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青年人要用志向、骨氣和底線寫新時代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 - 檢視頻道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擔負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責任,堅定做中國人的志向、實力和精神,不辜負時代,不承擔中國人民的期望,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現在中國共産黨已經慶祝成立一百周年了,那個貧窮和弱小的中國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富有和強大的新中國!現代社會科技的繁榮,文化的繁榮,城市的繁榮,文明的果實猶如禮物擺在我們眼前,而新時代的青年,既有更多的選擇,也更有更大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那麼如何邁出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呢?我想,隻有恪守原心,不斷提升精神,骨、底,才能真正寫出對時代的好答案,展現中國青年不一樣的風格!

年輕人需要雄心壯志。

李大昭曾經說過:"青年文明,奮鬥文明,與形勢鬥争,與時代鬥争,與經驗鬥争。是以,年輕人,生命之王,生命的春天,中國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青春,當然是敢于讓世界一流的青雲的雄心壯志,也負面地提到了江山激動人心的文字生意,也帶着"十年喝冰,熱血難涼"的自豪感。一百年前,一群年輕人懷着共同的信念,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年輕人應該有雄心壯志,而且雄心勃勃。建黨100年來,我們終于實作了一個百年的目标,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标的完成離不開幾代中國孩子辛勤付出的努力。"請放心,強者有我!"現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要接過前人手中的接力棒,把個人價值觀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以更加振奮人心的态度,朝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标奮進!

年輕人不可能沒有骨頭。

畫家徐曉紅的座右銘是:"一個人不能驕傲,但不能驕傲。"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都是如此。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争,1931年9月18日事件,1950年代抗美援朝戰争......這是一個接一個中國孩子在關鍵時刻站起來,帶着這種不屈不撓的自豪感,秉持為人民國家、用身體的血肉硬扛起中國的崇高信念!而在新時代的我們,也永遠不敢扔掉這具身體!中國孩子做七志,敢于把日、月稱為新的一天。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于它的年輕人。隻有年輕一代才有理想、有技能、有責任,這個民族有希望,這個國家有未來!作為新青年,我們也知道,隻有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和腳踏實地的奮鬥,才能真正肩負起時代的重任。

年輕人再少也不少。

華夏文明是互相一緻的,前輩們給我們留下了浩瀚的寶貴文化财富。站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上,眺望曆史的遠山,怎樣才能讓文化更好地延續下去,怎樣才能讓它煥發新的活力?年輕人應該排在第一位!河南"龍舟奇妙之旅"火出圈水下表演的羅神舞《祈禱》,以及國風、敦煌、紫禁城等一系列傳統元素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天的年輕人不僅滿足于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更願意大膽的理念,積極創新,讓傳統融入時代,讓"古董"活起來,讓曆史動起來,讓傳統覺醒。别忘了書,别留老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文化。以前有古明珠亮,後有來者群聖人,試看明天中國,更輝煌!

站在兩百年的交彙處,時代即将響起新的号角。當代中國青年,是一個富足、肩負重任、與新時代同時代的奮鬥者。我們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将不分黨和人民的負擔向前邁進。奮發新時代,我們已準備就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