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作者:束鹿曆史研讨會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許書齋

河北省辛集市大車城曆史悠久,是一個美麗的千年古村。秦時屬巨鹿郡,西漢初為贳侯國都城,叫贳城,贳侯國後改為贳縣,贳城是縣城。《水經注》雲:百尺溝東南經贳城西,斯洨水流經贳城北。東漢至今大車城先後隸屬鄡縣、安國縣、安定縣、晏城縣、鹿城縣、束鹿縣、辛集市。明代叫車城,清乾隆年間車城改為大車城。這裡物産豐饒,礦藏豐富,不僅民風淳樸,風景秀美,而且地靈人傑,古迹衆多,積澱深厚,許多角落都刻下了深深的曆史印記。

注:《束鹿縣志》記載:車城為“西梁故城”遺址。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西梁故城”遺址在今辛集市西城村。詳見我的文章《河北省辛集市五座千年漢代古城今何在》。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為了解大車城古村的人文曆史,我們拜訪了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劉如昌。劉如昌老先生學識淵博、喜好書畫,給我們一一介紹了古村的曆史沿革、古迹、曆史故事以及鄉土民情。

2021年8月,大車城村入選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三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單。目前,大車城村已建成了地下戰備指揮中心舊址,地上主題廣場、遊園、展覽館、停車場、遊客綜合服務站、百年梨園等,總占地約92畝地,核心景觀區占地12畝。圍繞“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鄉村旅遊相融合”這一主題,積極引領遊客體驗百年梨園采摘品嘗、觀光體驗、農家樂、文化藝術等,吸引周邊遊客休閑度假,受到了廣大遊客的贊揚。(編者按:我建議景區增加“漢代千年古城——贳城城牆遺址”這一難得的曆史古迹。)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公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秦始皇放棄了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将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一級行政區,即三十六郡,大車城屬巨鹿郡。

漢朝承襲了秦朝“郡縣制”,劉邦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封功臣為侯,推行封國制,封國包括王國和侯國。西漢侯國有的相當于縣,有的相當于鄉,然皆獨立為國。小侯國有百戶,大侯國則有數萬戶,人稱萬戶侯。戶數越多,說明其實力越大,能力越強。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三月置贳侯國(相當于縣),都城贳城(今大車城),這是辛集市境内曆史上第一個侯國(縣)。贳侯傅胡害,以越戶将從破秦,入漢,定三秦,以都尉擊項羽,(千)六百戶,功比台侯(侯位第三十六)。谥“齊”,後稱“齊合侯”。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傳子方山(公元前 199—前179年在位),殁,谥“恭”。孝文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傳子赤(公元前179一前168年在位),孝文十二年(公元前 168年)赤殁,谥 “炀”。傳子遺(公元前168年—前124年在位) 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年)遺殁,谥“康”。傳子猜(公元前124年—前116年在位),元鼎元年(公元前116),侯猜坐殺人棄市,國除改為贳縣。

贳侯國傳四世,自公元前201年——前116年,曆八十五年。漢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贳齊合侯傅胡害玄孫茂陵公士世诏複家(解釋:贳侯傅胡害玄孫傅世,居地茂陵,爵位公士),即重新恢複先祖身份,史稱其事“诏複家”。

為了抵禦外侵,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贳侯傅胡害及其後世修築了贳城城牆。城牆是用土夯成的,城門是磚混結構,周圍五裡,東西長750米,南北寬500米,高10米,上寬5米,建有城門四座。上世紀六十年代贳城南城牆和西城牆舊垣仍可見,後來都建起了民房。村東土丘為贳城古城東門遺址,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因村民用土逐漸消失。現在大車城村北士丘為贳城古城北門及部分土城牆,今遺址仍存。從北城門遺址仍然可以看到古城曾經的繁華,贳城北門和土城牆遺址高約六米,寬約十餘米,東西長約150多米,遠遠望去就是一座巨大的土丘。遺址上被開荒成了一塊平整的土地,土地上種植有果樹和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土城牆遺址四周也被村民開發成了土地,土城牆上面植被茂密。如果不是知道的話,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個巨大的土丘竟是有着2000多年曆史的漢代古城牆遺址。古代遺址是不可複制的遺迹,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護的話,用不了多久,這段曆史悠久的漢代古城遺址很有可能消失,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和保護這一古迹。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元年(23年),宋子(今趙縣)人耿純率宗族賓客2000餘人到贳縣縣城贳城迎劉秀。劉秀命耿純為先鋒,收複宋子。更始二年(24年),劉秀攻取贳縣。

耿純(?—37年),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趙縣)人。幼學長安,除為納言士。更始時被李轶拜為騎都尉,受命安集趙、魏。後歸附劉秀,拜前将軍,從破王郎、銅馬軍。真定王劉揚謀亂,被純設計擒斬。常從征伐,定封東光侯。為東郡太守時,境内安定,吏民悅服。死後谥成侯。耿氏後人束鹿縣(辛集市)良馬鎮耿福,字伯禧。金元之際,河朔盜起,郡縣吏委印绶去,衆推耿福攝束鹿縣政。元朝時年拜鎮國上将軍、安定州節度使,行元帥府事,旋加輔國上将軍。今辛集市石碑村北還有耿福将軍《元中書左丞耿煥先世碑》的高大石碑。

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25—26年)贳縣和郻(鄡)、安定、樂信、西梁五個侯國(縣)合并為鄡縣,贳城成為了一個村鎮,後來贳城逐漸音變成了車城。據《束鹿縣志考證文抄》記載,該村為漢贳縣城遺址,贳(土音she)、車音近,而車又易寫易認,故更名車城。

