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寒已至春可期

大寒已至春可期

鳥兒栖息在重慶市黔江區河濱公園的臘梅花枝條上。 楊 敏攝(人民視覺)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它個性鮮明,外表冷硬如鐵,内心柔軟如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冬天的節氣一路走來,帶着詩意浪漫,帶着鐵血柔情。節氣走到大寒,冬的蕭條之氣達到頂點,萬物凋敝,尋不到一絲生氣,就像曾鞏詩中所說:“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但煙雲慘淡更襯出松竹頑強,實際上,此時,春之氣息已在潛生暗長。

大寒,顧名思義,就是天氣冷到極緻的意思。古語有雲:“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處于三九四九之間,農諺說:“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如今氣候變暖,人們已很少能體驗到三九天的寒冷嚴酷。

冬天不能沒有雪,沒有雪也就少了冬的真正韻味。記得兒時天氣比現在冷得多,常常一整個冬天大地都被厚厚的白雪覆寫,直到開春,雪才一點點融化。那時整個村莊都被白雪緊緊包圍着,有一種童話般的唯美意趣,這給了孩童極大的想象空間。四五十年前,有時一場雪會下好幾天,大雪封了路,不用去上學,我和小夥伴就到雪地裡放肆地玩耍,打雪仗、堆雪人。是那時候的雪更深情嗎?那番驚天動地的陣勢,那種纏綿悱恻的氛圍,那簌簌有聲窸窸窣窣的低吟,隻要今生遇到過一場,就再也不會忘記。若是下了一整夜,早晨起來天晴了,放眼望去,“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毛澤東詩詞中的場景就會赫然呈現,那種雄奇壯美,那種豪放激揚,再木讷的頭腦看了都會在心中湧起詩情。

物換星移,流年似水。一場大雪總會勾起人們心底的無限情思。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關于雪的詩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裡有柳宗元谪居的峻潔清冷;“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裡有白居易的樂觀豁達: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有對高潔靈魂的贊美,每一首都是詩人内心的獨白。

冽冽大寒時節,梅花悄然盛開。望着那一簇生動的新紅,哪怕外界的寒冷凍僵了軀體,但心底所有的美好,都會被瞬間激發!“堅冰深處春水生”。大寒已至,萬山積玉,雪讓萬物歸于純淨,也讓萬物在它的覆寫之下,積蓄能量,孕育新生。人生亦是如此,嚴酷的日子,正是我們積蓄力量、磨煉意志的時刻。就像梅花一樣,經曆了最深的寒冷,才成為百花之中最動人的那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