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作者:墨痕228

2022年1月21日

曆史上的今天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1950年1月21日,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去世。

人們知道他,大多是因為他的反極權主義的經典名著:《1984》和《動物莊園》。在作品中,他做出了超越時代的預言,也是以被譽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他的作品之是以獲得成功,源于其文字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描繪。而同時代也有不少小說家,都以反映現實見長。如寫《喪鐘為誰而鳴》的海明威,(此處可穿越 至1961年7月2日的愛達荷州)該作品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戰;寫《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菲茨傑拉德(此處可 穿越 至1940年12月21日的洛杉矶),該作品是對20世紀初美國夢頹廢消極面的警世通言。詹姆斯.喬伊斯寫的《尤利西斯》,則反映着當時都柏林小市民的日常。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喬治.奧威爾能寫出如此深刻的作品,與他“叛逆”的人生息息相關。少年時,他是一位“自毀前程”的西方“方仲永”。王安石曾寫過一位終泯然衆人的少年天才方仲永(此處可 穿越 至1086年5月21日的南京)。喬治.奧威爾最初的人生軌迹頗有類似之處。天才的一面,是他考上了英國精英界的搖籃伊頓公學。曾有20多位英國首相都在此就學,還有著名詩人雪萊、在滑鐵盧戰役中擊敗拿破侖的惠靈頓公爵等也出自該校(此處可 穿越 至1815年6月18日的滑鐵盧)。

喬治.奧威爾出身中産偏下階層家庭,國小在條件艱苦的聖西普裡安學校度過。據奧威爾說,學校浴池中甚至會漂浮糞便。教育水準更談不上優秀,一個愛打人的數學老師給喬治.奧威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雖然學習條件惡劣,但他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伊頓公學。伊頓公學的錄取比例比牛津大學還要低。更難得的是,他還拿到了學校僅有的70個英王獎學金名額,該獎學金隻有私立國小校長推薦的100人有資格參加競争。

喬治.奧威爾當年是精英中的精英。1917年5月,伊頓公學開學了。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如果說,優異的成績是他對人生起點低的一次叛逆,那麼考入伊頓公學後的表現和之後的人生選擇,就是他對此時精英身份的又一次叛逆。他開始不認真學習了。

比如,拿彈弓打鳥,“解剖”從屠夫那裡讨來的動物内髒,在肥皂上雕刻人像等等。或許是國小的緊張學習積累的勞累,在此時伴随着叛逆期徹底爆發。以至于他在中學之後,并未選擇繼續讀大學。

有人說他不選擇上大學是因為家裡窮,其實不然。從伊頓公學出來的孩子一半能直接進入劍橋、牛津這樣的世界名校,并且也很容易獲得全額獎學金。免費上一所次一等的英國名牌大學對他更是唾手可得。

喬治.奧威爾的原因也可能是叛逆。最終,他選擇做一名“基層公務員”。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喬治.奧威爾出生于印度,1歲時跟随母親回到英國。而他的父親,是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者,一名低級官員。喬治·奧威爾母親自然期待他踏入劍橋、牛津的大門,實作人生起飛。父親則認為在印度某份工作也是可以的。德裡加爾各答

但父母不過叛逆的喬治.奧威爾。最終他選擇了緬甸,在那裡當了一名基層警察。1922年,他18歲,開啟了緬甸歲月。

按道理說,既然是自己的選擇,那麼就安穩拿着“鐵飯碗”吧。但喬治.奧威爾再次叛逆,沒幾年,他就放棄穩定“事業編”而選擇做流浪的“巴黎漂”。

他在緬甸曼德勒的警察工作旱澇保收,年薪444鎊加獎金。他再次拿到同級别的待遇,是20年之後的事兒了。喬治奧威爾在緬甸“忍了”6年。按他的說法,這裡的氣候實在是悶熱難忍。另外是他的“殖民者”的身份令他作嘔。後來他病了,也開始懷疑自己在此的意義。最終,他選擇回到歐洲。1928年他來到巴黎,以作家的身份在巴黎漂泊。此時的他,在為此前的叛逆買單。

最初,他還能憑借着積蓄及微薄的寫作收入度日,最高時年僅入100多鎊。後來他窮到露宿街頭,有上頓沒下頓。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有說法稱,他是在體驗底層人民的生活。其實,更可信的說法是他落魄的生活促成了他的寫作:《巴黎倫敦落魄記》就是證明。或許他的确曾為了體驗監獄生活而故意違法,但他窮困的生活,也是他不得不面臨的現實,是他叛逆選擇的結果。

從少年精英到巴黎街頭,從英國窮孩子到親曆殖民者在東方的人上人待遇,豐富多元的人生經驗,令他最終成為創造“動物莊園”的極權反抗者。首先,他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叛逆。

喬治.奧威爾從小就對殖民者兒子這一身份感到羞恥且抗拒。一方面,伊頓公學的生活與他的低微出身格格不入,或許這也是他叛逆的原因。另一方面,母親從小不讓他與水管工的孩子玩耍,這讓他産生了對弱者的同情。當他親曆了殖民者的殘酷,被殖民者的悲慘後,便種下了同情弱者,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反叛基因。其次,他對資本家叛逆。他不止一次的表明自己左翼作家和社會主義者的立場,這也是時代的産物。蘇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以及1929年爆發的金融危機,都促成左翼思潮在世界範圍内流行,卓别林的《摩登時代》即深刻批判資本主義内在沖突的經典藝術品(此處可 穿越 至1889年4月16日的倫敦)。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叛逆的基因,同樣也是他在巴黎切身體驗底層生活的結果:奧威爾說:“貧困的生活和失敗的感覺增強了我天生對權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勞工階級的存在。”是以,他加入了英國獨立工黨,1937年他完成了《通往威根碼頭之路》這部反映底層勞工的報告文學。最後,他對極權主義叛逆。憑借着英國獨立工黨的介紹,奧威爾成為國際縱隊的一員參加西班牙内戰(此處可 穿越 至1939年2月27日的馬德裡)。也是以,他親曆了西班牙左派陣營内部林立派系間的敵意,而他更是被視作“托派”而險些遭到内部清洗。之後,他又參與了反對納粹的宣傳工作。這些都讓他深刻的認識到,無論是哪種意識形态,都有淪落為極權主義的危險。為此,他在作品《1984》中,塑造了“老大哥”這一形象,來代表無處不在的極權,而在《動物莊園》中,他借用動物來諷刺極權狀态下内部清洗的暴政。

曆史上的今天喬治.奧威爾: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

1950年1月21日,47歲的喬治.奧威爾去世。墓碑簡單地刻着:“艾瑞克.亞瑟布萊爾,這是他的真名,沒有署他更為人熟知的筆名喬治.奧威爾。而這或許也是他叛逆的一生最後的叛逆吧。”

材料來源于網絡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皺眉]

(如有侵權望告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