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法播放的前置任務 分離不成功

作者:中國青年報

對于分手,有些人可以做到冷靜下來,有些人很難做到,即使很多人分手後還是忍不住要注意前者的動态。

不久前,蕭旭聊起了自己的困惑,分手後總是不自覺地看着前男友的朋友圈,看到對方幸福的場面,有時甚至很生氣。其實像她這樣的人也很多,似乎分手後檢查前輩已經成為一種無法阻擋的習慣。那麼,這種不放手前任的做法的心理是什麼呢?

放不下,心更痛

"如果你把分居看作是處理關系問題的一種方式,你就會知道有成功的分居和不成功的分居,"著名心理學家陳海仙說。

當一段關系走到盡頭時,不成功的分離會導緻人們繼續在憤怒中糾纏,或者在失去愛情時失去信心。但成功分離,會記住過去的美好,一旦痛苦就會變成經驗,彼此都能放下過去,繼續前行。

對于那些一直關注着前輩的動态的人來說,沒有成功的分離,内心會更加痛苦,其實他們還沒有從過去的感受中走出來。在他們的感情中,仿佛他們沒有分手。也許他們不接受分手的現實,或者他們有一線希望,通過專注于對方,他們渴望重新在一起。但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仍然想知道對方的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嫉妒是大驚小怪

許多人分手後,不僅關注前任的發展,還試圖了解他或她的資訊,以便與對方進行比較。

人們是自戀的,急于證明自己的重要性,是以一旦聽說自己的前任有了新的伴侶,就會有意無意地互相比較,甚至期望自己的感情有問題,這種心态其實就是嫉妒。

研究表明,男人的愛情嫉妒大多在于經濟實力、工作能力等等,女人的愛情嫉妒大多在體型、外表等方面,是以那些一直關注前輩動态的人,是自己的嫉妒是奇怪的。

嫉妒是人性,人與人之間有比較心理,競争心理是正常的。但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嫉妒阻礙自我成長。

那些不能讓他們的前輩在空中的人是不安全的

那些總是關心前輩的人可能會嫉妒,或者他們可能受到不安全的個性,對愛情的渴望但沒有信任感的啟發,或者在親密關系中難以信任的感覺。很難從一段關系中走出來的人很可能是沒有安全感的。

愛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需要反映在可用性、确定性和控制力上。

放不開前輩的人,是因為在親密關系中失去了确定感,隻覺得不安,他們看着對方的朋友圈、微網誌等動态,為了找到一種控制感,但我們應該知道,大人不能安全地向外詢問, 應該向内,讓自己真正獨立,才能最終獲得安全感。

比如分手後,你可以看看自己内心的真實感受,看看自己與童年或過去經曆的關系,再找到内心動蕩的真正原因,更重要的是,學會用新的想法取代自己内在的思維,然後去冒險,改變自己。當然,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但必須是值得的。

放下你的前任,開始新的生活

放下你的前任,就是放下過去。隻有放下過去,我們才能開始新的生活。

首先,放下它是一個過程。

分手後,我們關心前輩的動态,也許是不情願、懷舊、嫉妒等等,但無論如何,如果你意識到這段關系無法恢複,就要學會放下,然後開始新的生活。

但放下,不要讓我們立刻保持冷靜,因為很難,即使他們提出分手,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走出來。

分離需要三個心理階段:憤怒、悲傷或失落、接受和沮喪。

給自己一些時間,但同時也需要拿出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下一生,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放下。

其次,分手後仍然相信愛情。

很多人會因為失戀或離婚而不再相信愛情,因為他們害怕再次受到傷害,其實沒有必要,因為成功的分離,也要靠對愛情本身的信仰。

換句話說,那些成功分居的人,不僅對過去的這段關係有美好的回憶,也把自己所經歷的痛苦視為自己不斷增長的財富,更重要的是,他們仍然會相信愛的存在。

再一次,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改變是困難的,在愛情中,我們會覺得很舒服,不覺得需要改變,但現在分手了,痛苦就在眼前,我們該怎麼辦?是活在過去,還是把痛苦作為學習和成長的引擎,都需要我們自己做出選擇。

雖然分手給我們帶來了情感上的創傷,但它給了我們個人成長的大空間。從痛苦中走出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并不容易,但正是因為過程艱難,才顯得更重要、更有價值。就像登山可以耗費體力一樣,但當我們到達山頂時,心中的美麗會全部埋葬過去的痛苦和悲傷,隻想享受勝利的喜悅。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值得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前任身上,當我們看着前任和他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時,也許對方在看着我們,"盯着"對方沒有真正的意義。

來源:中國婦女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