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8位車主維權,奔馳沉默不語

撰文/ 《财經天下》周刊作者 韓玲

編輯/ 冒詩陽

68位車主維權,奔馳沉默不語

買奔馳電動車,四個月兩次換電機

1月18日,68名奔馳EQC車主發出了一份聯合聲明。在聲明中,車主們表示奔馳官方至今并沒有對2021年上半年以來頻繁出現的EQC壞電機問題有過明确回應,他們希望奔馳高層站出來,給遇到電機問題的車主一個交代,他們還要求“戴姆勒中國及時承認錯誤,并盡快給予車主一個合理的答複”。

“現在我們維權群裡有300多個人,光是電機燒壞,收集到的就有150多個。”奔馳EQC車主黃新告訴《财經天下》周刊,維權群裡的人,有些遇到的是顯示屏故障、空調系統出錯等小問題,但電機燒壞在行駛過程中是緻命的,會涉及到人身安全。

一般認為,電動車的核心系統包括電池、電機和電控,其中電機是電動車的動力源,功能可類比于傳統燃油車上的發動機。

讓維權車主們頭疼不已的這款奔馳EQC,是奔馳品牌的首款電動車,2019年11月在國内上市,售價區間起初定在49.98-57.98萬元,遠超過蔚來、特斯拉Model Y等競品30萬元的價格區間。正因如此,奔馳後續将EQC的起售價降到了30萬元區間,但核心資料上,這款車NEDC續航隻有415km,而蔚來等品牌的競品車型,續航裡程已經達到了600km。

在車主看來,奔馳品牌,是他們接受溢價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百年豪華品牌的背書,卻并未解決電動車的問題。在奔馳EQC社群讨論中,多位車主發帖吐槽奔馳EQC燒電機的問題。

車主王林告訴《财經天下》周刊,他選擇奔馳EQC,看中的就是奔馳品牌,“因為它是奔馳的首款電動車,當時覺得電動車電機、電池不壞,車也不會有太大的毛病”。但去年7月底提車,僅兩個月後,王林就接到車内提示冷卻液缺少,補充了冷卻液一個星期後,螢幕出現顯示故障,且車輛無法啟動。當時這輛車的行駛裡程隻有9800公裡,沒辦法,他隻能去4S店更換電機。

“我這是新車,就經曆了這樣的大修,這無異于是重大事故了。”王林向《财經天下》周刊表示。在乘用車市場,經曆重大事故,會使車輛在二手車市場中的價值大大降低。

黃新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在他所在的維權群裡,不管是行駛了幾千公裡的新車還是一兩年的老車,都出現了電機燒壞的情況。“燒壞了就去找4S店,然後(再)壞了又去換,4S店就拿我們車主當小白鼠,過了保存期限就不理人了。”黃新說,4S店的處理方案是治标不治本。

然而,換了電機後,等待王林的卻是新一輪的折磨。十月中旬換完電機,王林提車回家,4S店以關懷客戶的名義給了他5000元電卡做補償。一個月後,在傍晚充電的時候,故障燈又亮了。

“當時直接帶着故障燈去4S店檢查,一天後,4S店給的回複是:需要更換電機總成。”一輛新車,在四個月裡經曆了兩次更換電機大修,王林戲稱,自己修電機都修麻木了。

後來在全國車友群裡,看到和他同樣經曆的車友有很多,甚至有更換了3次電機的。“現在用車膽戰心驚,不敢跑太遠,擔心哪天壞了,回不來了。”王林說。

另一位維權車主張建宇表示,他是2020年11月12日提的車,用車過程中,有幾次在行駛中,後備箱會不定時自動打開。去年6月19日,開始出現冷凍液警報問題,9月份又出現了電瓶警報。去4S店檢修,結果是電機壞了,需要更換,從電機調貨到軟體更新,耗時50多天。之後,保險絲和氣泵等也陸續出現問題。

“現在就是燙手的山芋,買的時候45萬,開了一年多,退車要扣9萬多。而且自從換過電機後,車子充滿電不開空調的情況下,隻能行駛280多公裡。”張建宇表示。

黃新表示,很多車友去4S店檢測顯示的問題就是“冷卻液缺失”,最後的結果就是給換電機。“現在就是經銷商在安撫我們,奔馳就是硬扛不承認問題,廠家也不出面回應,壞了就給你換。”

68位車主維權,奔馳沉默不語

品質問題還是設計缺陷?

