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你一起看宋史(43):冉冉升起的将星 潘美一舉滅南漢

作者:甯彩臣

文 | 甯彩臣

本文7100字

1、劍指南漢

趙匡胤打不下北漢,還是把目标放在南邊吧。南唐李煜一如既往地暖,讓人不好意思下口。吳越國君錢俶更加聽話,其他都稱不上國,最多算地方勢力。沒什麼好糾結的,就南漢劉鋹了。

打劉鋹連理由都不用找,因為南漢劉家從創業皇帝開始,就是一窩滾蛋,揍混蛋,大家隻會拍手叫好,沒有人會反對的。

劉鋹也算個暴力青年,這人和他爹把自己國家的舊臣和他們劉家的親戚殺得差不多了。後來,趙匡胤才知道,這人隻對自己人暴力,面對以暴制暴的趙匡胤,聽話的像隻小雞。

南漢,主要位于今天廣東,廣西部分和海南三省。海南直到明清還是不毛之地,海瑞就因為不招皇帝喜歡,被貶到過海南,那是當時朝廷能貶的最遠地方了。

廣西和廣東那時候叫做嶺南,嶺南的荔枝有名,都是被楊貴妃吃出名氣了。杜牧一首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給嶺南的荔枝添了把火。

但那時候,嶺南基本還是蠻夷之地。不過,蠻夷之地之外,有個地方早就非常繁榮了,那就是廣州。隋唐時期,廣州的對外貿易已經十分繁盛。唐朝的時候,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有50萬人。

是以,隻要控制了廣州,就等于控制了嶺南那一片,因為蠻族還處于較為落後的部落制,勢力、人口都比較分散。而控制力廣州,就有意味了擁有大量的錢糧和絕對優勢的人口。

趙匡胤打南漢,也是沖着錢去的,後蜀孟昶的國庫都搬到趙匡胤的朝堂了。趙匡胤有個攢錢的屋子,他一直為以後收複燕雲做準備,打算先用錢買,談不攏再用攢下的錢招募忠勇之士,和對手死磕。

劉鋹有錢,還沒李煜和錢俶聽話,不打他打誰?

這次的主帥,是後來的北宋第一名将,潘美。這人是趙匡胤親自發現和培養出來的,這一戰,是潘美成名的第一戰。

和你一起看宋史(43):冉冉升起的将星 潘美一舉滅南漢

說潘美是北宋第一名将,肯定有人不服,有人可能會列出李繼隆,曹彬,楊業,種世衡,狄青……

李繼隆兩敗耶律休哥,不過都是在防守中,缺少進攻中滅國的戰績;曹彬我們先不說;楊業的戰功畢竟主要是在北漢時期,在北宋缺少戰績;種世衡和狄青運氣不好,生在仁宗時期,仁宗不喜歡打仗,種世衡一輩子基本在防守;狄青與西夏打仗的時候,軍銜太低,算不上将,後來主要是剿匪立功了,土匪和正規軍沒法比,如果狄青能活到神宗時期,神宗打西夏,用狄青作為主帥,結果會怎麼樣呢?可惜,曆史沒有如果,狄青也是個悲劇。

而潘美,滅南漢,滅南唐,差點滅了北漢,兩次讨遼,​宋太宗敗了,潘美都沒敗。

這裡說的潘美,就是《楊家将》中的潘仁美原型。不過,《楊家将》故意要給楊家找個對頭,以便突出故事的沖突沖突。

當時害死楊業的是王樸的兒子王侁,但是這人老爹雖然有名,卻是個忠良之士,他自己名氣不夠大,用這樣的人做楊家的對頭,顯然不合适。

而楊業死的時候,偏偏潘美是主帥,既然楊業是忠,那在小說中,潘美自然是邪了。

潘美,絕對是曆史上最冤的,别人冤,一般死後幾十年,上百年就平反了。潘美,被冤了上千年,到現在,如我父親的老一輩提起潘美還咬牙切齒。

你說,這人與人差别怎麼就這麼大。

曹彬,與潘美一樣,是北宋開國名将,閃耀在趙匡胤手下,他們一起收複了南唐,讓中原接近統一。

後來,曹彬在宋太宗第二次北伐的時候,作為中路主力軍,一敗塗地。可是,後來曹彬卻成為北宋第一良将,被當世人敬仰,被後人稱道。

潘美,那才是真的常勝将軍,即使宋太宗第二次北伐,三路并進,另外兩路相繼敗北,唯獨潘美這路一路高歌猛擊,屢屢得勝。可惜,主力軍已經敗了,他們作為策應,再多的勝仗都沒有意義了,隻能撤軍,而撤軍的途中,發生了楊業慘案。

