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維模型 PREP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分享 思維模型,涉及各個領域,重在提升認知

1 模型故事

員工A:老闆,我看了年會的場地,離我們最近的A酒店太小了,我們人數太多,B酒店倒是放得下,但是年會時間已經被其他公司預定了。D酒店主打湖南菜,我們公司南方偏多吃不了辣。是以最後我覺得還是選C酒店比較合适吧。

員工B:老闆,經過考察和綜合來考慮,我們這次的年會場地計劃選在C酒店(P),宴會廳比較寬敞還有表演舞台,菜品較多口味也比較合适,整體支出不會超預算(R & E),是以我們定在C酒店(P),您看行不行?

如果你是老闆,你也會更看重員工B,不是嗎?

員工A:我們團隊這季度的表現很不錯,大家都很賣力,每個人的業績也完成的非常出色,達到了目标……

員工B:本季度,我們的業績目标是100萬(P),通過團隊5個人的努力,我們的業績做到了120萬,每個同僚都完成了單人業績10萬以上(R & E),這一次100w的業績超額完成離不開同僚的共同努力(P)。

如果你是老闆,你也更信服 員工B的回報模式,不是嗎

員工A:“上司,我們的方案需要申請10w資金。”上司一般會問你申請這麼多錢幹什麼用?怎麼用?而且一般是很難直接準許的。

員工B:“上司,我們需要申請10萬的活動資金來做宣傳(P),因為本期活動策劃準備請一位大咖網紅助陣(R)。上個月隔壁部門請了xx幫忙做宣傳,他們當月的銷售翻了兩倍,粉絲也多了5萬(E)”,10w的活動資金也可以換來更好的銷售業績(P)。

如果你是老闆,是不是 更喜歡 員工B 的溝通方式,不是嗎?

這種溝通方式 以 要事第一 為原則,開門見山的方式 一次性傳遞了更多的有效資訊。如果我們在解決問題、與人溝通時,能夠找到一個結構,将零散的資訊分類并放進去,就能夠大大減輕大腦的負擔,更容易達成解決問題或者溝通的目的。這就是結構化思維。以上的溝通中 員工B所采用的便是結構化思維的一種,PREP模型。

2 模型 PREP

  • Point, 先說結論;開門見山地引出你的觀點及主題。
  • Reason, 再講理由;運用一定的技巧拆解或是找到支撐主觀點的理由,理由不要太多,2-3個最佳。因為太多的點并不利于的對方接受到你的資訊,而且2-3個理由當中最好有一個重點,放在最開始或者最後一點,加深對方的印象。
  • Example,拿出例證;為了使你的這些理由能夠說服對方,通過一些故事案例來代入效果會更好,可以是熱點話題、熱門IP的故事,或者自己親曆的事情……避免幹巴巴地說教。
  • Point,重申結論;再次強調你的觀點,進行首尾呼應。

有觀點、有理由、有故事案例,整個論述完畢,最後以簡潔有力的觀點收尾。這種結構方式符合作文的要求,那就是“鳳頭、豬肚、豹尾”,開頭要漂亮、快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中間内容要飽滿詳實有幹貨,最後的收尾簡潔有力、擲地有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