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作者:滋得洛夫白桦茸

他們吃鹿肉喝鹿血,

卻是有溫度的“原始人”。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一段紀錄片記錄了涅涅茨人殺鹿的樣子,熟練的涅涅茨獵人輕悄悄地靠近馴鹿,雙手把住它的角往下按,手上的刀順勢插入鹿的骨縫。五歲的孩子被叫來幫忙,被剝了皮的鹿還在抽動,孩子說,爸爸,為什麼鹿的肌肉還在跳。

父親告訴孩子,母鹿肚子裡還有一頭小鹿。

“為什麼要殺鹿,為什麼不讓她把小鹿生下來。”孩子問母親。

“她老了,老了會很痛苦。”

孩子繼續追問為什麼,母親不再回答。

涅涅茨人,一個逐草而居、一個行将消失的古老部落,數千年來懷着代代相傳的執着,始終與馴鹿為伴。他們與成百上千隻長着美麗犄角的馴鹿生活在俄羅斯遙遠的北境。那裡,被古希臘詩人描述為一片北方樂土,比北風的源頭還要遠,那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祥和、浪漫、夢幻而不真實,仿佛時間停駐在童話的開頭:“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

美國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巴裡·洛佩茲在《北極夢》裡描繪了北極夢幻般的美麗,“冬日天空猶如深藍色的拱頂,又像一位滿身綴滿閃爍星星的冷美人”,但對整年都在極圈内的亞馬爾半島上遷徙的涅涅茨人來說,美麗是他們的殘酷現實。

為了生存,涅涅茨人像傳說中的無腳鳥,終年不得停歇。他們跟馴鹿結成了共生關系,不是在牧場,就是在驅趕馴鹿尋找下一塊牧場的路上。随着俄羅斯油氣行業染指這片土地,這種駕馴鹿雪橇、飲鹿血、穿鹿皮的原始生活方式,正在遭受威脅。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01

居住分布

涅涅茨人是俄羅斯西北方居民。居地西自白海,東至泰梅爾半島基部,南自薩彥嶺,北至北冰洋。主要居住在俄羅斯西北部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是俄羅斯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産地。

涅涅茨人自古以養鹿、捕魚、狩獵為生。涅涅茨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土著居民,一年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是北極凍土帶馴鹿牧民,他們每年進行遊牧之旅的長度幾乎為世界之最,具體的長度則要看馴鹿的最佳食物補給點的位置。他們追尋着維持他們所有一切的動物——馴鹿的蹤迹遷徙,這種動物為他們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礎:服裝、住房、食品、運輸和身份辨別——他們是馴鹿者。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02

涅涅茨人與馴鹿

每個涅涅茨家庭有五六百頭馴鹿。對涅涅茨人來說,隻要有了鹿,“就什麼都有了”。他們的大衣和帳篷是鹿皮做的,交通工具是鹿拉雪橇,食品是鹿肉,冬天沒有漿果的時候,吃生鹿肉、喝鹿血補充維生素。馴鹿的骨頭被用來做紐扣和刀柄,肌腱被做成線,皮膚被制成船、緊身褲、帽子和其他衣物。甚至早幾年,當地還保持以物易物的風俗時,涅涅茨人會拿鹿肉、鹿皮、鹿茸直接跟中間商換生活必需品。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聖誕老人的寵物即馴鹿

涅涅茨人大多和中國人長相相似,有曆史學者推測他們的祖先是《山海經》中的丁零人,後逐漸形成新的民族涅涅茨人。每年,涅涅茨人都會将馴鹿從北極冰原遷往亞馬爾半島。在遷徙途中他們頂着寒風,踏着積雪,趕着馴鹿,行程無比艱辛。在如此低溫環境下,涅涅茨人依靠獸皮保暖。白天,他們穿着鹿皮制成的衣服,晚上也睡在鹿皮床上,帳篷也是由獸皮搭建而成,既擋風又保暖。許多女子一輩子都是在縫制打理鹿皮衣中度過的。正如一位人類學家所說:“從搖籃到墳墓,涅涅茨人一輩子都和馴鹿為伴。”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回看文章一開頭的場景,“孩子繼續追問為什麼,母親不再回答。”這恰恰反映了涅涅茨人與自然相處的态度,馴鹿對他們來講,是可以果腹的食物,也是朝夕相處的朋友。真正的涅涅茨人捕獵之前會觀察野生動物的身體狀态,專打老弱病殘的。殺鹿也不是随便的,而是把所有鹿趕到一起,讓狗攆着鹿跑,看哪個鹿落在最後再下手。是要生存,但也是“有溫度”地生存。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03

