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龐建國教授的公祭活動将于2022年1月25日舉行,是日将先後舉行家祭、覆旗儀式、追思及公祭,随即發引火化,靈骨将安奉于新北市三芝區“北海福座”寶塔。龐建國教授曾任台北市議員及國民黨籍“立委”,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于11日早晨7時5分被發現在台北市内湖區住家墜樓辭世,臨終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遺言震驚台海兩岸。

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龐教授選擇這樣的死法,被媒體形容為“死谏”。龐教授生前患有大腸癌,這也是他選擇自戕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因為他生性樂觀,且病情在治療中已趨好轉。影響其情緒的主要是心理因素。龐教授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屬于國民黨陣營的深藍派,以“反獨促統”為己任。但在“四大公投”、“罷昶案”及“中二補選”中國民黨接連失敗,嚴重刺激了龐建國對台灣未來的希望。龐建國對民進黨“台獨”集團是充滿憤怒的,對國民黨及國民黨上司層又有“恨鐵不成鋼”之感,絕望之下,輕生墜樓,成一世英烈之名。
此次龐建國公祭,可謂陣營強大,除了龐建國的喪妻邱秀珍等家屬參加外,由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連戰任治喪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由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親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包括前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前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中廣公司董事長趙少康、前新黨主席郁慕明、現任新黨主席吳成典以及杜紫軍、李天任、王淑音、陳瑞隆、夏立言等人;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著名時評人邱毅以及南韓瑜、蔡正元等42人為治喪委員會委員。
對于龐建國的“死谏”,國民黨陣營充滿了悲情。朱立倫說“建國兄的話,我們聽見了,也記住了”;趙少康說“不信正義喚不回”;賴士葆說龐建國的臨終之言“道出了很多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心中的痛楚與無奈”;葉毓蘭說“我們都為民進黨當局的專制和為勝選不擇手段的不公不義氣憤悲傷不已”;邱毅說“台灣社會已無是非黑白,龐建國是對台灣社會的快速沉淪發出無可奈何的呐喊”……
化悲痛為力量,是否可以成為這次公祭龐建國教授的主旋律呢?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面對龐建國的诤言,曾說過“面對目前艱困局勢,更要團結面對”。目前民進黨“台獨”集團乘公投“六連勝”之勢,繼續追殺狂剿國民黨陣營的薄弱環節,台中市長盧秀燕、宜蘭縣長林姿妙和雲林縣長張麗善三位國民黨籍女縣市長首當其沖都受波及,對于國民黨陣營推出的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民進黨則用喊拆蔣介石銅像進行幹擾,針對年底的“九合一”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已展開了行動,且出手毒辣。所謂哀兵必勝,目前國民黨就是一隻“哀兵”,隻有赢得今年的“九合一”縣市長選舉,才可以給台灣的未來帶來一線曙光,告慰一下龐建國的在天英靈。
想當年,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臨終前寫過一首《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大概這也是龐建國教授臨終時的心情寫照吧。等兩岸統一之日,再到他的墳前,播放“我們同唱一首歌”吧,那個時候,他就可以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