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裡前年種的景觀綠化被村民翻種蔬菜?代表說:村莊改造不能重建設輕管理

作者:上觀新聞

近年來,市級财政每年安排百億級資金用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村莊進行基礎設施和環境改造,内容涵蓋道路、橋梁、自來水、污水、河道、綠化等項目,讓農村生活、生産、生态環境煥然一新。不過,市人大代表顧秀平發現,改造好後的村莊往往美不了多少時間,又會回到老樣子。

“我調研走訪後發現,兩三年前完成的村莊改造項目,由于後續管理沒有及時跟上,部分工程已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有些村裡的中心綠化場地、河邊的景觀綠化和道路兩邊的景觀綠化,由于沒人管理而雜草叢生,有的花草苗木被病蟲害侵蝕得隻剩下樹幹,有的已經死亡,有的被老百姓翻種了蔬菜。”顧秀平說,究其原因,還是“重建設輕管理”的傳統觀念沒有扭轉過來。

顧秀平認為,鄉村振興、村莊改造工作面廣量大、主體繁多,不同主體重視程度不一、行動力度不一,導緻管理與建設銜接滞後,項目品質反彈等問題層出不窮。另外,在村莊改造過程中,目前引導農民參與的力度還不夠,沒有充分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受益權、決策權、監督權。“不少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農民的參與度不高,參與的機會也不多。”

對此顧秀平建議,村莊改造應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比如河邊是建設成岸邊綠化還是保留蔬菜地等問題,應由農民自己說了算。村莊改造過程中,專業的事應由專業施工隊伍做,但一般的勞務可由村民自主報名參加,一方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農民對村莊改造的參與度、知曉度、支援度。“對于後續長效管理機制,政府财政應確定必要的養護資金,村内的環境衛生工作可由村民自主管理,可以解決部分勞動力,相關工作應由各村黨組織負責,并應納入各鎮、村的考核名額。”

市人大代表唐東衛同樣關注了村莊改造問題。他調研後發現,除一些鄉村振興示範村及緊鄰城鎮的鄉村外,上海郊區、特别是遠郊農村的夜晚依舊“黑漆漆、靜悄悄”,村民上夜班沒有燈光照亮回家的路,老年村民想在飯後散步串門卻沒有路燈相伴。“這不僅存在安全和治安隐患,也不利于鄉村地區業餘文化生活開展,不符合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唐東衛建議,保留保護村應做好路燈照明規劃,在村組道路及宅前屋後增設太陽能智能路燈。另外,在進行路燈安裝時,應預留攝像頭等技防裝置的安裝空間,以便今後将耕地保護、治安聯防、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養老服務等納入統一營運平台管理,提高鄉村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準。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茅冠隽 題圖來源:圖蟲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茅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