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作者:墨痕228

2022年1月21日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1950年1月21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去世。

人们知道他,大多是因为他的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1984》和《动物庄园》。在作品中,他做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也因此被誉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他的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源于其文字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而同时代也有不少小说家,都以反映现实见长。如写《丧钟为谁而鸣》的海明威,(此处可穿越 至1961年7月2日的爱达荷州)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此处可 穿越 至1940年12月21日的洛杉矶),该作品是对20世纪初美国梦颓废消极面的警世通言。詹姆斯.乔伊斯写的《尤利西斯》,则反映着当时都柏林小市民的日常。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乔治.奥威尔能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与他“叛逆”的人生息息相关。少年时,他是一位“自毁前程”的西方“方仲永”。王安石曾写过一位终泯然众人的少年天才方仲永(此处可 穿越 至1086年5月21日的南京)。乔治.奥威尔最初的人生轨迹颇有类似之处。天才的一面,是他考上了英国精英界的摇篮伊顿公学。曾有20多位英国首相都在此就学,还有著名诗人雪莱、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等也出自该校(此处可 穿越 至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

乔治.奥威尔出身中产偏下阶层家庭,小学在条件艰苦的圣西普里安学校度过。据奥威尔说,学校浴池中甚至会漂浮粪便。教育水平更谈不上优秀,一个爱打人的数学老师给乔治.奥威尔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虽然学习条件恶劣,但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伊顿公学。伊顿公学的录取比例比牛津大学还要低。更难得的是,他还拿到了学校仅有的70个英王奖学金名额,该奖学金只有私立小学校长推荐的100人有资格参加竞争。

乔治.奥威尔当年是精英中的精英。1917年5月,伊顿公学开学了。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如果说,优异的成绩是他对人生起点低的一次叛逆,那么考入伊顿公学后的表现和之后的人生选择,就是他对此时精英身份的又一次叛逆。他开始不认真学习了。

比如,拿弹弓打鸟,“解剖”从屠夫那里讨来的动物内脏,在肥皂上雕刻人像等等。或许是小学的紧张学习积累的劳累,在此时伴随着叛逆期彻底爆发。以至于他在中学之后,并未选择继续读大学。

有人说他不选择上大学是因为家里穷,其实不然。从伊顿公学出来的孩子一半能直接进入剑桥、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并且也很容易获得全额奖学金。免费上一所次一等的英国名牌大学对他更是唾手可得。

乔治.奥威尔的原因也可能是叛逆。最终,他选择做一名“基层公务员”。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乔治.奥威尔出生于印度,1岁时跟随母亲回到英国。而他的父亲,是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者,一名低级官员。乔治·奥威尔母亲自然期待他踏入剑桥、牛津的大门,实现人生起飞。父亲则认为在印度某份工作也是可以的。德里加尔各答

但父母不过叛逆的乔治.奥威尔。最终他选择了缅甸,在那里当了一名基层警察。1922年,他18岁,开启了缅甸岁月。

按道理说,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就安稳拿着“铁饭碗”吧。但乔治.奥威尔再次叛逆,没几年,他就放弃稳定“事业编”而选择做流浪的“巴黎漂”。

他在缅甸曼德勒的警察工作旱涝保收,年薪444镑加奖金。他再次拿到同级别的待遇,是20年之后的事儿了。乔治奥威尔在缅甸“忍了”6年。按他的说法,这里的气候实在是闷热难忍。另外是他的“殖民者”的身份令他作呕。后来他病了,也开始怀疑自己在此的意义。最终,他选择回到欧洲。1928年他来到巴黎,以作家的身份在巴黎漂泊。此时的他,在为此前的叛逆买单。

最初,他还能凭借着积蓄及微薄的写作收入度日,最高时年仅入100多镑。后来他穷到露宿街头,有上顿没下顿。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有说法称,他是在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其实,更可信的说法是他落魄的生活促成了他的写作:《巴黎伦敦落魄记》就是证明。或许他的确曾为了体验监狱生活而故意违法,但他穷困的生活,也是他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他叛逆选择的结果。

从少年精英到巴黎街头,从英国穷孩子到亲历殖民者在东方的人上人待遇,丰富多元的人生经验,令他最终成为创造“动物庄园”的极权反抗者。首先,他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叛逆。

乔治.奥威尔从小就对殖民者儿子这一身份感到羞耻且抗拒。一方面,伊顿公学的生活与他的低微出身格格不入,或许这也是他叛逆的原因。另一方面,母亲从小不让他与水管工的孩子玩耍,这让他产生了对弱者的同情。当他亲历了殖民者的残酷,被殖民者的悲惨后,便种下了同情弱者,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反叛基因。其次,他对资本家叛逆。他不止一次的表明自己左翼作家和社会主义者的立场,这也是时代的产物。苏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以及192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都促成左翼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即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经典艺术品(此处可 穿越 至1889年4月16日的伦敦)。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叛逆的基因,同样也是他在巴黎切身体验底层生活的结果:奥威尔说:“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增强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存在。”所以,他加入了英国独立工党,1937年他完成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这部反映底层工人的报告文学。最后,他对极权主义叛逆。凭借着英国独立工党的介绍,奥威尔成为国际纵队的一员参加西班牙内战(此处可 穿越 至1939年2月27日的马德里)。也因此,他亲历了西班牙左派阵营内部林立派系间的敌意,而他更是被视作“托派”而险些遭到内部清洗。之后,他又参与了反对纳粹的宣传工作。这些都让他深刻的认识到,无论是哪种意识形态,都有沦落为极权主义的危险。为此,他在作品《1984》中,塑造了“老大哥”这一形象,来代表无处不在的极权,而在《动物庄园》中,他借用动物来讽刺极权状态下内部清洗的暴政。

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奥威尔: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1950年1月21日,47岁的乔治.奥威尔去世。墓碑简单地刻着:“艾瑞克.亚瑟布莱尔,这是他的真名,没有署他更为人熟知的笔名乔治.奥威尔。而这或许也是他叛逆的一生最后的叛逆吧。”

材料来源于网络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皱眉]

(如有侵权望告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