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長制+鄉村振興”的林業惠民湘西實踐

作者:廖昊

新華社用戶端長沙1月21日電(滕方玲 陳晨甜)2021年以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業部門以“林長制+鄉村振興”的林業惠民理念,做實增綠、護綠、管綠、用綠“四綠”文章,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流金淌銀。

據湘西州林業局局長、州林長辦主任周擁軍介紹,目前全州共設林長(含督察長)4930人,其中,州級林長9人、督察長1人,縣級林長160人、鄉級林長903人、村級林長3857人,州、縣、鄉、村四級林長體系全面形成。

要林長制真正成為林業惠民的長效機制與管理體系,就必須讓村民認識到林業的價值。

2021年,湘西州大力推進“打擊毀林”和“洞庭清波”專項行動,收回林地3952.3畝、複綠3632.4畝;完成年度營造林5.5萬畝、封山育林12.21萬畝、森林撫育17.41萬畝、防護林修複7.32萬畝,完成山下植樹10萬餘株,着力打造“五彩森林”。

與此同時,湘西州大力培育林業産業。2021年,建成萬畝以上油茶鄉鎮44個,全州油茶基地總面積達到124.56萬畝;全州木本藥材基地面積達到15.45萬畝;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85.32萬畝,綜合産值35億元。

“林長制+鄉村振興”的林業惠民湘西實踐

永順縣首車鎮中壩村支部書記、林長唐啟明在林長制推行後,帶領村民種植了4000多畝油茶樹,正在引進配套養蜂,讓農戶短期得油、得蜜,長期得林,最大限度帶動農戶增收。“這是一種良性的複合生态系統,靠山吃山,再也不怕坐吃山空了。”唐啟明說。

随着生态越來越好,湘西州不少秀美山村挖掘網紅潛質,農家樂、民宿也應勢而生,鄉村振興美好圖景随處可見。村民們從生态裡得來的綜合效益越來越多。

“以前既要防止村民亂砍濫伐,還要排查火災隐患。”保靖縣林長辦負責人黃啟紅說,分到森林紅利的村民們,開始主動保護森林“聚寶盆”。

湘西州建立了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大力建構以村級林長、基層監管員、基層執法員、生态護林員為主體的“一長三員”森林資源源頭管理隊伍,打通森林資源管理的“最後一公裡”。此外,湘西州還建立了“智慧林業+林長制”智慧資訊系統和工作平台,加強網格化、精細化管理。

在健全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湘西州不斷創新實踐,建強機構隊伍,推動恢複吉首、泸溪、花垣和古丈四個縣市林業局,并率先在泸溪縣建立了“一長三員+科技特派員”制度,主攻油茶産業鍊的關鍵和薄弱環節。龍山縣在全州率先安裝使用太陽能智慧森林防火系統,積極探索利用現代科技來護林防火,打造“智慧林業”。

【來源:新華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