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作者:文海洶湧

古往今來,要說誰是中國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那大概毫無懸念——非朱元璋莫屬。可如果要說誰是中國曆史上出身最低的國王,答案極有可能會衆說紛纭,莫衷一是。中國還有比朱元璋出身更低的一國之主麼?答案是有。

此人之墓在陝西榆林,因其生平事迹與關帝生平事迹亦有許多相似之處,故而在榆林人的傳說中為關帝轉世。明朝開國後,榆林人為了保護其墓不受明軍和群盜侵擾,曾在墓上修建關帝廟一座,是以墓主祭日與關帝祭日——五月十三亦是同一天。

那麼這位榆林人傳說中的關帝轉世,中國曆史上出身最低的國王又是誰呢?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一、英雄末路,早年生平

公元1223年,元太祖18年春三月,時值蒙金鳳翔之戰一個月後。此戰開端于1222年臘月,蒙古軍先是圍攻二十萬金軍嬰城固守的西安不下,隻得留六千兵繼續圍攻西安,同時又留兵三千扼守潼關,主力改攻鳳翔,準備等鳳翔攻下,再取西安。

可就在蒙古軍連挫金軍,在鳳翔城下紮營營栅更是綿延數百裡,軍威正盛,似如關帝北伐攻打樊城之際,糜芳——參與攻城的西夏軍卻不聽調遣,盡數撤圍離去!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西夏軍的撤圍使得本就分兵的蒙古軍攻城能力再度下降,本就準備以死報國的鳳翔金軍得知後更是拼命死戰,緻使蒙古軍圍攻月餘,始終無法得勝,隻得撤圍北歸。

此戰後,金朝雖然立刻趁勢收複了北方的些許失地,但卻仍然不敢去追蒙古軍。此月(春三月),北歸的蒙古大軍來到了關帝出生的山西運城。

就在蒙古軍進入聞喜縣地界時,一股強冷空氣突然到來,灰蒙蒙的天空下起了大雪,将前路籠罩在一片混淆灰白之間,什麼都看不清了。

沒轍,由于木華黎國王攻不下鳳翔抑郁成疾,暫時負責領軍的弟弟帶孫隻好指令全軍紮營于聞喜縣外,按照哥哥從前的旨意,不許入城騷擾百姓。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少頃,正當全軍剛剛紮營完畢時,中軍大帳的簾子卻突然被人掀起,一名士兵走到帶孫身邊,對他耳語了兩句;随即,帶孫便神色匆匆地走進了中軍大帳。

剛剛進帳,便聞得一陣斷續的咳嗽,大帳裡除了一個燒着羊糞的火爐,一張床别無他物,侄子孛魯正站在床前默默拭淚,床上隆起了一座小山,一個男人正蓋着厚毛毯躺在上面,那陣咳嗽正是從他嘴裡發出。

而他便是中國曆史上出身最低的國王:帶孫走上前,在兄長床邊坐下,望着他臉龐蠟黃,肌膚深凹,氣若遊絲的模樣,想起他被封為太師國王,單獨鎮守燕京如同關帝守衛荊州一般獨撐危局這些年宵衣旰食,閃轉騰挪,東征西讨,始穩住局面,雲集大批地方武裝首領于帳下為國效力的種種功勳辛勞,鼻頭一酸,眼眶一滾,堂堂男兒竟落下淚來。

淚打在木華黎臉上,暫時的清涼驅走了高燒的滾燙與混沌,他的眼睫一顫,悠悠睜開雙眼,看到了帶孫與兒子孛魯。

見他蘇醒,帶孫趕緊偏過頭去拭去淚水,強作笑顔問道:“王兄喚我來,有何要事?”木華黎沒有立刻回答帶孫的話,而是傾聽了一陣帳外士兵走過雪地時的沙沙聲,又想了想大軍如今所處的位置,方才開口問道:“此是何地?”“這裡是山西運城聞喜縣。”運城……

木華黎眯起眼睛,在重新混沌起來的腦海裡努力思索起來,過了一陣,一個面如重棗,身高八尺,威風凜凜的美髯公便漸漸在他的眼前浮現。對,此乃關帝故裡……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屋外可是下雪了?”“是的。”“不知昔日關帝為東吳所執,含恨而去時,天有無下此大雪啊。”此言一出,帶孫和孛魯皆一臉不解地看了過來,但木華黎此刻卻心如明鏡——此處雖離金軍不遠,但他卻不覺絲毫慌亂,仿佛有種回到家鄉蒙古草原的安甯……他恐怕再也回不了草原了……

随後,他便把孛魯也招了過來,将太師國王之印交給他後便望着倆人繼續說道:“昔日關帝未得樊城又失荊州之恨,吾始知矣;吾為國家助成大業,披甲執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讨,無複遺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此印一定要掌好,掌好!将來傳及後世,切莫驕奢淫逸,一定要拼死報效可汗對我們家的恩典,多學兵法韬略,強健體魄,襄助大業!”

