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巴格達教中文的伊拉克網紅賈思德的故事

作者:光明網
通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巴格達教中文的伊拉克網紅賈思德的故事

1月14日,在伊拉克巴格達,賈思德在伊中友好協會開設的中文教育訓練班上講課。新華社發

新華社巴格達1月21日電 通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巴格達教中文的伊拉克網紅賈思德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張淼 董亞雷

新冠疫情下,他是堅持網課學習的外籍留學生,也是在家鄉伊拉克巴格達教中文的老師。從醫學專業大學生到外景主持人、視訊部落客,24歲的伊拉克網紅、留學生賈思德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賈思德的阿拉伯語名字叫薩賈德·海德爾·卡紮茲。2003年伊拉克戰争爆發後,年少的他曾與家人在叙利亞漂泊。2015年,18歲的賈思德跟随父母來到義烏做生意,從此中國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2017年,他進入湖南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臨床專業學習,成績優異。随着國語水準日益提高,說話頗有播音腔的賈思德從學校迎新晚會的主持人起步,相繼參加了湖南省大學生文藝彙演、國際學生中華詩詞大賽,還有機會在湖南衛視國際頻道《世界看湖南》欄目擔任外景主持人。

跟随節目組深入湖南鄉村,賈思德探訪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等脫貧緻富典型,以外國人的視角關注中國鄉村振興、解讀中國脫貧密碼。看到曾經貧困的大山深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賈思德深受感動,也想起了自己的家鄉,“現在伊拉克的情況不太好,但是我希望我們就像十八洞村一樣發展”。

去年年末,由伊中友好協會開設的中文教育訓練班正式開課,因疫情滞留在伊拉克、國語發音标準的賈思德成了中文教師。巴格達建起第一所中文教育訓練機構。十幾名學員中有外貿商人、計劃去中國留學的學生以及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群眾。

在課堂上,賈思德通過阿語為學員們解釋課本上的字詞,黑闆上常常寫滿拼音和阿語注解,随時解答學員的問題。為提升學員們的對話水準,他還邀請在巴格達的中國朋友來到課堂,與學生們練習對話和交流。

他的教學得到了學員們的認可。44歲的學員穆薩從事電子進口生意,疫情前每年都會參加廣交會。他最先跟着賈思德線上上學習,現在每周三次參加線下教育訓練。他說,希望疫情結束後,可以嘗試在中國用中文交流。

因疫情,賈思德在伊拉克上了兩年網課,盼望着早日回到中國繼續學業。“我現在是醫學學生,未來可能會當醫生。我的夢想是文化交流,把中國文化帶到伊拉克,也把伊拉克的文化帶給中國。”

在社交媒體上,賈思德收獲了不少粉絲。中國網友喜歡這位帥氣的伊拉克小夥兒開直播,看他說道地的中國話、吃臭豆腐、辣條等特色食品。外國網友也紛紛給他分享的中國故事點贊。在抖音海外版(TikTok)上,賈思德一條用阿文介紹中國航天工程的短視訊獲得了近40萬點選量。

農曆春節将至,賈思德用标準的國語送上祝福:“我在伊拉克給你們拜年,祝你們春節快樂,開開心心,幸幸福福,健健康康!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通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巴格達教中文的伊拉克網紅賈思德的故事
通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巴格達教中文的伊拉克網紅賈思德的故事

1月8日,賈思德在伊拉克巴格達上網課(手機拍攝)。新華社發

作者:張淼 董亞雷

來源: 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