明洪武初年開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永樂年間于山西洪洞遷民到車城占産立業,與當地土著居民名融合在一起。

明清時車城稱莊,管轄車城村(清乾隆年間車城村改為大車城村)、小車城村、趙馬村三村。

明朝時車城村就已經開始果樹種植,品種以梨樹為主。因種植曆史悠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是天津鴨梨出口基地。如今滿園古樹,鐵幹嶙峋,烏鱗斑駁,枝桠虬勁,橫空逸出。開花季節,則滿樹冰肌玉骨,花白如銀,灑漫天寒香。村西現有三百多年的大梨樹一棵,樹幹直徑近一米,周長三米多,樹高約六米,樹冠覆寫面積50多平方米,枝繁葉盛,生長旺盛,碩果累累。被譽為辛集市最古、最大的“梨樹王”。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清光緒年間,以文化出名的大車城成立了“哈哈腔”調名叫“慶豐會”的劇團,1950年又與時俱進改為“時代劇團”劇種改為“五腔班”以老調、絲弦等五種腔調演唱,為配合黨中央在農村破除迷信的政治運動,由我村大儒李生馨先生編寫新劇《西門豹》《萬民歡》等劇目經常在南宮、新河、冀州、甯晉等地演出,深受人們歡迎。

民國期間大車城人李生馨先生在方圓百裡可稱一代名儒,擅長寫作、編輯、書畫等,為家鄉弘揚傳統優秀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曾參與編修《束鹿縣五志合刊》,後由著名畫家束鹿人趙望雲介紹到山東泰安馮玉祥将軍主辦的美專教授繪畫,馮的軍隊南撤後,李生馨回鄉辦學執教桑梓。民國十九年(1930年),李生馨的著作《酬世集新》出版,還編輯過《方言俗字》、《藥性三字經》等。“七七事變”後到一九三八年,曾任村農會主任,兼民族革命戰争戰地鄉總動員委員會主任。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抗日戰争爆發後,國民黨的束鹿縣縣長姚齡九畏敵出逃。1938年3月,束鹿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剛剛組建起來的冀南一地委和一分區。1939年9月初,鄧小平政委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來到束鹿,在冀南一分區駐地束鹿縣大車城村北老梨樹下召開了部隊連以上幹部和地方地縣主要上司參加的會議。束鹿縣的縣委書記王雅波、副書記兼組織部長郝化村以及《洪流報》主編李犁等同志參加了會議。

在會上,身穿灰布軍裝、腰紮皮帶的鄧小平同志在熱烈的掌聲中講話。他首先代表中央北方局向戰鬥在抗日一線的廣大軍民緻以親切的問候,接着就傳達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他要求軍隊幹部要在戰争中學習戰争,堅持毛澤東同志關于遊擊戰争的“十六字方針”。 鄧小平同志這次講話,撥開了人們心頭的迷霧。軍分區司令員李林(1914年——1940年,河北威縣人,先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獨立支隊政委、冀南軍區一分區司令員、一二九師新九旅二十五團團長兼政委。)深有感觸地說:“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從此束鹿縣的抗日遊擊戰争就蓬勃開展起來,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取得了夜襲舊城洋行、南辛莊戰鬥、東劉章戰鬥、劉家莊戰鬥等重大勝利。

1940年春,冀南一分區上司機關在大車城村被日軍包圍,我軍三八五旅和三八六旅火速馳援。在激烈戰鬥中,一分區鋤奸股長張長貴及戰士共四十二人壯烈犧牲,長眠于此,葬于車城村南古贳城南城垣遺址上,謂之“城上”。

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後,大陸和蘇聯決裂,關系惡化,邊境武裝沖突加劇,中央宣布全國進入一級戰備狀态,1969年9月30日束鹿縣成立戰備團。為貫徹黨中央關于防止蘇修突然襲擊,做好反侵略戰争準備的訓示,束鹿縣決定建設地下戰備指揮部,由于大車城村有着光榮的抗戰鬥争史,是以戰備指揮中心設在該村,選址在大車城村北漢代贳城北城牆遺址上,該處四周林木環抱,地理位置十分隐蔽。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1970年指揮部破土動工,曆經年餘竣工。與此同時在大車城村東南1.5公裡處的耿虔寺村西北角建立了戰備醫院,周圍開辟了3公裡的戰備路,形成配套完整的戰備工程體系。

束鹿縣地下戰備指揮中心舊址呈東西走向,全長84米多,通道平均寬度1.2米,建設有東西出入口2個,觀察崗哨堡壘2座,指揮室、生活室、倉室等5間,其修建展現了當時束鹿縣人民響應黨中央号召,在國際環境變動的情況下,貫徹黨和國家戰略思想和訓示精神,居安思危,時刻“備戰、備荒、為人民”。日月如梭, 時光荏苒,每一件物品,都記錄着一段故事。時至今日,束鹿縣地下戰備指揮部已成為辛集市紅色鄉村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河北紅色鄉村旅遊地大車城竟是辛集最古老的城——贳城

今天的大車城,人們物質和精神充裕。為提高廣大群衆的文化生活,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了漂亮的文體廣場和大型書畫展廳,成立了書畫交流協會,舉辦了多屆春節書畫展,出版了四冊書畫集錦。近十年來,每年秋後請戲班子進村演出,恢複了村劇團的活動,既滿足了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提高了村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祝願農民朋友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2022年1月17日于雲濤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