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作者:青山史集

軍銜制度的誕生是為了給那些對國家有重要貢獻的人的鼓勵與獎勵,也是對他們在戰鬥中所立下的功勞的肯定與認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儀式是在1955年,授予元帥軍銜的将軍有10名,授予大将軍銜的将軍也有10名,另外還有55人授予上将軍銜,175人授予中将軍銜。在這次授銜儀式中,本來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可他卻寫了中将,他最終被授予什麼?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功勳卓著

陳奇涵從小就目睹了國内山河破碎的境況,立志要讓百姓脫離苦海,報國之心在心中熊熊燃燒。後來,陳奇涵進入了黃埔軍校讀書,由于表現十分優秀,不斷受到重用。但國民黨内的争鬥讓陳奇涵有些反感,機緣巧合之下在友人的介紹下加入了共産黨。此後,陳奇涵便積極投身于革命,帶領紅軍戰士參與反圍剿任務,立下衆多戰功,深受毛主席的信賴。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抗日戰争爆發後,陳奇涵又參與指揮了大大小小各種戰鬥。在執行黃河防衛任務時,為了遏制日軍對黃河的侵略進攻,陳奇涵積極制定防禦戰略,帶領部隊以巧妙的戰術屢次粉碎敵人的陰謀。

解放戰争期間,陳奇涵在東北參與了戰鬥,為全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49年,陳奇涵又親自率領部隊到江西清除盤踞在當地的諸多匪患,經過持久的戰鬥,終于将5萬餘匪患清理幹淨。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淡泊名利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發展也逐漸開始步入正軌,對于那些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應當給予榮譽表彰,是以授銜事宜也需要展開。經過國家上司的幾層讨論,最終決定在1955年舉行授銜儀式。陳奇涵功勳卓著,自然也在評定軍銜的名單當中。鑒于陳奇涵從紅軍時期到新中國成立時所做出的貢獻,當時軍委的想法是讓陳奇涵自己填寫軍銜。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軍銜是對軍人功績的肯定,軍委卻讓陳奇涵自己來選擇,可見國家對陳奇涵的信任極度強烈。對于陳奇涵來說,他不希望自己在軍人中顯得特殊,是以也幾番推辭,但軍委執意要讓陳奇涵自己決定,陳奇涵見無法推脫便填寫了中将。陳奇涵為新中國做出了如此多貢獻,許多人都認為應該被授予上将軍銜,但他卻認為自己做得還不足,是以謙虛且淡泊名利的他隻填寫了中将軍銜。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不過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國家授予陳奇涵的軍銜則是上将軍銜,并不是陳奇涵自己填寫的軍銜。可見國家對于任何有卓越奉獻的人,都不會虧待他們。陳奇涵建立的功勳,足以得到相應的待遇。

1955年,軍委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他填了中将,最後被授予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