硬體産業鍊、車身電子及其他配套産業鍊。座艙電子推薦标的上聲電子、華陽集團、華域汽車、均勝電子等,自動駕駛及軟硬體服務推薦标的科博達、德賽西威、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聯創電子(電子組覆寫)、舜宇光學科技(電子組覆寫)、中科創達(計算機組覆寫);底盤電子推薦标的伯特利、中鼎股份、保隆科技、拓普集團;車身電子推薦星宇股份、福耀玻璃;其他領域推薦合興股份,受益标的滬光股份。
混動産品
新一代混動産品力顯著提升,政策與供需催化下行業爆發在即。過去混動行業持續低迷的核心原因在于混動産品虧電費油且成本較高,消費者認可度低。以比亞迪DMI為代表的新一代混動系統與上一代混動産品相比解決了虧電狀态比油車更費油的核心短闆。同時随着三電系統成本的綜合下降後與油車差價由6-8萬将至1-2萬,考慮購置稅優惠後基本實作了油電平價。此外在新版線路圖與雙積分政策的雙重政策支撐與鞭策下,車企推混動的動力進一步加強,正向推動供給端的極大豐富。需求端消費者使用純電動車充電難的痛點沖突再度激化,混動可解決純電使用痛點且能夠實作燃油車無法提供的高階智能化體驗,當下時點混動行業爆發在即。
三大主流高壓混動技術路線優缺點兼具均有市場需求。混動在國内仍處在滲透率提升初期階段,HEV、PHEV、增程式混動等三類高壓主流混動技術路線優缺點兼具,三者均無裡程焦慮,均有各自的需求人群。其中HEV屬于高壓強混,無需充電且購置成本低,不足之處是純電續航較短無法享受綠牌等政策支援。PHEV在滿足HEV省油等主要優點基礎上增加大容量電池,市區短途工況可實作純電行駛,不足之處是成本略高。增程式屬于特殊的串聯架構PHEV,全域電機驅動平順性最佳,不足之處是發動機無法驅動車輛行駛,高速高負荷狀态油耗過高。
對比燃油、純電均有增量部件,混動産業鍊市場空間廣闊。混合動力汽車作為最複雜的技術集合體,相較于燃油車與純電動汽車均有增量部件。變化的部分主要集中于動力系統以及驅動控制領域,涉及混動專用發動機進行的技術與部件改進、混動專用變速器的改進、以及混動專用動力控制系統等。整車及增量部件未來市場空間廣闊,預計2025年混動行業HEV+PHEV(含增程式)銷量有望達680萬輛左右,滲透率達25%左右,2022-2025年複合增速達54%,混動銷量的快速增長有望帶動增量部件同步高增長,相關增量部件市場空間合計有望超1500億。
投資建議:該行看好未來混動細分行業高速增長帶來的機會,推薦整車及增量部件領域積極布局的公司,整車領域推薦标的為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受益标的為理想汽車、小康股份。增量部件領域推薦标的為雙環傳動、泉峰汽車,受益标的為菱電電控、隆盛科技等。
高壓快充
借助高壓快充解決充電難題将成為行業趨勢,高壓系統技術更新帶來總量和競争格局的雙重優化。2021年起,車企加速推出高壓快充來解決充電難題。随着超級充電樁标準的落地,疊加配套高壓元件的技術進步,未來幾年高壓快充車型将加速推出帶動相關零部件的快速增長,同時技術門檻的提升也有助于市場佔有率向技術優勢企業集中,推薦标的合興股份,受益标的欣銳科技、瑞可達。
從高續航裡程走向快速充電,高壓快充成為主流解決方案。在實作了高續航裡程之後,充電難題将成為車企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消費者焦慮。目前看主要有三大類解決方案,一是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換電方案,二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大電流快充方案,第三種是以保時捷等為代表的高壓快充方案,從成本以及技術可實作性角度看,高壓快充有望成為主流解決方案。2021年以來,比亞迪、極氪、廣汽、小鵬等諸多車企相繼推出或者提出800伏高壓平台,作為解決充難題的手段,超級充電樁标準在2021年的落地也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高壓快充的高充電功率通常展現在充電量的20%-80%,兩端的功率相對較低,因而快充适合作為補電的重要手段。
在高壓快充路線下,對車端以及充電端都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在充電樁端對于高功率充電時的熱管理等要求更高,通常需要采用液冷;對于車載端的高壓元件包括大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小三電(OBC、PDU以及DCDC)以及電動壓縮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現在功率半導體、電池材料、高壓連接配接子產品及其材料上,滿足耐高壓、絕緣和EMC等屬性。
投資建議:高壓相關的小三電(OBC、PDU、DCDC)整車廠外購比例高,給第三方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在高壓連接配接元件(包含連接配接器,連接配接模組)等領域,随着技術門檻不斷提升市場将向具有技術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在耐高壓相關材料的單車用量也會不斷提升。推薦标的合興股份(高壓連接配接模組),受益标的欣銳科技(OBC)、瑞可達(高壓連接配接器)。
本文來源于國泰君安飛來汽車微信公衆号,作者:國君汽車團隊,智通财經編輯:楊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