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謀發展之“進”

聚焦市場主體最盼、最急、最憂問題,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224項攻堅計劃、210項提升舉措和“1210”專項行動。剛剛過去的一年,長春市努力打造體制順、機制活、政策好、審批少、手續簡、成本低、服務優、辦事暢、效率高的優質營商環境,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29.1萬戶。在最新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長春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提升最快的10個城市之一。

新的一年,長春将如何以優質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大盤之“穩”、謀求發展質效之“進”?1月初,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志軍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實作穩中求進,必須把優化營商環境放在突出位置,注重企業的獲得感。

深化改革提效率

降低企業綜合營商成本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更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長春市始終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改革提升效率,着力解決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助力企業提信心、解難題、增後勁。

摘地當天就拿到開工許可,次日便可進場施工,“标準地+承諾制”改革,大大提升了長春至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建設速度,節約了時間成本。而這背後,是長春市主動服務市場主體複工複産,及時推出創新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獲得感強的惠企纾困政策舉措。圍繞全鍊條、多方位、一站式服務,長春市建立了“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證合一”和“标準地+承諾制”“容缺受理、容缺審批”等工作機制,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線上審批。8類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最長審批時限81個工作日、最短13個工作日,城區、開發區社會投資低風險工業項目實作“拿地即開工”,建立商品房項目實作“交房即辦證”;為解決企業開辦難題,長春市創新開展“證照一碼通”改革,實作多部門資料共享、“一站式”證照辦理。企業登記、刻制公章、申領稅務UKEY和發票、機關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和銀行開戶等業務實作“一表填報、一個環節、一網通辦、一日辦結”。

上門服務轉作風

着力解決企業辦事難題

謀實策、出良招,辦實事、解難題,着眼于企業所思所需、所想所盼,長春市通過開展“萬人助萬企”行動,發揮幹部服務企業“聯絡員”、政策精神“宣傳員”、企業困難“化解員”作用,幫助企業提振發展信心、把握發展态勢、化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後勁,着力打造親商、助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和親清政商關系。

三年來,長春市通過強化“政府圍着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服務理念,實行分組包保、定期研判、分級化解、銷号管理等工作運作機制,建立“1+9+17”三級微信服務群(即1個市級重點企業微信服務群、9個行業重點企業微信服務群和17個縣區級重點企業微信服務群),密集出台和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200餘項政策措施,不斷提高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截至目前,接收、解決全市企業問題實作“雙過萬”,問題化解率、企業滿意度分别達到99.9%、99.1%。

在服務的過程中,長春市還以“小微信”推動“大服務”,建立和運作“長春親清政企關系”微信服務群,打造“萬人助萬企”數字化轉型2021更新版,及時高效受了解決企業問題,僅兩個多月就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1200件。

練好内功強能力

提升服務完善保障體系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産力、競争力,更是吸引力。長春市不斷加強内功修煉,提升服務效能完善保障體系,在優化營商環境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為加強企業生産要素保障,長春市積極推動就業服務保企業用工,截至2021年10月末,開發就業崗位15.83萬個,城鎮新增就業9.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4.65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4億元;為保企業用水,長春市開展“免申即接入,報裝即通水”服務,實作使用者即申請即開栓即通水;為保企業用氣,長春市依托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将瓦斯管線敷設到位,使用者申請瓦斯報裝後,當天即上門通氣,實作“報裝即通氣”;為保企業用電,長春市将小微企業辦電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内,30項辦電常用業務“一次都不跑”,大力開展不停電作業,通過加裝一體化隔離裝置,定期檢修、巡視等措施,降低電壓閃降風險;為保企業用地,長春市出台2021年5399萬平方米供地計劃,保障産業用地有序供給、房地産用地平穩供應。

改革創新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下一步,長春市将鎖定全國第一方陣目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萬人助萬企”行動,推動“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推廣“标準地+承諾制”“拿地即開工”“交房即辦證”等創新舉措,全力打造東北一流、國内先進、符合國際标準的營商環境。

長春日報記者 孫嬌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