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評論區提名了咱中國翻身得更漂亮的一位女性——張幼儀。
還未成年時,她就被父母安排辍學嫁人。
可丈夫卻嫌她是土包子,在她孕期出軌,逼她打胎,還強迫她離婚。
曆經完人生的至暗時刻後,她發奮圖強,最終不僅成了叱咤上海灘的女強人,還在晚年收獲了真正的愛情。

“張幼儀”這個名字,你或許不熟。
但她的渣前夫你一定認識。
他,就是寫下《再别康橋》的大才子徐志摩。
大才子第一次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點評了五個字——鄉下土包子。
但其實張幼儀家境不錯,祖上做過高官,父親是當地名醫。
家裡的8個兄弟,多多少少也在政壇有點名氣。
否則已是江南富商的徐家也不會巴巴跑來跟張家結親。
定下這讓徐志摩萬分瞧不起的“媒妁之命,受之父母。”。
都說女兒要富養,可惜那時的張家沒有這觀念。
張家母親甚至覺得兒子才是孩子,是以每每對外聲稱“我有8個孩子”。
一點不拿6個女兒當自家人。
張家子女合照
雖然生長在這樣的家,但張幼儀不算特别傳統。
還小時,疼她的哥哥就阻止了母親為她裹小腳,于是她成了張家第一個天足女孩。
再長大些,她還說服父親讓自己去學校讀書。
特地選了個收費及其便宜的師範學校,便宜得父親不好拒絕。
但,這種“叛逆”在15歲戛然而止。
在兄長的牽線和父母的安排下,她中止了學業,穿上嫁衣。
她也沒抗争,嫁人就嫁人呗,随遇而安。
對婚姻她也不是沒有幻想,“我本來希望他第一次見我的時候,會對我一笑”。
可惜徐志摩沒有,“他的眼神始終很嚴肅”。
後來張幼儀才覺悟,她隻不過是為徐家傳宗接代的工具人。
婚後,徐志摩總借讀書之名往外跑。
為了能和丈夫說得上話,她還特意請了家教,苦學英語、文學、曆史、地理……
可修得學富五車也沒用,就算徐志摩在家,他也不願和她閑談幾句,隻捧着書在院子裡讀。
18歲,張幼儀不負衆望有了身孕。
然後,完成播種任務的徐志摩就拍拍屁股跑美國留學去了。
把年紀尚輕的妻子丢在家裡撫養兒子、侍奉公婆。
張幼儀和長子徐積锴
硬生生熬了2年後,雙方家人都看不下去。
于是買了一張船票,把張幼儀送到在英國劍橋讀政治經濟學的徐志摩身邊。
即将見到久違的丈夫,張幼儀甚是忐忑,費盡心思把最好的衣物往身上堆。
結果呢?
張幼儀晚年在回憶錄中寫道:“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對于張幼儀的到來,徐志摩很是嫌棄。
除了一如既往地嫌她不夠洋氣,還因為他心中有了白月光——林徽因。
但,對張幼儀沒有丁點愛意的徐志摩,又讓張幼儀懷孕了。
可這次他不想讓她生下來,“打掉孩子”。
張幼儀難以置信,弱弱地說“我聽人說,有人因流産死去”。
結果徐志摩居然回應:“還有很多人因火車出事死掉,不照樣有很多人坐火車嗎?”
梁實秋曾這樣評價徐志摩——
他喜歡戲谑,從不出口傷人;他飲宴應酬,從不冷落任誰一個。
外人眼中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對待發妻竟是這種态度,誰能想到呢。
除了言語上的冷待,徐志摩還提出離婚。
身懷六甲的張幼儀不答應,他又一走了之,丢下在英國人生地不熟的張幼儀。
走投無路的張幼儀隻好求助自家兄弟,從巴黎到柏林,孤獨地待産、生子。
懷孕期間,徐志摩不曾問候過她半句。
直到張幼儀生下他們的二兒子彼得,他才出現,帶着一紙離婚協定。
張幼儀寫下徐志摩和她去醫院看小彼得的畫面——
“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
“他始終沒問我要怎麼養他,他要怎麼活下去。”
面對如此薄情寡義的徐志摩,張幼儀不再留戀,動手簽字。
這一對,成了中國近代離婚的第一對夫妻。
然後,成功恢複自由身的大才子歡天喜地寫下一首《笑解煩惱結》。
如何!畢竟解散,煩惱難結,煩惱苦結。
來,如今放開容顔喜笑,握手相勞;
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聽身後一片聲歡,争道解散了結兒,
消除了煩惱!
被徹底抛棄的張幼儀跟着自家二哥輾轉到德國,進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意圖很明顯,孩子失去了父親,母親想盡最大的能力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教育。
可惜,上天對張幼儀的考驗還沒完。
1925年,又殘忍地奪走了她的小兒子。
可愛又伶俐的小彼得,才3歲,就因為腹膜炎早夭了。
張幼儀幼子彼得
年僅25歲的張幼儀,失去了丈夫,又沒了孩子。
一無所有的她抱着小彼得的骨灰回國。
先是到東吳大學教德語。
隔年,又在哥哥張嘉璈的支援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雖然是空降兵,但她卻抱着學徒的心态從零學起,勤力奮勉。
沒過幾年,就在金融業混得如魚得水,還連續多年當選為銀行董事。
除此之外,她還兼任雲裳時裝公司總經理。
那是中國第一家新式服裝公司,用獨特的剪裁改良了中式服裝,備受上海灘權貴的追捧。
張幼儀的一天,通常是早上9點準時出現在銀行,5點下班後又找家教補習一個小時國文,6點又會到服裝公司打理财務。
除了傑出的管理才能,她還有活絡的經商頭腦。
後來她還在股市中賺了不少錢,更炒過棉花黃金,無一不是掙得盆滿缽滿。
中年張幼儀
張幼儀這般變化,讓此前看不起她的徐志摩很是震驚。
他在和友人的書信中寫道——
C(張幼儀)可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确有通道。
在當女強人之際,張幼儀也沒丢掉她的賢良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