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擁有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形成遠洋作戰能力最重要的一環,比如目前最強大的美國海軍就擁有包括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在内的11艘航母。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航母擁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未來航母會不會被淘汰呢?

航空母艦戰鬥力的根源,來自于它能夠在缺少陸基航空兵支援的遠洋中,使用艦載機進行空中作戰,這種由空制海的作戰方式徹底颠覆了海戰的局面。

這也是由基礎的實體定律所決定的。

首先,飛機在空中飛行所遭受的阻力,遠遠小于艦船在水中航行所遭受的阻力,在消耗同等燃料的情況下,飛機能比艦船跑得更遠,而且速度更快。

再者,飛機從更高的位置向下攻擊水面艦艇,其發射的彈藥會因為擁有飛機給予的初速度和重力勢能,擁有比水面艦艇發射同類彈藥更遠的射程。

這也就造成了,水面艦艇在和飛機對抗時,幾乎隻能被動挨打。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坊之岬海戰)

這一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顯露無疑。1945年4月7日,在著名的坊之岬海戰中,日軍派出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号”,帶領艦隊試圖同美軍做殊死一搏。

但是美軍卻沒有派出衣阿華級戰列艦同日軍展開艦炮對決,而是派出了8艘航空母艦,發起了近400架次的航空打擊。

在持續了三個小時的戰鬥中,總兵力13艘艦船的日本艦隊僅有4艘小型驅逐艦得以逃脫,而包括大和号在内的8艘日本軍艦被擊沉,日軍陣亡3000多人,但卻隻擊落了美軍10架飛機,造成美軍12名飛行員陣亡。

這一戰标志着航空母艦正式取代戰列艦,成為了新一代的海上霸主。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美軍50年代的F-4U艦載機)

不過此時的戰列艦還尚未被完全淘汰,這是因為當時的活塞螺旋槳動力戰鬥機,由于無法安裝機頭雷達隻能依靠目視搜尋敵人,是以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

在1942年的珊瑚海海戰中,日軍航母的戰鬥機編隊就因為起飛時間過晚,到達美軍航母上空時已經入夜而無法發動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水面艦艇依然可以靠夜間偷襲航母取得一絲勝機,比如1944年10月發生的薩馬島海戰中,日軍第七艦隊就利用夜色成功突擊到美軍艦隊附近,擊沉了美軍航母甘比亞灣号。

但是這種局面也随着能夠安裝機首雷達的噴氣式戰鬥機的發明,而徹底成為了曆史。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機載雷達的大規模運用,還讓航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情報優勢。

由于地球曲率的存在,軍艦上安裝的雷達,無法偵測到地平線後面的目标,根據雷達安裝位置的高低差别,不同軍艦對海面目标的探測距離在50-80公裡間。

但是航母卻可以搭載預警機,讓預警機爬升到萬米高空,探測周圍幾百公裡範圍内的敵軍艦隊。

二戰之後,美軍為了維護自己的全球霸權,開始瘋狂地發展航母,截至2022年,共計發展了中途島級、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企業級、尼米茲級、福特級6型23艘航空母艦。

而當下美國海軍的主力,也就是數量最多,達到了10艘規模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海軍最後一艘正常動力航空母艦小鷹号,也已經于2021年開始拆解,取而代之的是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首艦“福特号”。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福特級航空母艦)

一個典型的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除了作為戰鬥核心的航母以外,一般還會編有1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6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作為護航艦隊,水下另有1-2隻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根據任務和部署區域的不同,會混編一艘大型薩克拉門級補給艦(滿排約5.3萬噸)或中型威奇塔級補給艦(滿排約4萬噸)。

當然,航母的作戰核心,自然是其搭載的艦載機。

現在的美軍尼米茲級航母,一般情況下會搭載:兩個戰鬥機聯隊共4個中隊44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每個中隊11架;一個電子戰機中隊5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一個預警機中隊5架E-2D“鷹眼”預警機;以及一個反潛、救援直升機中隊19架MH-60R/S“海鷹”直升機。

總計73架各類飛機,涵蓋制空、預警、對海對地打擊、反潛、救援等多種作戰任務。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這樣的編制是多年發展形成的結果,最初的美軍航母所搭載的戰鬥機其實有四種,分别是負責遠距離制空的FA-14,負責中距離制空作戰的FA-18,和分别負責遠、中距離對地對海打擊的A-6(作戰半徑1500KM)、A-7攻擊機(作戰半徑600KM)。

甚至當時反潛和運輸任務都有專門的S-3“海神”反潛機和C-2“灰狗”運輸機負責,而不是現在統一交給直升機。

時間一長後,美軍發現在航母上配備如此多型号的艦載機,會給日常運作帶來很大困難。因為航母的空間就那麼大,卻需要給所有不同型号的飛機攜帶不同的備用零件,而且機械工程人員也需要同時掌握七八種飛機的檢修技能。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FA-18C/D與FA-18E/F對比)

是以,美軍對FA-18進行了放大改進,長度從17米擴大到了18.3米,翼展從11.4米擴大到了13.6米,最大起飛重量從22噸增加到了29噸,也就誕生了美國海軍目前所使用的FA-18E/F戰鬥機。

改進後的FA-18E/F取代了美軍航母上所有的戰鬥機,反潛、救援、運輸等任務也被MH-60直升機包攬,隻有預警機還有專門的機種,規模也從最初的80多架縮減到現在的73架。

