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位科技界人大代表提到“元宇宙”,建議加快布局“元宇宙”

作者:上觀新聞

“元宇宙是下一代網絡空間。”在今天晚上舉行的“加快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促進本市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專題審議中,市人大代表、上海優刻得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季昕華提到了時下熱議的“元宇宙”,這位雲計算領域的科技大咖認為,我們應該積極跟進,抓住元宇宙帶來的産業機會發展壯大。

季昕華說,元宇宙是一個虛實相生、人機結合的數字網絡空間,是現有各種技術的組合和更新。作為一個橫跨基礎設施、人機互動、去中心化、空間計算、創作者經濟等多個層面的産業,元宇宙的發展将有力推動社會各層面的技術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虛實結合,培育數字産業化發展新動能,季昕華說,在最近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中,在市經信委釋出的《上海市電子資訊産業“十四五”規劃》中,都提到加強對元宇宙技術的前瞻研發,充分現了上海的政府和上司對于前瞻技術的高度敏感和捕捉能力。“我們和業界同行都在積極地跟進相關技術研究和解決方案設計,抓住元宇宙帶來的産業機會發展壯大。”

另一位科技界人大代表康凱也提到了“元宇宙”,他建議在硬核新技術方面,不能隻是單一的推進人工智能産業布局,而更應該在元宇宙、全真網際網路等無邊界的新技術領域進行全面布局,挖掘超級智能算力。他舉例說,自動駕駛行業的長期難題是缺乏道路測試資料,相當于全中國的公路要跑3400多次,這在現實世界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在元宇宙的N個高仿真世界,可以同時讓幾百輛車在各自天氣環境下進行24小時不間斷測試。“現在谷歌無人駕駛團隊在現實中隻完成了0.2億英裡的道路測試,但在虛拟場景裡已經積累了150億英裡。是以,很有可能我們在推動超大規模AI計算與賦能平台擴建時,别人已經在孿生世界中推理創造出新的模型,突破了AI計算的瓶頸。”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王海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王海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