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作者:马庆云

1月22日,电影《卷土重来》正版视频平台上线,不用会员模式,可以免费观看。无利不起早的正版视频平台,为何把知名导演张猛的这部最新电影“免费观看”了呢?原因简单,这是一部用某手机拍摄的作品,大抵是想通过这种方法给某手机做宣传罢了。对于手机能拍电影这事儿,我就一个看法:您见哪位导演在手机品牌不赞助钱财的情况下,依旧用手机拍摄电影了?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镜头质感这东西,是一分钱一分货,万八千的手机,拍不出专业摄影机镜头的质感来,这个是常识,似乎也没有讨论的必要。目前市面上的专业摄影机,也有越来越小的设计理念了,未来,可能真的会出现手机那么大的专业电影摄影机。但这是未来的事情,目前小纸板那种玩意儿,还是拍摄不出大片质感的,只能在小屏幕上放,一上大屏幕,就露怯了。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以上,是几句题外话。拿什么拍摄,只是技术上的一部分罢了。镜头,是电影艺术当中的一小部分。张猛导演的这部《卷土重来》,目测拍摄成本不菲,甚至于不低于他的经典之作《钢的琴》(平均到每分钟上的拍摄成本)。所以,不如抛开拿手机拍摄的噱头,直奔主题,聊一聊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内容价值。

《卷土重来》讲的是一位年轻人,虽然有导演梦想,但在影视基地,只能给一些剧组当武打替身。一次意外,男主摔断了胳膊,得到剧组赔偿之后,他回到农村老家。而农村老家的父亲和乡亲们,却希望他能够帮助大家拍摄一部电影,从而让所在的农村火起来,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地。儿子起初是拒绝的,但看到坚持拍摄的父亲,儿子挑起重担,帮助乡亲们拍摄了一部火星题材的科幻片,取景自家乡村。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这部《卷土重来》和张猛导演的经典之作《钢的琴》思想和情感内涵上,是相似的。《钢的琴》讲的是重工业区的后工业时代当中,下岗工人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造梦之旅”,大家凑在一起造钢琴,本身就是假的,但因为情感的真实,和角色的真实,最终带来了故事内容上的意外真实,和反差式真实。这是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用虚假对冲更好的真实。小说语言,就不太容易实现这一点。是不太容易,不是不能。

张猛导演的这部《卷土重来》,在思想和情感内涵上,与《钢的琴》是相仿的。两片唯一的不同只是,《卷土重来》的造梦,是面对已经青年们逐渐离去的乡村。两片相同之处则是,落寞的大家,凑在一起,完成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无论是《钢的琴》当中的造钢琴,还是《卷土重来》当中的拍电影,都是一件“虚假”的事情。但因为情感的真实,角色的真实,这种虚假感被很好的对冲了,反倒是更具备情感和思想上的冲击力了。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在《卷土重来》当中,依旧可以看到张猛导演对于东北重工业内容的眷恋。比如,废弃的缸炉在该片当中成为宇宙飞船的发射基地,大型拖拉机被改造成为火星车等等。影片当中,对于农村动物的运用,也有导演自身的独特魅力。比如,走过人群的白鹅,假装天马的毛驴等等。这些内容,又都是典型的农村符号。

无论是下岗工人造钢琴,还是留守农民拍电影,都是不真实的,是导演的一厢情愿。但这种一厢情愿背后,则是电影自身的造梦之旅。影片就是要实现这种不可为,干不成,就是要把不真实的内容假想成为真实。这种电影语言的假想性,是最为有趣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尤其是电影工作者们,喜欢在这份艺术的假想当中实现自身情感的升华。

《钢的琴》之后,张猛再出力作,《卷土重来》后农业时代的造梦

当然,影片当中未有之叙事,依旧会走向真实,这是张猛导演的好处。他不搞虚空的拔高与升华。《钢的琴》当中,即使下岗工人们已经造出了钢琴,但孩子依旧要被接走,这就是抗争的无力性。而在《卷土重来》当中,即使这部农村题材的火星科幻片拍成了,又能怎样呢?男主依旧会接父亲进城养老,男主的乡村,依旧要继续落寞下去。

艺术升华的有效性,和宿命抗争的无力感,在张猛的影片当中交织存在。这是张猛有魅力的地方。我见很多青年导演,喜欢要艺术升华的有效性,却忘记了这种宿命抗争的无力感。很多时候,在艺术作品当中呈现这种宿命抗争的无力感,才是最可贵的,最真实的。万不要只有前者,没有后者。(文/马庆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