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男醫生”這個詞條,在2022年新年伊始的時候,因為一樁“醜聞”被挂上了熱搜。

說實在的,同為醫生的菌菌深感可恥。

一開始看到這樣離奇的熱搜詞條,我還以為我看錯了,#醫生直播婦科手術#???這是何等卑劣的行為。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圖源:網絡

目前,警方已經将涉事醫生厲某抓獲,案件也在進一步偵查當中。

截止菌菌寫這篇文章之前,具體的調查結果還未出。

但我相信不論是涉事醫生還是醫院相關人員,以及直播平台都能給受害者一個公平、公正的交代。

同時菌菌也呼籲大家,如果看到相關的視訊、圖檔等,不傳播、不傳閱,及時舉報,不要因為視訊的傳播而對受害患者造成更深的影響與傷害。

“男性為什麼要從事婦科!!!”

這樣惡性、負面的新聞,無疑肯定會将婦科男醫生推上“風口浪尖”。

很多人都對“男性為什麼要從事婦科?”極其憤慨: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這也是這次事件非常大的一個争議點。

男醫生+婦科,是以很多人都會直接帶入婦科男醫生,大家的矛頭一時間也都轉向了婦科男醫生。

其實新聞中這名男子并非婦科醫生,而是麻醉師。

其實換位思考,接受異性檢查、手術,本就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而這樣的新聞無疑更會讓大家内心惶恐。

大家的憤怒與擔憂,非常能了解。

但菌菌還是要說一句:這樣惡性事件的發生,究其根本,不在性别、不在職業,而在“人”。

說句不好聽的,即使是女醫生,如果道德敗壞,依舊有可能會将鏡頭對準患者。

而婦産科還應不應該招男醫生?

從菌菌的角度來說,答案是:應該。

大陸的醫療資源非常有限,根據WHO2015年的資料顯示,大陸每萬人僅有14.9名醫生,遠遠低于美國、法國等國家。

其次,性别不應當成為職業的門檻,不論是幹婦産的男性,還是幹泌尿科的女性,隻要符合标準,就可以。

菌菌說這番話其實并不是因為我本人是男性婦科醫生,是以我要強行洗白,而是因為這次事件發生最根本的原因不應該被掩埋。

我們目前能做的不是攻擊職業、攻擊人,而是要了解最根本的原因以及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①為什麼正規平台會出現如此惡性的直播事件?

②為什麼人工稽核還會出現“漏網之魚”?

③我們作為患者,如何在檢查或手術中保護我們的安全、隐私?

前兩個問題,我們相信警方在調查後會給予受害者以及大衆一個交代。

近幾年,各種視訊平台爆火,與此同時各種涉黃、擦邊的視訊也層出不窮。

前幾天,#上傳疑似破解公共場所攝像頭後獲得的監控視訊#也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根據網傳截圖顯示,有使用者上傳了多段教師講課、醫院護士以及酒店前台的監控視訊。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其中的用詞以及引導可以說是非常不友好、低級。

公共攝像頭被破解洩漏,那家庭攝像頭豈不是也岌岌可危?

而上傳這樣的視訊目的是為了什麼?

這樣的行為本就是已經在違法邊緣蹦跶,為什麼還會被稽核通過?視訊稽核是否存在漏洞?

再反觀這次的事件,沒有醫德、道德敗壞的醫生是主謀,這毋庸置疑,等待他的将會是法律的制裁。

而對于平台來說,稽核存在漏洞也算是闆上釘釘的事情,如何杜絕以後還發生此類事件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而對于患者來說,我們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如何保護我們自身的隐私?

作為患者

我們有權做這三件事

在從事醫療這些年,菌菌深知女性在面對男性醫生的窘迫與為難。

“患者不僅要面對無性别的醫療過程,還要面對有性别的醫生”,這是無法忽略的事情。

以婦産科為例,有研究顯示,女病人在接受男醫生檢查時,心理不适感明顯要高于接受女醫生的檢查。

是以,作為醫生,不僅僅隻是對疾病症狀的治愈,患者的心理同樣值得醫生照顧。

而這也無關醫生性别。

有很多寶媽曾給菌菌留言,說她們遇到了超級好的男醫生: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當然也有寶媽留言遇到過态度不好的女醫生: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是以,菌菌還是那句話:究其根本,這件事情的發生,原因不在于性别而是在人。

其實,不論是男醫生還是女醫生,我們在做檢查時,都要明白:

● 做婦科檢查時,要求其他人離開診室,這是你的權利;

● 陰道檢查時,要求醫生動作溫柔一些,這是你的權利;

● 做完檢查衣衫不整時,拒絕其他人進入診室,這也是你的權利。

除此之外,隻要感到不自在、不舒适,大家都有權指出并拒絕!這是大家應有的權利!

如果實在接受不了男醫生,可以通過網絡平台提前預約女醫生,這都完全可以。

男醫生偷偷直播婦科手術,患者隐私被人觀看!病人權利誰來保護?

近幾年,視訊平台流行,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醫生上傳問診、治療的記錄。

這本是一件好事,一方面為大衆進行科普,另外一方面也是醫生記錄的一種手段。

但不論何時或何種目的,患者不應隻是作為一堆肉、一個器官來看待,而是作為人本身。

知情權、保護患者隐私,都是醫生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

而對于視訊平台來說,不僅對視訊、圖檔等内容的稽核與監管有責任,對直播過程中切斷惡性事件再次發生更有責任。

而作為内容的制作者、上傳甚至是受益者,更要對視訊中出現的人負責。

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