可能與部分讀者朋友想象的不同,這樣數量衆多的飛機,在航母的運作中是不能全部被容納進機庫中的,尼米茲級航母的機庫平時隻能容納大概50架飛機,剩餘的飛機需要提供固定繩索系留在甲闆上,定期與機庫的飛機輪換進行維護。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尼米茲級機庫擺放)

在作戰狀态下,尤其是高強度作戰時,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會提前将30多架戰鬥機、1-2架預警機和若幹直升機運送到甲闆上,停在甲闆右側和後側,等待出擊指令。

雖然尼米茲級有4個C-13型彈射器,但是在數十年的甲闆運作中,美軍發現,隻使用斜角甲闆的兩個彈射器和前甲闆左邊的彈射器放飛飛機,而将前甲闆右側彈射器位置用來停放飛機,效率比起四個彈射器一起運作更高,這是因為如此操作可以省下不停往甲闆上補充飛機的麻煩。

在空管下達出擊指令後,3個彈射器會在20分鐘内将這些飛機全部放飛,這讓美軍的尼米茲航母一次性就能派出3個戰鬥機中隊和若幹輔助飛機,而還有一個中隊的戰鬥機可以在随後10分鐘内被運送到甲闆上再進行放飛,美國海軍将這種模式稱之為“全甲闆攻擊”或“阿爾法突擊”。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準備進行全甲闆攻擊的尼米茲級)

1996年尼米茲級的華盛頓号航母,在參加對伊拉克作戰的“南方守望”行動時,曾創下了30分鐘放飛包括直升機在内的72架飛機的紀錄,實際上也就是這艘航母搭載的全部兵力。

這樣龐大的攻擊規模,在制海任務中,如果對方不是同樣能運作艦載機的航母戰鬥群的話,44架戰鬥機就無需挂載空對空飛彈,隻需要挂載AGM-84“魚叉”反艦飛彈就可以。

在E-2D預警機的引導下,水面艦隊的位置會暴露無疑,而EA-18G電子戰機也會盡可能幹擾敵軍的雷達,削弱對方的防空能力。

按照每架FA-18可以挂載4枚反艦飛彈來計算,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可以對1000公裡外的敵軍艦艇投放多達176枚“魚叉”反艦飛彈,能一口氣擊沉10艘沒有“宙斯盾”系統的通用驅逐艦艦隊,或兩個波次擊沉10艘“宙斯盾”防空艦。

而此時,遭受攻擊的水面艦隊甚至還不知道航母在哪,這就是航母戰鬥群的恐怖之處。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挂載四枚反艦飛彈的F-18)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抗航母麼?大陸研發的一系列反航母大殺器會淘汰航母麼?

首先,對抗航母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擁有比航母更強的航空打擊力量,在依托陸地領土的防禦作戰中,隻需要從地面機場派出比航母更多的預警機和戰鬥機,就能輕松的壓制航母。

在上個世紀的近40年美蘇對抗中,蘇聯對抗美國海軍的辦法,就是使用岸基戰鬥機,牽制美軍航母,逼迫美軍的艦載機挂載空對空武器與蘇聯空軍展開空戰,而不是挂載反艦武器打擊蘇聯海軍艦艇。

這時候,裝載了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蘇聯海軍艦艇,就會在空軍的掩護下,突擊到飛彈射程内,擊殺美國航母戰鬥群。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蘇聯能搭載20枚花崗岩重型反艦飛彈的基洛夫級巡洋艦)

大陸在2010年之前,也采用了十分類似的戰術來對抗美軍的航母戰鬥群,但是戰術的缺點是,它的有效範圍隻能覆寫到距離海岸線約1000公裡的區域。

為了拓展遠洋作戰能力,蘇聯海軍先後開工建造了2艘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和一艘烏裡揚諾夫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但與美軍航母不同的是,蘇聯航空母艦并不強調使用艦載機挂載反艦飛彈打擊敵軍艦隊,蘇聯航母的作用仍然是使用戰鬥機為己方艦隊撐起防空屏障,掩護軍艦和巡航飛彈潛艇使用重型反艦飛彈攻擊美軍艦隊。

但這樣的效率其實很低,采用這樣的作戰思路,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大量還沒有到退役時間的大型反航母用巡洋艦,所采取的無奈之舉。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庫茲涅佐夫級)

大陸現有的兩艘航母:遼甯号和山東号都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發展型,雖然都在蘇聯落後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了相當大程度的改進。

比如安裝了最新型的相控陣雷達,拆掉了蘇聯航母上原有的許多飛彈發射裝置來獲得更好的艦載機運作能力,但是艦載機數量、運作效率等等都相較美軍航母存在一定差距。

是以大陸海軍目前也采用了與蘇聯海軍類似的戰術,隻不過反航母的利器,由巡洋艦搭載的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換成了大陸開發的更高效的反艦彈道飛彈這種獨門武器。

它能在大陸航母戰鬥群與美軍航母戰鬥群交戰後,在20分鐘以内砸到美軍航母腦袋頂上,并且更難以被防空系統攔截。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瓦解敵軍全部的武裝力量

(DF-21D)

但這種戰術缺點也是存在距離限制,例如DF-21D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大概在2000公裡左右,DF-26反艦彈道飛彈大概在3000公裡左右,雖然比起岸基航空兵支援的範圍已經大了很多。

但是在更深的遠洋地帶,航母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想擊敗一艘航母和以其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就必須依靠更強大的航母。

值得高興的是,大陸也已經開始修建新型航母,未來我軍新型航母的入列,不僅将使大陸擁有第三個航母戰鬥群,也将讓大陸航母的戰術戰略徹底擺脫蘇聯的影子,形成強大的遠洋艦隊,在藍水海軍的建設上邁出重要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