奔馳EQC電動車為何品質問題頻發?目前有兩派觀點,一種認為是設計缺陷,一種認為是品質問題。

關于這次奔馳EQC出現的“冷卻液滲透燒壞電機”的問題,黃新聯合幾位車友去相關維修點進行檢測,維修師傅給出的結論是“設計不合理”。

參與拆解的工程師稱,EQC的冷卻液接口包括電驅動系統散熱、駕駛艙空調散熱以及電池高溫散熱系統等,多達5個接口回路,相比燃油車以及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多出不少。這意味着,在接口變多的情況下,冷卻液滲漏的幾率也随之增大。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行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奔馳EQC發生電機故障,主要原因是在油改電過程中出現了設計缺陷。

作為奔馳首款電動車産品,EQC是基于燃油車奔馳GLC改款而來的車型,俗稱“油改電”。此前,“油改電”是主要汽車品牌在電動車市場快速推出産品的方式,但現在,大衆等品牌均已走向全新開發,而目前奔馳在售的主要電動車産品還是來自“油改電”。

“奔馳想最大程度複用燃油車的系統,但空間會受到限制,在重新設計過程中就會容易出現問題。”張翔認為EQC車主所遇到的電機問題,可能屬于“油改電”的後遺症。如果奔馳采用全新的設計平台,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召回解決。

然而,也有專業人士持不同觀點。

一位汽車電子領域的從業者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奔馳EQC量産以後出現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品質缺陷,如果是設計缺陷,很難通過主機廠的測驗和路試。

他補充稱,就和特斯拉Model 3底盤部件斷裂是零部件品質缺陷造成的一樣,并不是特斯拉的設計有問題。“奔馳也是一樣,可能是某種工藝或者材料選擇不當,或者品質控制有偏差。”

事實上,自從奔馳EQC上市以來,其負面評價就源源不斷。在多個汽車論壇上,有關“冷卻液燒壞電機”的文章頻繁出現。此外,車質網上關于奔馳EQC的投訴,80%的投訴都集中在電機和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上。

“我們車主希望奔馳召回EQC,并且給更換過電機的客戶維修賠償方案,延長車輛三年質保。”王林提出訴求。

68位車主維權,奔馳沉默不語

(圖檔來源:車主聯合聲明)

目前為止,奔馳方面并未承認是設計或品質缺陷問題,也沒有針對車主們反應的問題備案召回。

事實上,這款車曾因其他問題被召回。去年8月份,北京奔馳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原因是部分EQC由于裝配後無法識别檢查空調冷凝水軟管的狀态,無法確定其連接配接的緊密性,造成空調冷凝水可能進入乘員艙,并腐蝕電子部件。當時國内召回過生産日期在2019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8日期間的國産EQC,共計796輛。

三個月後,奔馳又一次召回了海外的部分EQC車型,共計1.9萬輛。官方給出的召回原因是,車輛可能存在轉向系統失靈,駕駛員會在儀表中收到紅色警告資訊。由于轉向系統的線束可能在組裝過程中已經損壞,導緻車輛使用過程中,環境中的水可能會透過隔離層進入到線束中,并随着時間的推移而出現線束老化甚至失靈的情況。

68位車主維權,奔馳沉默不語

首款電動車銷量不佳,奔馳電動化轉型緩慢

乘聯會資料統計,2021年12月,奔馳EQC銷量為812輛,2021年全年銷量僅有6000多輛。對比去年國内寶馬新能源銷量,全年累計銷量超過4.8萬輛,同比增長69.6%,其中,純電動BMW iX3的銷量超過2.1萬輛。

在去年10月的廣州車展上,奔馳中國又再度釋出了同樣來自油改電的EQA和EQB,其中EQA300 4matic預售價37萬元起,EQB 350 4matic為44萬元。奔馳的意圖很明顯,它迫切需要借助這幾款電動車搶占國内的豪華電動車市場。

奔馳的電動化決心不言而喻。

去年12月,戴姆勒發消息稱,監事會通過了一項6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用于奔馳的電動化轉型和自動駕駛研發。在聲明中,奔馳表示在電氣化和數字化的研發上将繼續保持一個高水準投入。

實際上,在釋出該項投資計劃前幾個月,奔馳已經公布将在2030年底實作全面電動化。今年,奔馳将為旗下産品涉及的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2025年起,奔馳的每款車型都将提供純電動版本,計劃純電和插電混動車型在銷量中的占比提升至50%。

即便奔馳開始加快在電動化領域的轉型,但它在2025年才開始在自己的純電平台上推出電動車型,這個速度與國内新造車,甚至自主品牌相比,已經落後不少。

2021年特斯拉全球傳遞93.6萬輛,中國市場占比就高達51.7%。乘聯會釋出資料顯示,在2021年新能源SUV零售銷量排行榜Top15中,有8款是造車新勢力的産品,Model Y、理想ONE、蔚來ES6、蔚來ES8等都位列其中。

毫無疑問,電動車業務未來将成為豪華車企新的盈利增長點,也是競争的重要領域。然而,目前奔馳無論是在電動車銷量還是産品品質上,都表現欠佳。

在這次的EQC維權事件中,截至目前,奔馳還未對車主的訴求予以回應。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黃新、王林和張建宇為化名)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