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作者:huangxlc

人間四月,桃李芳菲,陽光和煦,漫步于泰興曲霞鎮的大街小巷,似乎感覺空氣中仍飄蕩着他親切爽朗的笑聲,耳邊還回響着他春風般的話語……昔日的曲霞是貧窮落後的,今日的曲霞卻是繁榮昌盛的,如歌的田野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人們常說,吃水不忘井人,是他,帶領着一班人,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在膽改革,思想創新,為後來者開辟了新路打好了地基。他,就是我和曲霞人民終生難忘的帶班長—趙垣軒同志。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焦裕祿式的幹部:趙垣軒

一九六三年建立小公社,成立曲霞區委,區公所,趙垣軒同志任曲霞區委組織科長,我當時任人武部部長,一九六六年趙垣軒同志任區委副書記,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底,撤銷區委,區公所,建立大公社,趙垣軒同志和我還有楊雲龍同志為曲霞人民公社籌備小組正副組長,十二月底縣委任命:趙垣軒同志為書記兼革委會主任,我為副書記兼革委會副主任,楊雲龍同志為革委會副主任,至1970年3月,召開黨代會和人代會,選舉産生了黨委會成員和革委會成員。22個大隊均已組建好班子,進入正常運轉的軌道。

在其位謀其職,作為一方的領頭人,趙垣軒就是名副其實的人民公仆,他像一盞明燈,把共産黨的溫暖送到了基層百姓的心中,他是實實在在的孺子牛,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1970年底,大雪封門十幾天,他硬是靠着一雙腳,頂着寒風,走過沒膝的大雪,走遍了全公社22個大隊,訪貧困問苦送䁔成為他當時工作主旋律。當他了解到缺衣少被是最大的難題時,他毅然決定讓當時的向農加工廠(後來的日用品廠)到靖江收購的一些廢棉花,連夜或者派人送來的被絮,都激動得哭了,紛紛感謝書記,感謝共産黨。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貧困問苦送䁔

趙垣軒不僅關心人民的疾苦,還緻力于發展生産,大膽的改革與實踐,他泰興調查研究之風,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發展工農業生産和改善人們群衆生産生活上來。五年來,他走遍了曲霞的村村窪窪,走訪了上千群衆,尋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并組織精兵強将,探讨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領下,曲霞百廢俱興,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色。

在他五年的任期内,興修水利,新開挖了4條南北中溝,平整了上千畝土地,并組織公社幹部和企事業機關行管人員,到荒田草塘八圩的交界處,将高堆垛鏟平,填廢溝廢塘,一直到羌家圩,新增加了100多畝土地,建立起人民公社的集體農場。(至現在土地還是集體所有作為戴窯村的公共場所)。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曲霞鎮農村水利水田

工業發展也很迅速,首先辦起的是糧油加工廠,為人民服務(現蘇三零面粉廠的前身),原區公所的塑膠制品廠改為塑膠五金廠(現在的勁風牌壓縮機配件廠和金屬工藝廠的前身),模具廠,無線電元件廠(後來的勞保廠),建立了工業辦公室。這些工廠招募接納了千名以上的勞工,培養了各類技術人員,工業産值達到1000萬元以上,利潤在150萬元左右。當時公社訂的制度是年終由工業辦公室組織考核,實行利潤配置設定。上繳公社40%,上繳工業辦公室20%,還有40%留作廠擴大再生産。

公社用這些資金建立了大會堂(現影劇院),有近1000人的座位,平時放電影,接納各類戲劇班子,在春節和農閑時演出,以豐富人們群衆的精神文化娛樂生活,又安排了一些就業人員。同時,公社還撥出一部分資金用以改善了工作條件和住宿問題。當然更多的作為開展工作的保障資金,尤其在擴大生産,培養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曲霞鎮面粉蘇三零

趙書記是個愛才之人,大約是73年省委吳大勝書記召開電話會,要求各地均要清理三無人員。一夜之間,要清理回原藉的三無人員集中到公社小會堂,聽候發落。趙書記真誠的說:“你們如果對曲霞有感情,不願意走的我們歡迎,并加以保護,如果願意走的,我們也不強留!”他的誠心打動了在場的許多人,是以一大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和工程技術員留下來了。趙書記親自過問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了住宿等問題,甚至還不遠千裡将他們的家屬接來,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中,這對以後的工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和他并肩作戰好幾年,我們都清楚的了解他的為人,他工作中雷厲風行,心系群衆,為民服務,而他在生活中卻始終保持着清正廉潔的作風。曾記得,當時農業生産是以生産隊為核算機關,由大隊上司,每年都要進行二到三次的農業生産大檢查,由大隊支書和公社分管農業的幹部,騎自行車和步行相結合。全公社檢查至少要花兩天時間,趙垣軒書記不準在大隊吃飯,而是由公社食堂的炊事員到指定地點燒鹹酸粥,放些芋頭,山芋,蘿蔔等,雖然簡單,但他卻吃得窩心,他常挂在嘴邊一句話就是:“這樣吃得安心哪!”幾年來,無論公與私,他從未在任何大隊吃過飯,他清廉的美名也傳遍了每個村莊,赢得了更多人敬重。

趙垣軒同志不僅嚴于律已,還将這種清廉的作風帶到工作中。當時,公社我迎接招待來客避免不了的。我清楚記得1970年10月份,趙書記問我,今年的招待費已經用了多少?我到徐為民會計那裡核實了一下,已經開支800多元。趙書記聽後吩咐我,每年的招待費不許突破1000元。從那以後,上級來人和友好人士來訪隻有三四人吃飯,很少有幾大桌酒席的排場,是以 在他任職期間,招待費基本上控制在每年1000元左右。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奇迹,但恒軒同志卻真正做到了,他是真正的想把龐大的招待費節省下來,努力為人辦更多的實事啊!

