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快“走出去”步伐 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作者:廖昊

今天的貴州,天塹變通途,已從相對封閉的内陸腹地轉變為風行天下的開放高地。

去年11月,貴州召開全省開放型經濟工作發展大會,出台《推動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确到2025年,貴州開放型經濟實作“一達到、三翻番”,即:淨出口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外貿進出口確定1600億元、力争2000億元,實際使用外資超過8億美元,跨境電商超過10億美元,實作三個翻番。

《實施意見》提出,在開放産業、通道、平台、環境、人才等5方面實作新突破;瞄準珠三角、長三角打造開放通道,暢通黔粵主通道,完善“南翼”西部陸海新通道,用足“北翼”中歐班列、烏江航運大通道,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完善陸水空口岸體系;推動開放平台實作新突破、推動開放營商環境實作新突破、推動人才資源實作新突破。

《實施意見》的正式印發,對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制定了新目标、明确了新任務,吹響了全省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沖鋒号。

自2016年獲批國家内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來,貴州全力以赴推進試驗區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亮點紛呈,為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尤其是過去一年,貴州開放型經濟爬坡越坎,追趕式跨越發展,不斷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趨勢。

去年11月18日,貴州直發中歐班列實作“零”的突破,成為貴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黔貨出山”的又一新舉措。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3号航站樓正式啟用,烏江“黃金水道”全線大規模複航……貴州在擴大開放上亮點頻頻。

目前,貴州已擁有高速公路出省通道24個,鐵路出省通道15個,3個航空口岸開通國際和地區航線52條,打通了北上長江水運航道,貴州正成為“一帶一路”西部重要的陸海連接配接通道。

貴州還建立了以貴安新區為龍頭、貴陽綜保區等為重點的“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台。生态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數博會等重大開放交流平台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此外,貴州與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各省區市實作通關一體化,并與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據統計,已有40個國家(地區)來黔投資,貴州也到36個國家(地區)開展境外投資或承包工程。

貴州外貿業态更加豐富。去年,積極推動的“9710”“9810”“9610”跨境電商首單紛紛落地,标志着貴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模式全面開通。

貴州迎來開放發展的春天,發展開放型經濟正當其時。

1月1日,首趟“湛江港-都拉國際物流港”測試班列從湛江發出,貴州到湛江港的黔粵測試班列回返湛江,标志着兩地共建黔粵鐵路物流大通道實作了第一次“往返開行”;

1月7日,滿載發動機、顯示屏等貨物的貴州直發中歐班列從貴陽市都拉營火車站開出,駛向莫斯科别雷拉斯特,這是貴州今年發出的首趟中歐班列,也是貴州持續推進中歐班列常态化開行的良好開端;

1月13日,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省商務廳聯合舉辦2022年第一期“新時代學習大講堂業務知識專題講座”,講座上大家熱烈分析目前國際國内經貿形勢、解讀開放型經濟發展政策、尋找貴州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機遇和問題、探讨貴州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路徑及對策;

…………

再接再厲、接續奮鬥。

貴州正大力建構高水準開放通道,提升高水準開放平台,打造高水準開放産業,培育高水準外貿外經,營造高水準開放環境,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更好服務“四新”“四化”,為全省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活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責編:吳鋒、陳康清)

【來源:貴州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