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勾踐卧薪嘗膽十年,三千越甲并吞吳。今有貴陽老漢住懸崖十年,隻為拿到一筆拆遷費。
如今房價這麼貴,免費得來的三室一廳,自然不免讓人心動。但如果,本來就有自己的房屋,卻還要在山上居住,其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2017年,有人發現原本的一座公路邊的高山上,居然出現了人煙居住過的痕迹。許多報紙的記者問訊,前去一探究竟,卻發現這居然藏着這麼大的心思。

鬥篷山上懸崖峭壁處别有洞天,一老漢居住于此生活悠閑
貴陽市觀山湖區,從興築路往東快到七号路的交界處的地方,有一座奇特的大山。
這座山叫做鬥篷山,因為形似鬥篷而被命名。
它的奇特之處有二:
一是這四周都是高樓大廈,這座山宛若遺世獨立的高人;
二是,在山的三分之二的山腰上,出現了一圈懸崖峭壁。
山腳的石梯布滿了青苔,山腰懸崖處是藤條編制護欄。它的懸崖峭壁之處還有洞穴存在。真可以說是别有洞天。
從山腳走上峭壁之處,還需要花費不少體力。不過沿路郁郁蔥蔥,在8月的天氣之下,也不會有多麼炎熱。
走到半山腰,就會發現一道木做的栅欄門,擋住了去路。門旁拴着一隻土狗,見到陌生人便不斷地叫喚着,像要保衛自己的家園,門上貼着一串手機号碼。
撥打手機号碼,會聽到一個老漢的聲音。如果來者是客,就會有一個六十歲上下的老漢,将栅欄門打開。
這個老漢叫彭興祥(一說彭興牆),時年59歲,是觀山湖區雲潭街道上麥村的村民。鬥篷山隸屬于上麥村,是以,他于2007年的時候,想要種蔬菜和包谷,來到山上開荒。
結果,彭興祥居然發現了就在他家不遠的山上,在峭壁之處還有洞穴。而他居然看了數十年而不得而知。
在這山上開墾荒地的時候,彭興祥發現這裡空氣清新,樹木遮陰,可以俯瞰半個觀山湖區,還能看到山腳下的黔靈湖。
彭興祥動起了念頭,想要在這裡住下來。漸漸地,他不僅在這裡種菜、種谷子,還在這裡種果樹,養了些雞和鴿子。
于是,這裡便有菜、有肉、有水果。水的話,就喝山泉水;電的話,就用排插一個接着一個連到山上,稱得上是水電齊全、吃穿不愁。
為了能讓自己的房間能夠更為舒服,彭興祥還将洞穴改造成了三房一廳。他按着山崖的走勢給洞穴外部添加了磚瓦。
這洞穴冬暖夏涼,十分宜居。三個房間,一間當作卧室,一間當作雜物間,一間當作鴿子舍,而所謂的“一廳”則是雞舍。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座“洞穴之屋”完美地诠釋了這句俗語,也給了彭興祥難得的惬意時光。
彭興祥沒想到,自己會對這裡“上瘾”。
這一住,居然就從小住,變成了長住,後住了有十年之久。
十年間獨自在此生活毫不害怕,妻女勸其回家住不願聽從
這十年期間,彭興祥經常來這裡居住。住的時間也并不短。一到晚上,整座山便更突顯其肅殺的氣場,也讓人好奇:
彭興祥晚上一個人住這,不害怕嗎?
面對這樣的提問,彭興祥泰然若之。
他說道:“怕什麼?有誰敢來搶我?”
這種無畏的行事作風,還表現在彭興祥和山上的“老朋友”的相處上。據彭興祥說,山上有蛇,都是老蛇。
有好幾回,他遇到幾條大蛇,也不像普通年輕人一樣害怕,迅速便将蛇給抓了打死。之後,他把蛇和自己喂養的雞一起炖了,美名其曰“龍鳳配”。
彭興祥養雞,除了自己吃,還給自己的狗吃。
那隻狗很是兇惡,朝着生人狂吠,也不知是不是跟主人學得幾分魄力。
為了喂養自己忠心的狗子,彭興祥特地給它準備了“豪華大餐”,米飯兌雞肉,還有白菜、胡蘿蔔,葷素搭配、營養全面。
“自己喂的雞,肉就是香。”彭興祥指着自己十年來的成果,院子裡剩下8隻大公雞,還有50隻鴿子。
鴿子因為不受環境的限制,可以禦風飛行,自由自在地“野蠻”生長,其體形都比普通的鴿子要肥大一些。
不遠處的山坡上,彭興祥種的梨樹、桃樹、葡萄樹此刻已經長成了大樹,郁郁蔥蔥。
雖然在夏季看不到其碩果連連的景象,但它們也曾在秋天結過甜美的果實。
彭興祥甚至還在想,如果有人能夠資助自己,在這山上開個果園,他一定能種得滿山果香四溢。
這種勞作的生活,給了彭興祥異常的滿足感。他時不時就會坐在山巅,抽着根煙,看看山下的風景。
如果認為彭興祥是個獨居的老人,可就大錯特錯了。
彭興祥家庭美滿,有妻有女,甚至在山下還有四套房,傳聞有200萬存款。
彭興祥三個女兒經常勸說父親少上山,怕他上山途中不小心受傷。
面對女兒,彭興祥自然不敢直接拒絕。
但他還是會趁着家裡人不注意跑到山上來,繼續過着他優哉遊哉的“隐市生活”。
不僅如此,除了他在這山上的“三室一廳”之外,他還打算在這山上建起他人生中的第六套豪宅。
突然在懸崖邊大興土木建房屋,居然是為了分一筆拆遷費
2017年12月,彭興祥開始陸陸續續将一些建築用料搬上山。
除了水泥之外,他每天要挑20擔沙子上山,哪怕山路難走,彭興祥也憑借着自己的體力往山上行進。
他首先将山崖上的石塊堆砌起來,砌成一米高的基腳,随即打算在自己的“三室一廳”的背面的峭壁邊,預計建造四套“别墅”。