生存危機

涅涅茨人的生存環境非常脆弱,因為他們隻是靠一種動物生存——遷徙的馴鹿。而在如今這個全球變暖、能源過度消耗的時代,假如政府不極力保護北極圈的自然循環系統,馴鹿的遷徙可能被改變甚至就此停止。

上世紀,涅涅茨人的生活深藏在前蘇聯的鐵幕之後,他們僥幸儲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然而,全球化讓涅涅茨人的家園又再次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威脅:俄羅斯需要開發的最大天然氣資源就埋在他們常年的遷徙路線之下。能源開發計劃必然會極大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破壞馴鹿群的栖居。俄羅斯政府正積極推動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牧民們擔心這些裝置會對土地、牧草造成污染和改變,那将會使得馴鹿的行動和健康受到影響,他們也就無法跟随它們進行每年兩次的南北遷徙了。

涅涅茨人堅韌不拔的精神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他們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的,忍受極端天氣,挑戰人類生存的極限,自然條件和成長訓練鍛造了這個民族強悍的體魄和堅韌的性格。他們是一群真正與大自然對話的人。他們與馴鹿共生,堅守傳統,不向長驅直入的現代文明低頭屈服,努力延續着祖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盡管涅涅茨人當今面臨着生存危機,但幸運的是,他們并非是完全與世隔絕的,涅涅茨人過着相對原始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他們的思想也是原始的,涅涅茨後輩能夠接受到現代教育,并且仍有人選擇在接收完良好教育後,仍然選擇傳承,仍然選擇保留傳統的遊牧習俗,使得一個民族得以延續,使得“涅涅茨人”這個名詞不淹沒于曆史洪流,仍能夠觸碰到它的“溫度”。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接受現代教育的涅涅茨人

涅涅茨人生活中的一切幾乎都與自然緊密依靠,除了與馴鹿存在緊密的共生關系、吃鹿茸之外,還有煮白桦茸(恰卡)茶的習慣,許多俄羅斯當地人也常常在白桦樹上割下一塊樹疙瘩,他們說桦褐孔菌可以治療癌症,可以治療胃腸道疾病。

04

極寒氣候下的神秘植物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白桦茸被俄羅斯西伯利亞人民譽為真正意義 的“森林之鑽”

由于涅涅茨人長期在西伯利亞雪原遊牧,吃不上新鮮的蔬菜水果,體内也不能及時地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幾乎隻能靠煮白桦茸(恰卡)茶來維持生命健康。尤其在如今不少涅涅茨人學會了用酒精爐煮食物後,白桦茸更是成為了他們補充營養、減少患病幾率的神秘寶藏。

白桦茸,一種藥用真菌,最早發現于俄羅斯,其俄文名稱音譯為“恰卡”,早期隻是西伯利亞當地居民使用的民間藥方。

揭秘 | 涅涅茨人與馴鹿——有溫度地共存

前蘇聯藥典

早在1955年,白桦茸就被列入了前蘇聯藥典,而後在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廣泛利用其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症, 如各種癌症( 胃癌、肝癌、腸癌等) 、心髒病、糖尿病, 并能抑制艾滋病病毒, 抗輻射, 抑制蛋白質生物合成, 抗有絲分裂及消除其活性等作用。

實驗結果表明,白桦茸具有調節機體免疫的功效,以其本身特有的生物活性和營養成分及化學特性,成為強化機體免疫、抗癌、抗病毒(包括抑制艾滋病病毒)、平衡血糖、改善心血管疾病、改善胃腸功能、美容等醫藥和健康食品的主要力量之一。

搜尋“滋得洛夫”有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