趙恒軒書記有一顆熱心腸,對自己的私事很少考慮。“有困難找趙書記”,是當時的曲霞人民口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我就親自感受過他春風般的關懷。我記得我家屬是1972年由民費轉為公費的,我的四個子女都是1967年以前出生的,是以戶口均是農業戶口,已經有三個孩子随我們上學。每年的分糧分草很是不友善,吃糧也有困難。一次在黨委民主生活會上亮思想時,我就說出了我的擔憂和心思。沒想到趙恒軒書記記在了心上,竟幫我解決了四個孩子農轉非的問題。因為他是縣委委員,警察局的支左部隊徐政委也是縣委委員,他将我的情況向徐政委反映,能否解決戶口問題。徐政委立即派人下來調查了解,認為合乎農轉非的政策,當時就辦好了手續。我想他的子女隻要通過關系也可以農轉非的,但他沒有這樣做,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給予别人的甚多,而留給自己的卻是很少。

後來,工作組成員到趙恒軒家中去慰問時,才發現他家簡直是一貧如洗,兄弟三人加母親隻有四間簡陋的住房,趙恒軒一家人擠在一間小屋裡。趙恒軒平時的穿着也很樸素,均是土布做的衣服,而且很多是有更新檔的。見此情,無人不心酸落淚,工作組成員決定為這位清正廉潔,為民着想的好書記幫一下忙。由李桂香局長解決資金問題,李建部長解決煤炭,放在曲霞窯場燒磚瓦,由周亞明局長解決木材和椽子,由大隊安排勞動力,這樣兩個月時間,三間瓦房和兩間小屋建成,趙家人才有了真正的安身之地。而我們的趙書記呢!他一天也沒見過新房子,他永遠地倒下了,倒在了他流淌過汗水、付出過心血的曲霞土、我永遠也忘不了,1974年5月,在曲霞中學的大操場上正開着千人大會,正在做報告的趙恒軒書記突然暈倒,在衆多人的幫助下,送到了曲霞醫院,經本興人民醫院專家會診,确診為肝癌晚期,後來轉到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治療了期間,他還時刻不忘工作,經常打電話給我,詢問情況,作出工作訓示,并鼓了勵我們大膽地工作,有什麼責任他來承擔。1974年10月4日,敬愛的趙書記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惡耗傳來,整個曲霞大地嗚咽,河流哭泣,人們都在沉痛。地悼念好書記趙恒軒同志。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思念:趙恒軒

花圈如海,淚水如雨,趙恒軒同志的追悼會在泰興人民大會堂召開,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不計其數,其中有很多是自發來參加的,大會堂裡裡外外到處是人和花圈,在将骨灰送往烈士堂存放時,浩長的送葬隊伍有一公裡之多。我想,這個場面,前無先例,後無此景(這是我個人的意思,當時參加追悼會的人也是這樣說的)。

當時大江南北都在歌頌着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我覺得趙恒軒同志就是我們身邊的“焦裕祿”,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他是默默無聞的,他的美名未能揚天下,但他是我們身邊的楷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他就像一本書,告訴了我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意義,诠釋着“三個代表”的重要精髓,更指引着後來者用科學的發展觀去建設新農村。如今的中國已全然走向一個盛世,我想這其中更多的是有像趙恒軒同志一樣的共産黨員立足于自己的崗位,發光發熱,默默地作出貢獻的吧!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我想,趙恒軒同志腿于後者,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如今我已年邁古稀。但我常常回憶起趙書記的一言一行,常常給孩子們講述他的故事,也真心地希望他的精神能激勵起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奮鬥向前!

供稿人:原曲霞鎮黨委副書記:許玉虎

2020年

憶班長#身邊的焦裕祿原曲霞鎮書記趙垣軒#人民公仆#時代的幹部

曲霞風景

附曲霞曆史簡介:

1958年設曲霞公社,1983年改置鄉,1987年撤鄉建鎮。1996年,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印達、曲霞、曲水、五嶽、張匡、肖榨、張吳、風月、丁橋、蔣六、東安、秦八、拾圩、邵灣、戴窯、陳公堂、朱圩、李圩、朱圩、蔣圩、普圩、吉明22個行政村。(曲霞鎮是泰興市轄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5千米。面積35.3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2601人(2017年)。現轄1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靖泰界河由東至西橫貫鎮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