這峭壁邊的空地并不寬敞,暫時先修兩間房子,大約有十幾米寬左右。鋼筋籠子已經用生鏽的鐵做了個雛形。
從挖地基,到建基腳,到挑沙取石,再到修建,全都是彭興祥一人。
如果說,之前的“三室一廳”隻是小打小鬧,那麼這次,他是真的打算“大幹一場”。
彭興祥并非紙上談兵,他曾經有12年做工地包工頭的經驗。對如何讓一棟樓房平地而起,心中早就有了一套計劃。
不料,聽說彭興祥在山上建造房屋的事情,被貴陽的有關部門知曉。
他們立刻叫停了彭興祥,并且還将他剛建好的房子拆除。
彭興祥卻并沒有為此就作罷,居然又打起了再建房屋的打算。而這次,他建得很快,“豪宅”基本上已經修建完成了。
為了讓自己能夠安心修建,彭興祥甚至又養了一條大狗。
兩條土狗一起在門口叫喚,絕對能夠威懾到來人。
可以說,自己動手,省了許多的人工費。彭興祥的原材料加起來居然隻要5000元,便可以獲得十幾平米的房間。
但彭興祥的“野心”卻遠不止此。
原來,他很早的時候,就聽說了一個傳聞——鬥篷山打算建一座城市公園。
一旦開建了公園,便意味着這塊地要被征用。那麼住在這裡的人,便會獲得相應的“拆遷費”。
而這拆遷費的數目,可并不小。
據悉,一千多元買一個平方。除了那十幾平方的房子,彭興祥所占據的面積遠遠不止于此,可以想象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數字。
但是,彭興祥此舉是否過于異想天開了?畢竟這片土地并不是歸他所有,而是公家的地。他在這裡建房,真的能夠獲得拆遷費嗎?
就當人們等着看笑話的時候,這件事漸漸淡出了群衆們的視線。
畢竟,一天有那麼多新聞,一個人住在山上,也就顯得那麼不足為奇了。
直到2020年,一個網友在用無人機進行航拍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地方。
彭興祥的房子,再一次成為了焦點。
三年後此屋被網友發現放上網,再次調查原來已人去樓空
當網友将這事發在知名的短視訊平台之後,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他們為鬧市中有這樣一座山而啧啧稱奇,更為山上有人居住的痕迹而驚歎。
許多人都為此産生了許多聯想,有人說這是一間寺廟;有人說這是外來的流浪漢無處可去,是以才來到這個地方……
更有人知情人說,這山上原來是有一個藥廠自行管理的水池,但是之後便荒廢了,不再使用。
而住在這裡的人,就是守候這座水池的守池人……
兩三年時間,就讓人們忘記了這間“别墅”的主人,叫做彭興祥。
有貴陽晚報的記者前去一探究竟,他前去了鬥篷村隸屬的上麥村村委會辦公室的一個負責人,負責人除了告知記者有關于彭興祥的事情之外,還将鬥篷山的最新近況都說了一遍。
原來,鬥篷山被征收了,這裡開啟了工程,變成了工地,山體都被開圍了,山頭被挖了一半,周圍都在建房修路。
曾經通往山腳的那座山路,也因為工程的原因被挖斷了,無法通行。
貴陽晚報的記者曾經試圖尋找上山的路,卻發現除了懸崖峭壁,已經沒有任何路可以走了。
而彭興祥的結局,則如他所願。
2019年的時候,鬥篷山被征收後便從山上下來,獲得了一筆青苗補助。
按照當年的青苗補助所計算,大概就和彭興祥所設想的差不多,是1190元/畝。
彭興祥則搬到了離鬥篷山不遠的碧海花園居住,這大概就是他自己的四套房産之一。
都說彭興祥異想天開,卻沒想到他居然真的将“拆遷費”拿到了手。
但是,彭興祥真的是為了幾萬塊錢,從十年前便開始部署,将自己大部分時間的心意都放在上面嗎?
嚴格來說,從2017年到201年,9彭興祥在山洞裡居住了12年。
這12年間,他所養的果樹棵棵枝葉繁茂,養的家畜隻隻都肥美肉嫩。
從彭興祥經營洞穴之屋的細節就可以看出來,他是真的喜歡這個洞穴。
2022年,有記者前去碧海花園采訪了彭興祥。
據悉,他如今與妻子一同居住,從前在洞穴養了兩隻狗已經不再了,他在家中養了一隻寵物犬,每天早晨和晚上他都會定點帶着狗下樓遛彎。
而從前在山上養成的習慣現今也沒有改變,他對于小區裡的綠植和果樹都很上心,有時候還會自己帶着工具去修剪小區裡的綠植,而小區裡的果樹,也在他的照料下,每到豐收季,果樹上遍長滿了果實。
在家中,他還養了幾隻鴿子。
可以說,彭興祥如今是想極力複制從前的山洞生活的。
“懷念啊,那12年的生活很惬意、自由。”彭興祥對着鏡頭如是說道。
山洞是自然給人類構築的最天然的居所,給予了人類最原始的庇護和安全感。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有條件,很多人都願意來山洞享受靜谧的時刻。
當年彭興祥在鬥篷山上,吹着山風,俯視山下的風景,手中的香煙霧氣袅袅,大概也是這樣的甯靜與惬意吧。
參考資料:
貴陽晚報
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