這個我們以後寫到了再細說,這事,其實和潘美關系不大,但誰讓他是主帥呢?而且這次失利,讓宋太宗顔面掃地,雖然曹彬敗的最徹底,但是裡面卻大有學問,曹彬一直是替宋太宗背鍋的,曹彬的敗就是宋太宗的敗。是以,敗得最徹底的中路軍沒怎麼追究責任。

而打赢了的北路軍,因為楊業的死全被處理了。潘美貶官三級,監軍王侁“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

之後,潘美就再也沒有翻身。潘美有個孫女,嫁給了宋真宗,不過那個孫女,22歲就死了,死後被追封為“章懷皇後”。在楊門女将中,這個孫女卻被寫成了潘美皇宮的保護傘。

潘美冤啊,好在随着中國人民整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隻開演義,讀曆史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有更多的人了解一個真正的潘美。

2、南漢這一家子

南漢第一位皇帝是高祖劉䶮(yan三聲,上龍下天,取周易飛龍在天的意思)。請注意,這個䶮字,字典裡面沒有,這是南漢高祖自己造的字,可見這人還是很有雄心的。

不過,有雄心的不一定是英雄,也可能是混蛋,黑社會混到老大位置的,那也都是雄心勃勃。

劉䶮的祖上因經商南海,遷居泉州(今屬福建)。那時候這人還不叫劉䶮,而是叫劉陟,稱帝後改名為劉岩,之後覺得山下面一個石頭,太平常,就把岩字改為䶮。

劉䶮本想飛龍在天,沒成想五代十國牛人太多,不說中原那些強人,就自己旁邊不遠處的南唐李昪,就讓劉䶮望塵莫及。

于是,劉䶮公開宣布,寡人此生難成堯舜禹湯,但不失為風流天子。

夠坦率吧,這樣的思想境界,直逼現在娛樂圈的海王們。而縱觀古代曆史,将風流說的如此恬不知恥的皇帝,隻此一家别無分店。

劉䶮在位期間,每年都修宮殿,檔次之高,裝飾之華麗,大家可以放開腦洞大膽想,估計也想象不到。畢竟,廣州那地方,作為港口城市,太有錢了。海對面一堆蠻夷國家的貴族們,需要消費中華的奢侈品。

而且,劉䶮這人本身就極具創意思維,同時臉皮之厚,魄力之大,底線之低無人能及。

這人除了修宮殿,就喜歡給别人上刑,如作者我這個年齡的,小時候應該都看過《封神榜》。纣王和妲己對待臣子的刑罰,與劉䶮比起來就太寒酸了。

普通的灌鼻,割舌,截肢,蒸煮等,已經不能滿足劉䶮的感官刺激了。這人建造了一個水牢,喜歡把人扔進去,南方蛇本來就多,人為再放進去一些,那效果,我們想想都打一激靈,人家覺得有意思。

還有,劉䶮有時候閑的慌,可能突發奇想,把人扔進熱水裡,然後取出來暴曬,曬的時候撒上鹽和酒,曬好了再扔到水裡,如此九蒸九曬,直到皮肉爛光,慢慢死去。這人也不嫌浪費時間。

這人死後,嶺南人民給他起了個名字“真蛟蜃”,蛟蜃為妖,無人降伏。

劉䶮一輩子忙着修宮殿和給别人上刑,沒空教育兒子。他的兒子們都是随性成長,偶爾跑着玩看到父親大人給人用刑的玩法,讓他們早早失去了童心。

長大後,他的兒子一個比一個狠,劉䶮的大兒子劉耀樞、二兒子劉龜圖早夭,故老三劉宏度得立。

劉宏度平時整日與無賴小人在一起,即位後一如繼往的驕奢淫逸,不親政事。

“高祖在殡,作樂酣飲夜與娟婦微行,課男女而觀之。左右見意辄死,無敢谏者。”

古人死了父母,一般要守孝三年。劉宏度别說三年,3天都不守。在老爹出殡的時候,還在皇宮和美豔婦女飲酒作樂。誰敢有意見,拉出去就砍了,是以沒人敢說個不字。

劉宏度作惡太多,總怕自己的弟弟或者其他臣子害自己,是以每有集會宴樂,令宦官守門,群臣宗室皆露體搜身而入。

南漢的總監,經理,高管們,尊嚴何在!?

