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作者:馬慶雲

1月22日,電影《卷土重來》正版視訊平台上線,不用會員模式,可以免費觀看。無利不起早的正版視訊平台,為何把知名導演張猛的這部最新電影“免費觀看”了呢?原因簡單,這是一部用某手機拍攝的作品,大抵是想通過這種方法給某手機做宣傳罷了。對于手機能拍電影這事兒,我就一個看法:您見哪位導演在手機品牌不贊助錢财的情況下,依舊用手機拍攝電影了?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鏡頭質感這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萬八千的手機,拍不出專業攝影機鏡頭的質感來,這個是常識,似乎也沒有讨論的必要。目前市面上的專業攝影機,也有越來越小的設計理念了,未來,可能真的會出現手機那麼大的專業電影攝影機。但這是未來的事情,目前小紙闆那種玩意兒,還是拍攝不出大片質感的,隻能在小螢幕上放,一上大螢幕,就露怯了。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以上,是幾句題外話。拿什麼拍攝,隻是技術上的一部分罷了。鏡頭,是電影藝術當中的一小部分。張猛導演的這部《卷土重來》,目測拍攝成本不菲,甚至于不低于他的經典之作《鋼的琴》(平均到每分鐘上的拍攝成本)。是以,不如抛開拿手機拍攝的噱頭,直奔主題,聊一聊這部電影呈現出來的内容價值。

《卷土重來》講的是一位年輕人,雖然有導演夢想,但在影視基地,隻能給一些劇組當武打替身。一次意外,男主摔斷了胳膊,得到劇組賠償之後,他回到農村老家。而農村老家的父親和鄉親們,卻希望他能夠幫助大家拍攝一部電影,進而讓所在的農村火起來,成為鄉村旅遊的打卡地。兒子起初是拒絕的,但看到堅持拍攝的父親,兒子挑起重擔,幫助鄉親們拍攝了一部火星題材的科幻片,取景自家鄉村。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這部《卷土重來》和張猛導演的經典之作《鋼的琴》思想和情感内涵上,是相似的。《鋼的琴》講的是重工業區的後工業時代當中,下崗勞工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造夢之旅”,大家湊在一起造鋼琴,本身就是假的,但因為情感的真實,和角色的真實,最終帶來了故事内容上的意外真實,和反差式真實。這是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用虛假對沖更好的真實。小說語言,就不太容易實作這一點。是不太容易,不是不能。

張猛導演的這部《卷土重來》,在思想和情感内涵上,與《鋼的琴》是相仿的。兩片唯一的不同隻是,《卷土重來》的造夢,是面對已經青年們逐漸離去的鄉村。兩片相同之處則是,落寞的大家,湊在一起,完成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無論是《鋼的琴》當中的造鋼琴,還是《卷土重來》當中的拍電影,都是一件“虛假”的事情。但因為情感的真實,角色的真實,這種虛假感被很好的對沖了,反倒是更具備情感和思想上的沖擊力了。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在《卷土重來》當中,依舊可以看到張猛導演對于東北重工業内容的眷戀。比如,廢棄的缸爐在該片當中成為宇宙飛船的發射基地,大型拖拉機被改造成為火星車等等。影片當中,對于農村動物的運用,也有導演自身的獨特魅力。比如,走過人群的白鵝,假裝天馬的毛驢等等。這些内容,又都是典型的農村符号。

無論是下崗勞工造鋼琴,還是留守農民拍電影,都是不真實的,是導演的一廂情願。但這種一廂情願背後,則是電影自身的造夢之旅。影片就是要實作這種不可為,幹不成,就是要把不真實的内容假想成為真實。這種電影語言的假想性,是最為有趣的,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尤其是電影工作者們,喜歡在這份藝術的假想當中實作自身情感的升華。

《鋼的琴》之後,張猛再出力作,《卷土重來》後農業時代的造夢

當然,影片當中未有之叙事,依舊會走向真實,這是張猛導演的好處。他不搞虛空的拔高與升華。《鋼的琴》當中,即使下崗勞工們已經造出了鋼琴,但孩子依舊要被接走,這就是抗争的無力性。而在《卷土重來》當中,即使這部農村題材的火星科幻片拍成了,又能怎樣呢?男主依舊會接父親進城養老,男主的鄉村,依舊要繼續落寞下去。

藝術升華的有效性,和宿命抗争的無力感,在張猛的影片當中交織存在。這是張猛有魅力的地方。我見很多青年導演,喜歡要藝術升華的有效性,卻忘記了這種宿命抗争的無力感。很多時候,在藝術作品當中呈現這種宿命抗争的無力感,才是最可貴的,最真實的。萬不要隻有前者,沒有後者。(文/馬慶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