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黃”分别指上古時期的炎帝族和黃
帝族。他們曾經發生過戰争,後來黃帝族與
炎帝族聯合,在大陸廣大的中原地區占據了
主導地位,影響日益廣泛。之後,黃帝族、
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漸以黃帝族為
主,互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代
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
中,炎黃部族的力量較強,文化影響也較大,
因而炎黃部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
的始祖。因而,
“炎黃子孫”就成了中國人的自稱。
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遙遠的古代起,就已經
開始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産和生活了。大陸古人類
遺址的分布,主要以黃河中遊的關中平原、晉西
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帶為中心,這正是大陸古代
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
就生于河南的新鄭,主要活動于今河南、河北、
陝西一帶。大陸曆史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有八大
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陽、開封、鄭州、安陽、
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西安、洛陽、開封、鄭
州、安陽都在黃河流域。是以說,偉大的黃河是我們的文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