望着木華黎堅定的眼神,聽着他努力提氣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遺言,倆人的眼眶又一次滾熱起來,不舍盈心,張嘴想再對他說些什麼,卻覺得喉嚨仿佛被巨石堵住,一時居然難以發聲,隻好紛紛鄭重地點點頭。

望着倆人堅定的眸色,木華黎的心輕盈起來——從1217年至今獨自經營中原的重擔至此終于可以放下了——他随即突然感到一陣暈眩,眼前驟然變黑,再也看不見任何事物。

“天好冷啊……路好長啊……”當夜,這位大元開國功臣之一,中國曆史上出身最低,成為國王後權力最大,征伐大事皆決于己,衣服制度與天子無二,堪為一代權皇帝,卻始終為國盡忠,忠義堪比關帝,史上其餘諸王望塵莫及的國王木華黎薨于軍中,享年54歲。

那麼,他究竟為何能得到征伐大事皆決于己,衣服制度與天子無二,堪為一代權皇帝的殊榮,又為何會被元太祖如此信任呢?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從他的早年境遇說起。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木華黎出生于1170年,全家早年從屬于主兒乞部。在中國曆史上,每當傑出人物出生時,上天總會降下異象——木華黎也不例外——當他出生時,有一股白氣突然萦繞在産房内外,一時宛如人間仙境,有薩滿教巫師路過,看見此景甚為奇異,又聽到氈房内傳來一名男嬰的哭嚎,便斷言:“此子日後絕非常兒也。”

話雖如此,可木華黎一家此時畢竟是奴隸出身,是以并未引來任何關注,木華黎就這樣平平安安地度過了14年人生。

不過,這14年裡,蒙古草原上的勢力卻在悄然發生着變化。比他大八歲,1162年出生的鐵木真此刻已經通過廣結善緣,招攬人心成為了奇源部可汗;而這對君臣日後的相會則要歸功于兩個人,其一是鐵木真的拜把兄弟劄木合。

早年這兩兄弟曾共同遊牧過一年,期間鐵木真在劄木合陣營中廣結善緣,招攬人心,劄木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便想與其分道揚镳,可不料部衆卻被順走了大半,是以倆人結怨。

随後,眼見鐵木真勢力逐漸壯大,一些蒙古部落便紛紛前來投靠,其中就有主兒乞部。而鐵木真稱汗的消息也很快為劄木合得知,加之前往尋釁的弟弟被殺,新仇舊恨頓時一齊湧上心頭——他迅速糾集了和鐵木真一家有仇的泰赤烏等部落組成聯軍,朝着鐵木真浩浩蕩蕩殺來。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此戰名為十三翼之戰,鐵木真雖然惜敗,但由于他将軍隊分成十三翼,使用車輪戰法且戰且走,最終成功在劄木合陣營中内應的指引和網開一面中逃出生天,故而仍然儲存了大批有生力量。

戰後,面對劄木合兇暴的殘害俘虜,雖意在震懾草原諸部,但卻無意中侵害了各部繳獲的财産的愚蠢舉措,鐵木真選擇反其道而行之,極力安撫籠絡人心,厚待部衆,是以劄木合聯軍雖然勝利,但損失了大量人口與财産,雖勝猶敗;而鐵木真則通過真心相待,又獲得了許多部落的依附,實力反而進一步增強了。

不過有的人卻不這麼想,比如主兒乞酋長撒察别乞,他便是促成這對君臣相會的第二個人。他是鐵木真族叔,其始祖是蒙古第一代可汗合不勒可汗的長子,曾被任命統帥蒙古人中最強壯的青壯年與士兵——就此形成了主兒乞部——是以也是擁立鐵木真做可汗的幾個長輩裡勢力最強大的。

而他之是以擁立鐵木真,不過是眼紅他的部衆罷了,對于鐵木真本人則根本不在乎。而此番戰敗,“正好給了他一個在鐵木真的部衆中伸張地位的機會”。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于是,撒察别乞不僅縱容侍衛偷了鐵木真的金馬嚼子,還偏袒砍傷前來追究的别勒古台(鐵木真之弟)的侍衛,他的母親甚至在宴會上公然掌掴鐵木真的奴仆,隻因那個奴仆沒有先給她倒酒。

