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省人大代表龔豔紅: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很關鍵

作者: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 記者吳筍林 通訊員林晔晗 2022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省高州市第一中學體育教師龔豔紅認為,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其中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是以法治化手段打造中國特色糾紛解決模式的關鍵所在。

如何實作“一回辦好、一次化解”的背後,是平台的內建、功能的集中、資源的優化、網絡的融合,需要不斷擴寬司法為民的廣度和深度,給基層群衆提供實實在在的專業司法服務。

廣東省人大代表龔豔紅: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很關鍵

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省高州市第一中學體育教師龔豔紅。通訊員供圖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着眼疫情防控要求,需要關聯各司法機關、基層機關、社會第三方力量,主動作為、創新實踐,為人民群衆提供線上線下分層次、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案,讓更多沖突糾紛化解在萌芽、調處在訴前。

龔豔紅介紹,以她所在的茂名高州為例,從2019年起,結合地處粵西山區、交通不便的實際,由當地市委牽頭,在所有鎮街和重點行業設立了40個司法惠民服務中心及400餘個村級司法惠民服務點。

發揮法治宣傳“治未病”、訴前調解“看門診”、訴訟服務“找專科”、以案釋法“重警示”等功能,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方面探出了一條新路。

這幾年她參與過多次訴前調解,深入了解司法惠民服務中心為實作糾紛高效化解而推動的繁簡分流、訴前調處、案件速裁、司法确認等各項工作。

2021年,又現場參與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在高州法院開展的“一站解紛争”直播活動,讓她更直覺地感受到了這種創新模式給群衆帶來的便捷體驗。

龔豔紅了解到,去年廣東法院還在全省未設人民法庭的鄉鎮建立100餘個網上巡回法庭,高州就建成了23個,此舉有力解決偏遠地區群衆打官司難、糾紛化解周期長、訴前調解不便等問題,是惠民便民利民好做法。

關于以法治化手段推動基層治理和訴源解紛工作,龔豔紅有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參照高州打造司法惠民服務中心這一模式,将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建設納入全面依法治省重要内容,依托基層司法關聯解紛和網上巡回法庭,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準,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二是開發更簡單便捷的智慧訴訟服務産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簡化線上訴訟服務流程,讓基層尤其是偏遠地區群衆看得懂、學得快、用得好;

三是在民法典宣傳中聚焦更具體的問題,結合“以案釋法”針對性答疑解惑,推動人民群衆知法、懂法、守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