劉宏度有個弟弟叫劉宏熙,時任晉王。這人想着,天天這樣毫無尊嚴地活下去,意義不大,而且不知道哪天哥哥發飙,自己就game over了。

做遊戲,你得把操縱杆抓在自己手裡。劉宏度有個愛好,喜歡手搏。劉宏熙利用他這個喜好,投其所好,令指揮使陳道庫引力士劉思潮、譚令梗、林少強、林少良、何昌廷等練習手搏,等劉宏度夜宴長春宮醉酒之後殺之。

劉弘熙繼位後,改名劉晟(920年-958年),劉晟生性荒淫暴虐。這人在父親和哥哥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将魔掌伸向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兄弟、侄子全被幹掉了,侄女被收入後宮。數年之間,劉家人被他差不多殺盡。

後來,這人還修造了活地獄,大凡開水鍋、鐵烙床之類,無不齊備。人們犯有小的過失,就備受其刑罰之苦。

不過,這人還是有些作為,到南楚馬家兄弟互動幹戈時,劉晟趁此機會,派兵進攻桂林管區内各郡以及彬州、連州、梧州、賀州,都被攻克,從此全部擁有南越之地。南漢,在他手上疆土竟然達到了頂峰。

有了點小成績,這人就自認為了不起,把殘暴當作勇敢,對北方的皇帝不屑一顧。郭威開創後周,派使者來問候他。臨走的時候,劉晟送了一支嶺南特有的茉莉花,讓使者帶給郭威,郭威不認識這是什麼花。使者傳達了劉晟的原話:“這叫小南強”。

可惜郭威死的早,有生之年沒空理劉晟。隻是把花聞了聞,微微一笑,扔在一邊。

南漢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劉繼興繼位,改名劉鋹,改元大寶。

劉鋹繼位的時候才16歲,論皇齡,比趙匡胤都長。

劉鋹在位期間,繼承了父親,爺爺的荒淫無度。但是加了一條:統治昏庸。加的這一條導緻國力大衰,朝政糜爛不堪。

劉鋹認為群臣都有家室,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是以隻信任宦官。宦官多好,無兒無女無牽無挂,随叫随到。哪像那些臣子,給他們說996是福報,他們還不樂意,宦官直接007無縫對接。

是以,南漢出現奇葩一幕,臣屬必須自宮才會被進用,以緻一度宦官高達二萬人之多,南漢國内很難找到一個全乎的讀書人了。有點志氣的都不讀書了,讀了也沒用,反正當不了官。

劉鋹相當寵愛一名波斯女子,與之淫戲于後宮,此人又黑又胖,劉鋹叫她“媚豬”,而自稱“蕭閑大夫”,這品味也是奇葩。人家楊玉環雖然胖點,但是人白啊,所謂一白遮百醜。劉鋹這個,喜歡一個黑胖子,一般人實在了解不了。

後來,劉鋹将政事交給女巫樊胡子,連龔澄樞和盧瓊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亂。

這樣的人,誰打他,都會是一片叫好聲,比武松醉打蔣門神還過瘾。

趙匡胤打南漢的旗号是:吾必救此一方黎民。我相信,這是出于真心的。

3、潘美滅南漢

大寶十三年(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北宋派潭州防禦使潘美率軍攻打南漢。

潘美,出生在河北大名縣。五代十國,河北是出名将的時代。潘美的父親是一個普通軍校,注定潘美必須從基層做起。

少年的時候,潘美就對好朋友王密說:“漢代将終,兇臣肆虐,四海有改蔔之兆。大丈夫不在此時立功名,取富貴,碌碌與萬物共盡,可羞也!”

