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近兩大新聞都要偃旗息鼓了。說是新聞,或許都要算舊聞。歌王離婚在近兩個月前;江母複仇則更遠,于今已有六年之久了。網際網路時

作者:彤心理

最近兩大新聞都要偃旗息鼓了。

說是新聞,或許都要算舊聞。歌王離婚在近兩個月前;江母複仇則更遠,于今已有六年之久了。

網際網路時代,人的表達自由得到了無限伸張。出了這樣的大新聞,當然免不了要評論一番。個人的觀點,再古怪也沒什麼,但如果很多人都這樣想,就大可看成是某種趨勢。

評論中有兩種趨勢讓我隐隐有些擔憂。

第一種趨勢是懷疑一切。

懷疑一切本是啟蒙的基礎,讓我們能有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别随随便便被别人洗了腦,就算不慎被洗,總還保留着覺察到的可能,也就保留着重獲獨立的思考與判斷的機會。

懷疑的目的不是懷疑,而是發現值得相信的東西。如果擴大到不相信任何基本事實的程度,懷疑也就有了病态的嫌疑。

是歌王對不起妻子,讓李靓蕾失去了家庭;是劉鑫把江歌推出去擋刀,讓江歌失去了生命,江母失去了女兒,這是基本事實。

在前者,歌王的态度已經說明一切;在後者,有法庭供詞可資佐證。

至于喪失,已經無需證明。

懷疑者們隻是在懷疑,用他們的懷疑來抨擊李靓蕾和江母,支援歌王和劉鑫,把這些基本事實棄之不顧。

他們似乎忘記了,李靓蕾和江母才是受傷害的一方。

第二種趨勢是要求受害者不能有任何瑕疵。

在說到歌王離婚時,評論區裡總有人說:“李靓蕾貪得無厭,隻想多要錢”;在談及劉鑫宣判的文章下面,也總有人喊話:“江秋蓮,你敢不敢說說收到的捐款是怎麼花的?”

或許李靓蕾确實在為自己争得盡可能多的利益,江秋蓮也确實花掉了一部分捐款用于改善生活,從最純粹的道德意義上要求,這可能被看作瑕疵。

不過,我想,即便李靓蕾能要得再多,她也不想失去婚姻;即便江秋蓮能生活得再好,她也不願意失去女兒。

她們的做法或有可指摘的地方,也當然可以讨論,可以指摘。

但以此來支援歌王和劉鑫則完全沒有道理。

受害者的不完美絕不是施害者免除責任的理由。

況且她們後面的行為是一回事,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另一回事,實在不能混為一談。

表達自由很受用,但也需要尊重事實,不然,就很容易變成呓語和鬼話。

如果呓語和鬼話以後竟發展成了某種更浩大的表達趨勢,确實就讓人擔憂了。

那時擔憂的恐怕不止是我,也不再是隐隐的了。#李靓蕾# #劉鑫被判賠償江歌母親69.6萬元# #我要上 頭條#

最近兩大新聞都要偃旗息鼓了。說是新聞,或許都要算舊聞。歌王離婚在近兩個月前;江母複仇則更遠,于今已有六年之久了。網際網路時
最近兩大新聞都要偃旗息鼓了。說是新聞,或許都要算舊聞。歌王離婚在近兩個月前;江母複仇則更遠,于今已有六年之久了。網際網路時
最近兩大新聞都要偃旗息鼓了。說是新聞,或許都要算舊聞。歌王離婚在近兩個月前;江母複仇則更遠,于今已有六年之久了。網際網路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