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太極拳的三尖相對?為什麼要“三尖相對"?​

作者:太極療
什麼是太極拳的三尖相對?為什麼要“三尖相對"?​

所謂“尖”,系指頂端的,亦可指末梢而言。比如說:手尖,就是指手的頂端,亦即指手的末梢;鼻尖,就是指鼻的頂端,亦即指鼻的末梢;足尖,就是指足的頂端,亦即指足的末梢。

何謂三尖?先賢亦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有兩種:一說謂:“三尖者,手尖、鼻尖、足尖也。”一說謂:“三尖者,鼻尖、膝尖、腳尖也。”這兩種說法,談不上誰對誰錯。誠所謂各家之學,各有所長,各有所得。

“三尖”在太極拳中究竟有什麼作用?先就楊家的理論言之。楊家有一重要的理論,也可以說是嚴格的要求,那就是“三尖相對”。什麼叫“三尖相對”?為什麼要“三尖相對"?

為了友善了解,我們以右單鞭一勢來說明:

右單鞭是右足前弓,重心前移,左足尖稍内扣,成右弓步,右手沉肘、坐腕、翻掌,以掌緣略向前按出,這時的右手尖,要與自己的鼻尖相對,同時還要與自己的右足尖相對,這就叫“三尖相對”。

什麼是太極拳的三尖相對?為什麼要“三尖相對"?​

如果以一根線連結起來,鼻尖、手尖與足尖便是一個三角形,手尖就是這三角形的中心交接點,這一點不可過高,亦不可過低,不可向前,亦不可退後。

鄭曼青說:“三角者,實可構成圓形之基本形體。”“太極拳于上述之圓形所包含無量數三角形之作用最多。而其效用最為顯著,以其效法于圓。非真實為球體也。其用守勢者,取法以圓。其用攻勢,則無處非三角形,并且無一分一厘非三角形旋轉式之攻勢也。以之攻擊于敵體,則萬難逃遁者。”

又如承單鞭而做的右提手上勢,身向西轉正,左足向前并步,右足向前半步足跟着地,同時兩手從腰際内合上提,雙手沉肘,左手在後下,附于右肘旁約20厘米。右手在前,上對鼻尖,下對足尖,這也叫“三尖相對”,其作用無窮。如此的例子太多了,不再贅述。

什麼是太極拳的三尖相對?為什麼要“三尖相對"?​

《太極拳行功心解》說:“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如果以“三尖相對”來作他的注解,亦未嘗不可。陳微明先生曾說:“初練架子時,步須開展,總以兩腿一直一曲為準則,如左腿直則右腿曲,所曲之腿,以膝與足尖,成一垂線為準。”這段說是緊接立身須中正安舒而來。又說:“兩掌按出時,不可太過膝,過膝則失其重心。”陳先生技藝之高修養之深,于茲可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