面對這對母子的挑釁,鐵木真起先壓着怒火讓孛兒帖親自給其母倒酒,但在得知弟弟被砍傷,撒察别乞包庇偷盜者後,便心頭火起,拍案而起要治他的罪。一場宴會驟然變成了械鬥現場,刀光劍影所到之處無不血流成河,最終,鐵木真勝利,俘虜了其母。

撒察别乞見勢不妙,趕緊連夜率領殘部逃到了克魯倫河,可到了第二天,他卻仍要打腫臉充胖子,讓時已十四歲,身長七尺,長得虎首虬須,面如重棗的木華黎去鐵木真那要求歸還其母。木華黎領命後随即便來到了鐵木真處,不僅按照撒察别乞的話如實要求,對抵在眼前的刀槍也絲毫不懼。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鐵木真早已對這位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的菁英有所耳聞,昨夜見他拼死保護撒察别乞殺出重圍,今日又見他如此不卑不亢,頓時起了愛才之心,便要挽留他做自己的“梯己奴隸”。所謂“梯己奴隸”,乃是可汗與酋長的私人财産,是以得到賞識的機會相較于普通奴隸會大大提高,是當時蒙古奴隸們一直夢寐以求的身份。

可木華黎卻拒絕了鐵木真的好意,他面不改色地說道:“感謝可汗一片好意,我木華黎十分敬仰可汗,可我不能不忠實于我的主人撒察别乞,我現在還是他的奴隸。”

此言可謂一片忠肝義膽,除了愛惜,鐵木真心裡更生出了些許敬佩,便好好款待了他,同時為了不緻使親族徹底反目,給敵人可乘之機,他便放回了撒察别乞之母。

可短視的撒察别乞卻認為鐵木真這是在怕他,之後便将部落遷徙到了大金邊牆下,企圖依靠大金壯大聲威,也沒有給予木華黎任何賞賜,反而還懷疑其與鐵木真暗通款曲,是以鐵木真才會放回他的母親。面對依然昏庸的酋長,木華黎一家隻好離去,就此投靠了鐵木真。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二、統一蒙古,複仇大金

投靠鐵木真後,木華黎一家依然十分骁勇善戰,忠肝義膽,在1184-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的這16年中,木華黎之父曾随鐵木真征戰篾兒乞與乃蠻部,後在征戰乃蠻部時因鐵木真義父王汗擅自撤軍,導緻鐵木真深陷包圍,為掩護其脫逃遂将戰馬讓給了他,自己陷陣而死。

而木華黎更是無役不從,多有戰功,最著名的事迹莫過于鐵木真與王汗決裂後于合蘭真沙陀之戰戰敗,丢失牙帳,隻得露宿草灘,時逢天降大雪,與博爾術兩人整夜為鐵木真張氈遮蔽;最著名的戰功則莫過于鐵木真之後重整旗鼓,命木華黎夜選輕騎數千突襲王汗營帳,木華黎身先士卒,拼死沖殺,最終迫使克烈部全線潰敗,王汗連夜敗逃。

1206年,大蒙古帝國誕生,木華黎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不僅被封為“四傑”,千戶長兼左翼萬戶長,在九十五千戶中名列第三,與博爾術并列諸将之首,一同被鐵木真譽為“猶車之兩轅,身之兩臂也”,還受封從汗庭以東直到大興安嶺廣大地區,子孫世襲罔替。就在他覺得自己已是位極人臣時,金朝的衰落卻将他的人生推向了真正的頂峰!

1208年12月29日,金章宗死了。這位金朝最後的盛世之君甚至連盛世的外殼都沒給後人留下,整個金朝早已因為他的驕奢淫逸,荒淫無道變成了一個徹底的爛攤子——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極其嚴重,萬貫交鈔隻能買到一個燒餅,黃河幾次大決堤,奪淮入海已成定局,金朝的财源中原流民遍地,餓殍千裡,糜爛至極。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偏偏這位皇帝還無子,繼位者是他的叔叔,一個蒙古人口中的“繡花枕頭”——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完顔永濟。

金大安三年,元太祖六年,公元1211年,一段千古名言:“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如同春雷般在蒙古草原上炸響,10萬蒙古男兒由成吉思汗親率,在内應汪古部的指引下從克魯倫河浩浩蕩蕩沖入了金朝長城,展開了對金朝的複仇。

他們如同旋風般瞬間席卷了金朝北疆的廣大地區,甚至一度攻陷了金朝西京(今山西大同)。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先前未把蒙古人放在眼裡的完顔永濟此時如同驚弓之鳥,趕忙調集了金朝百年積蓄的45萬精銳迎擊鐵木真。

雙方最終決戰于野狐嶺,在金朝如同海洋般的45萬大軍面前,成吉思汗的10萬蒙古軍似乎弱小的就像是一掬細沙。該怎麼辦?蒙古人的生死存亡在此一戰!

