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兵家必争之地”的VR硬體市場裡,Meta(前身為facebook)以75%的市場佔有率保持領先地位,旗下的 Oculus 排名第一,大朋 VR 和索尼 VR 位居第二和第三名(資料源自 Counterpoint 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 VR 裝置份額榜)。

MAMAA(美國五家科技巨頭)中其他大佬也不甘示弱,紛紛布局VR頭盔市場。微軟有HoloLens,蘋果的VR/AR頭戴裝置可能要“遲到”一些,但依然還在程序之中,但是搜尋巨頭谷歌卻一直沒有動靜。
最近,據The Verge援引兩位熟悉該項目的人士的消息,這家搜尋巨頭最近開始加緊研發一款AR頭盔,内部代号為Project Iris,希望能在2024年發貨。
據這兩位要求匿名的内部人士稱,與Meta和蘋果即将推出的頭盔一樣,谷歌的裝置使用朝外的攝像頭,将計算機圖形與現實世界的視訊資料相融合。與Snap和Magic Leap等公司現有的AR眼鏡相比,能創造出一種更加沉浸的混合現實體驗。
目前,谷歌的項目在舊金山灣區的一家工廠中開發的早期原型,類似于一副滑雪鏡,不需要與外部電源的連接配接。
據悉,谷歌的頭盔仍處于開發初期,沒有明确的市場政策,這表明2024年的目标年可能更多的是願景。該硬體由一個定制的谷歌處理器驅動,就像其最新的谷歌Pixel智能手機一樣,并運作在安卓系統上。
盡管最近的招聘資訊表明,一個獨特的作業系統正在開發中。然而鑒于電力限制,谷歌的政策是利用其資料中心遠端渲染一些圖形,并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配接将其傳送到耳機中。Pixel團隊參與了部分硬體處理,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款耳機最終是否會以Pixel為品牌。
對比高調進軍元宇宙的微軟和Meta,谷歌近年來似乎一直停滞不前;而Project Iris則标志着谷歌回歸到硬體裝置的行列之中。事實上,谷歌才是元宇宙世界的第一批拓疆者,隻不過路途一直不算順利。
早在2012年,谷歌就釋出了AR眼鏡的原型機,随後在2014年登陸美國市場,因為負面新聞而被迫下架。
2017年,谷歌曾釋出了AR眼鏡——Google Glass,但由于價格昂貴和難以量産,該裝置被人們視為工藝品而非消費電子産品。
2021年初,谷歌推進了近些年在智能硬體上最大的動作——收購Fitbit。随後不久舉辦的Google I/O大會上,谷歌宣布将其Android Wear平台與三星基于Tizen的手表生态系統合并的計劃,這被視作是谷歌發力可穿戴裝置的新舉措。
今年,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及,郭台銘聯手谷歌高調闖入元宇宙世界。
作為谷歌一直藏着掖着的秘密,Project Iris被藏在一棟需要特殊鑰匙卡通路和保密協定的大樓裡。從事該頭盔工作的核心團隊大約有300人,谷歌計劃再雇用數百人。該項目負責人是直接向谷歌CEO Sundar Pichai彙報的高管Clay Ba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