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科CEO:希望拜登政府尋求與中國的“共存之路”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2022年的1月19日,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年來,盡管拜登在國内國際諸多議題上選擇了同前任總統特朗普不同甚至相反的道路,但對華戰略卻有很大程度的保留。

1月19日,跨國網絡服務公司思科(Cisco)首席執行官羅卓克(Chuck Robbins)針對新一年的中美關系表示,美國需要同中國找到一條“共存之路”。

思科CEO:希望拜登政府尋求與中國的“共存之路”

羅卓克(右)接受彭博社的線上采訪

據彭博社1月19日報道,羅卓克當天接受了線上采訪,展望新一年的科技動向。就中美關系議題,他以一名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坦言:“對我們而言,找出一條‘共存之路’極其重要。雖然在中美競争上人們有着不同的觀點,但對全球經濟,乃至全世界來說,達成一些共識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政府能夠繼續采取這種方式。”

彭博社稱,在過去一年,中美關系一直令人擔憂。拜登政府推遲了原定于去年年底釋出的新對華戰略,也沒有取消特朗普政府時期肆意對華加征的關稅。從香港、新疆再到北京冬奧會,拜登政府不斷“制造”着一個又一個反華“熱點”。

不過,彭博社指出,兩國仍然是重要的貿易夥伴。2021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水準,部分是因為疫情推動了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觀察者網注意到,羅卓克去年就提倡“中國和美國共存”。他于3月份在CNBC節目中針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評論稱:“我認為,各方将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美國也将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密切合作。中美兩國若真正弄清楚我們如何共存,如何在世界範圍内有效合作,這符合中美兩國的最大利益。”

羅卓克當時還評論稱:“我認為本屆政府意識到了這點。”

思科CEO:希望拜登政府尋求與中國的“共存之路”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去年11月17日公布的最新年度報告稱:美國的對華政策,從卸任的特朗普政府到新的拜登政府,保持了相當的一緻性。與特朗普政府的進階官員一樣,拜登政府的進階官員也将中國描述為美國在21世紀“最為重要的地緣政治的挑戰”。

美國丹佛大學科貝爾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拜登對華政策“很大程度上延續特朗普的強硬作風”,可自特朗普上台後,民主“已成為美國的弱項”,美國不再是世界“民主燈塔”;近期阿富汗撤軍等問題更突顯美“在信譽和能力上”備受國内外質疑,勢将難以與盟國建構共同價值觀與利益。在他看來,目前拜登“雖清楚全面抗中并不實際”,但因受國内輿論及其他優先議題等掣肘,其對華政策至今未見連貫性,甚至可說“沒有對華政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