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悅悅
編輯|悅悅侃曆史
2016年10月份,一檔火爆的《愛上超模》真人秀節目在網絡平台上線。可節目開播後不久就遭遇了“滑鐵盧”。
這一切隻因為一句話——“别再叫我中國女孩兒。”

與此同時,一個叫“決定手撕錢凱麗,不頂不是中國人”的文章在各大網絡平台上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在網友的讨伐聲中,這位自恃美國國籍而抗拒中國血統的混血模特最終選擇了退賽。
而就在一年後,網友對她的“圍追堵截”漸漸平息之時,數典忘祖的她居然又想回中國發展。
那麼,廣大國内網友是否會同意呢?錢凱麗又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我沒有偶像,我就是自己的偶像”
1992年,錢凱麗出生于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出生即自動加入美國國籍。
她的父親是一名法國人、母親是一名中國人,是以她身上有一半的中國血統。
從外貌上來看,她的面相五官更偏向于亞洲長相。但她的鼻子很高聳突出,又是明顯的歐美長相。
中西血統的交融在錢凱麗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現,這也是她能混迹模特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模特所要求的硬性條件——身高和體形,她也都有。
180的高個子,就算是跟男生站在一起也很有優勢;而瘦削挺拔的身材,也是模特圈所鐘愛的。
憑着優越的外在條件,錢凱麗在美國模特圈和時尚界也闖出了一點小名氣。
但是,她的美貌并不是最突出的,T台表現力也不是最優秀的。在沒有任何特長加持的情況下,她很難在美國混出頭。
2016年年初,她把關注點放在了中國娛樂圈。
在西方,偏亞裔的長相很容易遭到排擠忽視。但在中國,情況恰恰相反。
首先,她身上的确有中國人的血統;其次,如果她的性格人品讨喜的話,那很輕松就能獲得大家的認可。
而錢凱麗也正是看到了中國血統的利用價值,是以才想轉戰中國搏一把。
恰好那時《愛上超模》這檔綜藝節目又在熱播,這無疑是給她進軍中國市場送來了一封“邀請函”。
在錄制時,節目給她的定位是外表傳統、靈魂不羁。而她給自己的定位則是“炸彈”,意在表明自己的霸氣和個性。
不僅如此,她還在采訪中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我沒有偶像,我就是自己的偶像。”
可以這麼說,在節目一開始,錢凱麗的個性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大膽直言、勇于嘗試,這在無形中為她赢得了許多好感。還有很多人将她形容為下一個“劉雯”和“何穗”。
在超模界,亞裔面孔本來就不多,而劉雯與何穗算是亞洲走出去的著名代表。
并且,《愛上超模》這檔真人秀本來就是一個亞洲選秀節目。節目的初衷,是想将更多的亞裔面孔推向國際。
而錢凱麗,也正是憑着她身上的一半中國血統和偏亞裔的長相才得到了節目組的青睐。
可當她在網絡上得到好評、站穩腳跟時,她真實的人品性格卻一步步展露出來了。
或許是擁有美國身份,也或許是從小在美國長大,是以錢凱麗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節目拍攝過程中,她的利益一定要被放在第一位。
在對待亞洲從業人員時,她的态度簡直可以用“頤指氣使”來形容。
但如果對方是個歐美人,那她的态度就會很親切。在她的眼裡,亞裔血統或者說中國血統是“低人一等”的。
可她似乎忘記了,她的母親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更遑論,她當時還在中國節目裡賺着中國人的錢。
在之後的造型設計中,設計師想為錢凱麗打造一款帶劉海的發型。一開始,大家都是在用商量的語氣和她讨論。
但沒想到,錢凱麗的反應十分激烈。
“你一定是在開玩笑吧?不,我不想剪劉海。”
而當設計師問及原因并嘗試說服她時,錢凱麗也隻是反複強調:“我以前試過,剪劉海真的不好看。”
她拿自己“不适合劉海”這個借口百般推诿,就是不肯點頭。為此,現場衆人都陷入了僵持階段。
但設計師的原意隻是想讓她嘗試一下新風格。而且,造型設計不應該貼合節目主題嗎?
難道,秀場上的那些模特每一個都是由自己決定妝容儀表的嗎?
設計師和從業人員還想着做一做最後的努力,可錢凱麗根本不給他們機會。
她當着衆人的面揚言:“我不會剪劉海,不想拍就拉倒吧!現在把我送走也可以。”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錢凱麗堅持我行我素。她認為這期拍攝的主題既然叫“I supermodel”,那就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那又怎麼會有别人愛你呢?