後來,周世宗柴榮首戰高平原之戰,因為皇帝本身和趙匡胤表現太出彩,其他人的表現被忽略了。潘美在那一戰,以功升西上閣門副使。可見,那一戰,他也是立功了。

後來,潘美被趙匡胤賞識,陳橋事變,就是潘美隻身前往開封城通報趙匡胤稱帝的消息。

現在,是潘美出場的時候了。因為,比起曹彬的溫和,潘美更像是一把利劍,對待混蛋,就該用利劍。

出發之前,趙匡胤照例在潘美耳邊耳語一番,潘美就帶着非常少的兵馬出戰了。趙匡胤打仗,人少辦大事,這是慣例。

宋軍駐紮在白霞。南漢舊将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宗室亦遭翦除殆盡,掌兵權的隻有宦官而已,城牆、護城河,都裝飾為宮殿、水塘;樓船戰艦、武器盔甲,全部腐朽。是以,宋軍基本沒費什麼勁,奪取南漢的賀州。

潘美坐在賀州城裡,想着怎麼盡快殺到番禺城,可惜他的兵力太少,不能分兵急進,虛實相生,隻能選擇一條道,一路沖向番禺。

不過,潘美出發前,自己的兵力沒法增加,決定請劉鋹幫忙把敵軍調出去一部分。于是,潘美聲稱,這一路來,走的太累,打番禺,我們坐船去吧,從賀水直搗南漢國度。

劉鋹聽到潘美的話,有些慌了,連忙指令南漢僅存的唯一善戰将軍潘崇徹為内太師,馬步軍都統,給他三萬人馬,要他馬上北上,别管其他的,一定要守住賀水。

潘崇徹上路了,帶着無奈和自嘲,他知道,南漢完了。隻要稍微正常點的人,都知道南漢的門戶在哪裡,那就是韶關。至于賀水,扯淡吧,幾十條船從哪裡開過來,就能滅掉我們?

可是,他雖然明白,但是不敢說啊,南漢的皇帝們從來是不歡迎别人提出不同意見的。于是潘崇徹上路了,能怎麼樣呢,完了就完了,這樣的南漢,今天不完,也是遲早的事。至少自己手裡這3萬人不用陪葬了。

潘崇徹盡心盡力守着賀水,他可以對天對地對老上司劉晟發誓,賀水在他手裡,一定不會丢。因為,潘美根本不可能來這裡。

970年十月,潘美兵出賀州,殺數千人,攻破南漢開建寨,擒南漢守将靳晖,兵鋒直指昭州,桂州,這兩個的刺史非常配合,直接棄城而逃,潘美進一步攻克連州,韶關近在眼前。

連丢4州,劉鋹突然很開心,他高興地對人說:“昭、桂、連、賀四州,本屬湖南,現在宋軍奪取就已滿足,不會再南下攻打我們了,可無憂矣。”其愚昧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劉鋹還是決定增兵韶關,這次,派出的是南漢獨有的超大體積部隊,大象。

一頭頭房子那麼大的大象,頂盔帶甲,身上坐着拿着超長武器的士兵,沖向宋軍的步兵和騎兵,那些馬,那些人見到能不害怕?劉鋹想想就興奮,就這麼辦,其他人也認為可行。

970年十二月,南漢主帥李承渥在韶關城外的蓮花峰下,與潘美遭遇,他第一時間用上自己的王牌,大象軍。

潘美的應對簡單粗暴,但是很有勇氣。他讓士兵在陣前擺好拒馬陣,之後讓所有弓箭手站在陣前,對着象群射箭。

這絕對是勇氣的比拼,如果你陣前害怕了,一旦心裡想着逃跑,那就完了,象群沖上來,立即會将你的部隊沖散,然後,南漢人就會追在屁股後面掩殺。

大象來了,弓箭這東西,超過100米,即使能射到,也沒啥力了。要在100米以内才有用。宋軍要頂着百米之内大象奔來的壓力,瘋狂射箭。這比的不是别的,就是勇氣。

一支箭傷不了大象,密密麻麻一陣箭雨過去,大象就像人被馬蜂紮了,疼的轉頭就跑。潘美就跟在大象後面,一邊射箭,一邊沖向敵軍,一直沖進韶關。

南漢的門戶打開了。大寶十四年(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節節進逼,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财寶及嫔妃,準備逃亡入海。

可惜,一般稍微好點的皇帝,逃跑的時候,都是一堆人保護着跑。比如宋高宗趙構被完顔宗弼打的坐船跑到海裡。嶽飛、韓世忠、吳玠、劉光世、張俊一堆人護着,終于把完顔宗弼趕回到北邊去了。

劉鋹是個混蛋,混蛋落單的時候,一堆人隻想着揍他。劉鋹準備好金銀珠寶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了。他們沒揍劉鋹,留給了潘美揍。

4、劉鋹降宋

船被盜了,劉鋹沒法走了,得想辦法應對潘美。劉鋹與龔澄樞、李托、薛崇譽等人一商量,迅速想好應對方法。他們一緻認為,宋軍之是以會來打咱們,是因為咱們國家好東西太多,如果我們的好東西都給毀了,他們還會打我們嗎,打我們還有意義嗎?