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又是木華黎,他又一次站了出來建議成吉思汗采取中央突破的戰術并冒死力戰方能取勝,随後便自領先鋒!率領巴魯營死士下馬步戰,自獾兒嘴道發起突擊!“不破金軍,絕不生返!”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最終,巴魯營死士在木華黎的帶領下奇迹般地沖破了金軍防線,直逼大營,砍倒帥旗,而在崎岖的山嶺上搭建防線的金軍頓時首尾不能相顧,眼見成吉思汗率領大軍,挺槍策馬魚貫而入,來回沖殺,頓時全線崩潰,亂作一團,一直被蒙古軍追殺至河北境内——45萬精銳就此全軍覆沒,金朝幾乎再無反擊之力。

随後,蒙古軍便趁勢繼續深入,從1211-1216年,兵鋒所向,遼東遼西河北,甚至山東陽信縣與諸城都盡皆陷落。金朝朝廷惶恐之至,内部又發生傾軋,完顔永濟遇弑,完顔珣繼位。

作為新皇帝,完顔珣理當有所作為,可他卻同樣被吓破了膽,趁着與蒙古人和談之機出逃至汴京,妄想用黃河天塹和潼關與蒙古人對敵,導緻蒙古人以違約為名攻入了中都!

攻進中都後,蒙古軍連年征戰,業已筋疲力盡,需要退回草原重新休整。為了不緻使前功盡棄,在撤離中都前,鐵木真便參照漢法再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都行省承制行事,持九斿白纛(蒙古帝國最高權力象征,相當于玉玺),全權指揮攻金。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至此,木華黎徹底為鐵木真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從此,他雖然身為權皇帝——一直在富裕的漢地獨當一面,但卻從未動過擅權亂政,另起爐竈的非分之想,一直宵衣旰食,夙習憂勞,東征西讨,将鐵木真留下的兩萬軍隊發展成雲集大批地方武裝首領于帳下為國效力,又在山西山東河北陝西多地開戰,打的金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之後為了策應鐵木真西征,他還特地從中原選拔了數千火器工匠一同随軍西征,其子孛魯亦是他的唯一後代——可見其跟随鐵木真後,極有可能為了國事犧牲了幾乎所有個人時間空間——舍身為國,忠心耿耿可見一斑。那麼,他的兒孫有沒有延續他舍身為國,忠心耿耿的寶貴品質呢?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三、世代沐恩,效死于前

木華黎死後,經過鐵木真的允許,其子孛魯繼位,這位新王通數種語言,善騎射,在位期間曾因西夏陰謀勾結外援,想要脫離蒙古帝國的掌控故讨伐西夏,攻克銀州而還,随後又平定了武仙在真定的叛亂,還俘虜了山東紅襖軍首領李全,并靠着李全招撫了山東全省。

而在與蒙古帝國中央的關系上,孛魯相較于其父對鐵木真的感激涕零更進一步,發展成了崇拜!在攻滕州時,由于時值酷暑,諸将皆言不可進攻,孛魯力排衆議,曾說道:“主上(鐵木真)親督大軍,平定西域數年,未聞當暑不戰,我等安敢自逸乎?!”遂督促進兵,最終成功攻克滕州。

這才是逆襲的榜樣!奴隸出身的木華黎,卻成了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

通過這些,可見孛魯文韬武略均不下其父,可惜的是繁重的國事與戰鬥以及他對鐵木真的崇拜卻過早地摧垮了他的健康,1227年,聽聞元太祖崩于攻西夏途中後,他趕緊回到草原參加了葬禮,在葬禮上伏地嚎啕大哭,甚至哭出了血淚,最終是以成疾,在1228年便一命嗚呼,年僅32歲。

随後,他的長子塔思繼位——這位新王同樣耳濡目染,堅決貫徹祖父與父親的忠義,在位期間更是忘我的工作,絲毫不顧及自身,是以死的比其父還早,享年27歲。

之後,終元之世,木華黎家族襲國王稱号者共12人,又有建國王旗幟者7人,還出現過諸如安童,拜住,朵兒隻等以維護漢法為己任的元朝名臣,其餘子弟入仕起點也往往是一品至三品的高官,木華黎的忠武更是成為了世襲的家風,深深烙印在了許許多多子弟的血脈之中,一直延續至今。

參考資料:《元史》、《蒙古秘史》、《新元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