而其他已經完成造型或是正在接受造型的模特,也都站在一邊看着她。
有人羨慕她直言不諱地“勇氣”;也有人覺得她太過利己。
不是說所有人、所有事都會為了迎合某一個人而做出改變。
其中有一位21歲的選手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又不是四海之内皆是你媽。”
雖然話糙,但是理不糙。
為了讓拍攝順利進行,也為了不影響其他人的情緒,造型總監最後先退了一步。
在不剪劉海的情況下讓她完成了拍攝。
但是,這個小插曲還是對現場的氛圍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負責此次拍攝的著名攝影師張悅,在後來接受采訪時就直言:“她是一個很沒有素質的選手,太自大了。”
而且錢凱麗在鏡頭前所展露的任性自大,隻是她現實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因為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所有人都要遷就她的意見。
而造型總監做出退步的原因則是:“想着她們還是小孩子,都比較年輕,有點情緒可以了解。”
可錢凱麗并沒有将這份善意的了解記在心裡。
“别再叫我中國女孩兒”
如果說直言不諱和特立獨行是她的個性的話,那麼很多人也能表示了解。
畢竟國籍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思想上有分歧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種個性在集體生活中容易遭到诟病。
但錢凱麗做得最大錯特錯的一件事,就是一邊賺着中國人的錢,一邊砸着中國人的飯碗。
她對自己的中國血統諱莫如深。
因為長相偏亞裔,是以在節目中會有很多人提及她的中國血統。
但這不是貶低、不是嘲諷,而是選手之間互相拉近彼此歸屬感的一種方式。
大家身上都流着中國人的血。從文化傳承和血統傳承上來說,應該為彼此感到驕傲。
可是,錢凱麗不是這麼想的。
她從來不為自己的中國血統感到驕傲,還為自己偏亞裔的長相而感到恥辱。
在一期以橄榄球為主題的拍攝過程中,錢凱麗和另一名模特需要與專業橄榄球運動員配合。
在這一期節目中,負責攝影的是來自美國的著名華裔攝影師——蔡羽。
蔡羽出生于台灣,在很小的時候就跟着父母移民美國。
萊昂納多、安妮·海瑟薇、丹尼爾、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和章子怡等著名影星都與他合作過。
這麼一位“大咖位”的攝影師,按理說在這種節目裡應該是說一不二的。
但是,他也在錢凱麗的身上栽了一道。
按照原定設想,兩位模特需要在拍攝過程中不斷起跳。
但自始至終,隻有另一名模特在按蔡羽的要求做動作。錢凱麗全程無動于衷。
當蔡羽問及為什麼時,她先是說這個動作不好看,後來又說鞋子太大了跳不起來。
而蔡羽在仔細觀察了她的鞋子後,也為自己的疏忽道了歉。然後臨時改變了拍攝思路,讓運動員把兩個模特托舉起來。
在拍攝之前,蔡羽還開玩笑地對那些人高馬大的運動員們說了一句話。
“Be careful, they are Asian girls, weaker than American girls.”
“小心,她們是亞洲女孩,比美國女孩要柔弱一些。”
這句話的本意,是想讓運動員們動作輕柔一點,不要傷到兩個模特。
但在錢凱麗聽來,這句話卻是對她的侮辱。
等拍攝結束之後,她馬上走到蔡羽面前,十分氣憤地說道:“我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州,我是美國人。别再叫我中國女孩兒。”
蔡羽當時就愣住了。他明明說的是亞洲女孩,并沒有特指中國人。
再說了,錢凱麗的身上不也有一半的中國血統嗎?即便是稱呼一句“中國女孩兒”,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而錢凱麗給出的解釋是:“我在美國出生,我從小在美國長大。”
聞言,蔡羽立刻拉下了臉,他義正言辭地說道:“我也是在美國長大的,但我身體裡流着的還是中國人的血。”
“我依然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因為血統這種東西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
而錢凱麗明明有着一張肖似中國人的東方面孔,卻将自己身上的一半中國血統視為恥辱,甚至不允許任何人提起。
這才是讓蔡羽大為惱火的地方。
接着他又說道:“中國人不是一個侮辱啊!你為什麼不為你的文化背景感到自豪呢?”
但沒想到,錢凱麗立刻進行了“反擊”:“從文化上來說,我也隻是半個中國人。”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在拍攝結束後的點評階段,導師會和模特們進行面對面的交談。
因為當時的拍攝地點是在洛杉矶,是以導師就問錢凱麗:“有沒有回家的感覺。”
但她的回答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從外面看是洛杉矶,但屋子裡住的都是中國人。就連便當,也都是适合中國人吃的。
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什麼回家的感覺。
因為身邊圍着的全是中國人,而她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都和中國不相幹。
至于那一半中國血統,也被她避而不提。她全程隻宣揚自己的法國血統和美國教育。
聽到這一席話,蔡羽終于忍無可忍了。他直接當着衆位導師和模特的面,對錢凱麗提出了批評。
“我說英語,但我的眼睛細長。我永遠不會允許自己忘記血緣來自于哪裡,你怎麼敢忘記?”