這想法,腦洞夠奇葩的。想好對策,立即行動。劉鋹把皇宮燒了,隻給潘美留下一堆灰燼。

好東西燒完,劉鋹出城投降了。潘美,你看,我家什麼都沒有了,你還是走吧。

潘美欲哭無淚,他是帶着使命來的,王全斌雖然把成都的國庫據為己有,也還是上繳了好幾箱金銀珠寶給趙匡胤。他倒好,本來以為南漢比後蜀還富有。沒想到搞到今天,一分錢都沒留下。

沒法向趙匡胤交代,潘美隻好繼續留在南漢,把後面的瑣事處理的漂亮點,用來贖罪。同時,将劉鋹,龔澄樞等人送往開封,聽從趙匡胤發落。

到了開封,趙匡胤問起燒毀皇宮,府庫的事情,劉鋹把責任全部推給龔澄樞等人。

劉鋹說:“臣年十六僭僞号,澄樞等皆先臣舊人,每事,臣不得自由,在國時,臣是臣下,澄樞是國主”。

多麼無恥,所有的事情推得一幹二淨,都是那些大臣和宦官挾天子令諸侯,壞事都是他們做的。

龔澄樞等人一片預設,沒有否認,也沒有反駁,結果全被趙匡胤拉下去砍了。

公元971年五月一日,劉鋹被趙匡胤用布帛栓着脖子,被像狗一樣拉着在太廟舉行了獻俘儀式,之後就被赦免了,封為右千牛衛大将軍,爵位是恩赦候,住進了趙匡胤準備的江景别墅。

劉鋹本人體态豐滿,眉清目秀。有巧思,亦能言善辯,他曾用珠子将馬鞍結成戲龍的形狀獻予宋太祖。宋太祖是以感歎說:“劉鋹如果能将這項技藝用在治國上,怎麼會滅亡!”

劉鋹降宋後,做事小心翼翼,每天早早上朝,最後一個離開,證明自己在監視範圍之内。有一日,宋太祖在講武堂大宴群臣,劉鋹又第一個到了。别人還沒來,趙匡胤看着劉鋹,兩個人,也沒别人,那就喝一杯吧,賜了一杯酒給劉鋹。

結果,劉鋹馬上就吓哭了,瑟瑟發抖,就是不敢喝,跪在地上不停磕頭,語無倫次地說:“我對抗朝廷,讓您派軍隊遠征,這是我不對。可是我都投降了, 而且投降後一直很聽話,你就讓我做個順民吧,這酒實在不敢喝”。

搞得趙匡胤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經過劉鋹解釋,趙匡胤終于搞明白了。原來這混蛋以前就是這樣對待臣子的,看那個不順眼,就賜一杯酒,不過他賜的都是毒酒。

趙匡胤聽完哈哈大笑:“朕推赤心以待人,怎會行此事?”取過劉鋹的酒杯一飲而盡,讓左右重新給劉鋹倒了一杯。

劉鋹大感慚愧,這才敢喝。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将伐北漢劉繼元,在長春殿宴請潘美等将領。當時劉鋹與已降宋的前吳越王錢俶、前清源節度使陳洪進都參加。

劉鋹突然站起來,說說:“朝廷威靈遠播,四方僭号竊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劉繼元又将到達,臣率先來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為各國投降君王的老大。”

宋太宗是以大笑,正當出征,此話讨個好彩頭,宋太宗是以賞給劉鋹不少好東西。

前蜀劉禅此間樂,不思蜀也,比起劉鋹,恐怕要自愧不如。

可惜,宋太宗打下北漢後,伐遼失敗了。宋太宗這人,自恃甚高,如果他能夠将遼人趕出燕雲,那麼還可以在這些降王面前吹吹牛。可惜,北伐失敗顔面掃地,怎麼看,都覺得這些人在看自己的笑話。

公元980年三月,劉鋹死了,年僅三十九歲,死因不明,官方公布是病死。不過,李煜,錢俶,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好像都是這樣死的……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宋史》;《五代史》;《蘇東坡傳》;《太祖實錄》;《正說宋朝十八帝》;《如果這就是宋史》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