當時,座位席上的其他導師還不知道他們兩人之前發生過什麼沖突。隻覺得蔡羽有些生氣,是以大家都在面面相觑。
而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的錢凱麗,也立馬換了一副面孔。
她解釋自己不是看不起中國人,而是這張東方面孔讓她從小到大都受盡了歧視和排擠。
為了融入學校和朋友,她隻能不停地強調自己是個美國人。
與此同時,蔡羽也将她在拍攝過程中說的那些“忘本”的話複述了一遍。
你是不是中國國籍沒人在乎,但你沒資格侮辱中國血統。
知曉來龍去脈後,一位美籍非裔的導師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天生香腸嘴、塌鼻梁、黝黑的膚色。”
“我從小到大也受到過歧視和困擾,但我從來不會否認自己的非洲人身份。”
當這個蹩腳的借口被拆穿後,錢凱麗隻能用尴尬的笑容來掩飾自己。
迫于壓力宣布退賽,風頭過後野心不死
而這期節目一經播出,就在各大網絡平台上引來了網友的怒氣和謾罵。
既然這麼看不起中國人,那為什麼還要來中國節目上撈金。
既然美國人如此“高人一等”,那就滾回你的美國去發展吧。
幾天之後,一個叫“決定手撕錢凱麗,不頂不是中國人”的文章登上了熱搜榜。
國内網友義憤填膺,紛紛要求這種不知廉恥的人退出比賽,并永遠都不許她再踏足中國市場。
而當時的錢凱麗也沒有預料到,自己在節目中的表現會招緻如此之多的反對和抵制。
巨大的壓力之下,她隻能宣布退賽。
在宣布退賽的時候,她還含淚表示:是因為自己的家庭出了問題,退賽是由于私人原因。
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私人也好、壓力也罷,隻要以後都别來中國撈金就行。
但錢凱麗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她還等着風頭過去之後再度複出。
2017年,她在自己的微網誌上釋出了一段向中國網友示好的文字。
“I have not forgotten the beauty of Beijing...in all its glory.”
在這些語句中,她表示自己很懷念北京的一切、很懷念當初在節目組拍攝的時光。
她很喜歡中國食物、中國的美麗城市和中國人。
但是,她的如意算盤這回打錯了。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中國人也是有脾氣的。
随随便便說幾句冠冕堂皇的話,就想把以前的錯話錯事翻篇嗎?
面對這樣的示好與服軟,中國網友卻是空前一緻的聯合抵制。最終,錢凱麗的“中國撈金夢”也一直沒能實作。
從2017年至今,她的社交平台基本處于空白狀态。就算偶爾發些隻言片語,也沒能引起一絲小水花。
而回到心心念念的美國後,她的模特事業卻一落千丈。現在“錢凱麗”這個名字,幾乎已經是查無此人了。
面對“錢凱麗”們,廣電總局重拳出擊
上世紀90年代末,盛極一時的香港娛樂圈迎來了落幕。同時,内地娛樂圈正在慢慢崛起。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港台藝人選擇了來到大陸打拼。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外籍人士也留在内娛“分蛋糕”。
他們或許都長着黃皮膚黑頭發,身上也有着中國血統。但他們的國籍,卻不是中國。
例如在《鐵齒銅牙紀曉岚》和《還珠格格》中飾演乾隆皇帝的張鐵林,他1997年的時候加入了英國籍。
因為他當時的妻子是一位英籍波蘭裔電影人。
再比如年輕人都熟知的“神仙姐姐”劉亦菲,她也在1997年的時候更改成了美國國籍。
當年她10歲,在父母離婚後跟着母親去了美國。後來因為學習的原因就退出了中國國籍。
像這種美籍華人、英籍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等在内地娛樂圈有很多。
還有在2016年之前,“韓流”特别火爆,南韓的影視歌曲文化在當時對中國的本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而且娛樂圈又是一個掙錢快、出名快的地方。
隻要唱兩首歌、演幾部影視劇或是參加什麼綜藝節目,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内博取很高的關注度。
在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的孩子都紛紛投身娛樂圈。
這也就造成了内地娛樂圈良莠不齊、流量至上的“快銷模式”。
毫無演技可言的明星,動辄便能賺錢千萬片酬;絲毫不尊重中國的外籍人士,也能在大陸混得風生水起。
針對這樣的亂象,廣電總局接連頒發了“限韓令”、“限薪令”和“限籍令”等規章制度。
在這些規章制度的強力扭轉下,牛鬼蛇神齊聚的娛樂圈慢慢呈現出了好轉的迹象。
有部分明星藝人自動申請恢複中國國籍。仍是外籍的,也低調老實了不少。
因為他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在中國賺錢,就得按中國的規矩來辦。
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從來不會因為少了誰而分崩離析。
但如果有誰被排除在這個市場之外,那他的職業生涯一定不會好過。
可惜,這個道理也并非人人都懂。
錢凱麗就是那個不懂的人。
結語
國籍随時可以改,但外貌和血統永遠都改不了。
假若一個人連自己的血統都看不起,那更加不會有别人看得起他。
中國并不是對所有外籍藝人都“一棒子打死”。
但如果有人“挂着羊頭賣狗肉”,仗着外籍身份,就做出侮辱中國或是分裂中國的行為,那我們也絕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