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網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連金普新區知責擔責盡責,敢闖敢試敢為,努力成為遼甯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尖兵”和“跳高隊長”,全面開啟“‘兩先’建設、金普先行”的新征程。
上半年,全區實作地區生産總值1149億元,同比增長12.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6億元,同比增長16.1%;固定資産投資199.2億元,同比增長5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4%;實際利用外資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4.3%;省外到位資金167億元,同比增長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5%;進出口總額占大連市58%。
築牢經濟基礎提高發展品質
金普新區不斷加大産業結構優化力度,着力開展項目建設,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深”功夫。
一是加快建構智造引領的“433+1”現代産業體系,補鍊、延鍊、強鍊、固鍊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大連經開區先後獲評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綠色工業園區。謀劃“四灣十四園”産業發展空間,聚焦小窯灣、普灣、金石灣、北海灣開發建設,“鍊”式布局金州産業新園、氫能産業園、智能制造裝備産業園等14個特色園區發展,為未來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能。博澳精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信基智能裝備産業園、中國首個心腦血管疑難雜症研究所、林德加氫站裝置等項目相繼落戶;金科大連健康科技新城、科興新冠疫苗分裝、利勃海爾風電零部件、萬衆雲倉二期、小窯灣和金州萬達廣場等項目開工建設;東北首座“五位一體”綜合能源服務站投入營運,攜手特來電啟動新能源汽車充電網建設;華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百億級數字能源産業基地、大連數谷、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等數字鍊項目全面啟動;全國首筆B2B平台數字人民币結算、大象慧雲配套票據業務在新區誕生;盛唐風情街、魯能美麗彙等大型旅遊商業綜合體項目開門納客;大連螞蟻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完成驗收;金普産控集團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市(區)屬”AAA級主體信用城投類平台公司。
二是借助“項目浪潮年”“項目服務年”“營商環境提升年”積累蓄勢,新謀劃數字經濟、內建電路、新能源、文化旅遊、高端裝備制造等多個産業領域項目395個,總投資5876億元,實作項目總量曆年最佳、發展支撐近年最強、品質結構目前最優。前三季度,新區開複工項目418個,總投資2227億元。
三是大連國際工業博覽會、信創技術賦能軍工行業數字化轉型專題研讨會、軍民兩用新材料論壇、汽車産業供需對接大會、2021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峰會等活動成功舉辦。前三季度,新區共有172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040億元;550個項目重點在談,總投資4680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釋放發展活力
新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推動信用建設,推進“一窗受理”打造業務閉環。
一是提升“放”的含金量,動态調整權責清單和政務事項目錄,主動承接上級下放職權,完成大連自貿片區、普灣經濟區、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區級首批賦權1713項,在東北地區首開先河。增強“管”的有效性,加強項目代碼管理,規範審批事項清單,推進市投資線上審批監管平台應用。提高“服”的滿意度,開展企業投資承諾制、容缺受理服務、不見面審批,網上申報率月均由11.06%提升至58.54%,實作“即來即辦”374項,“秒批秒辦”65項,“全程網辦”588項。
二是拓展信用應用領域,20餘家機關參與信用應用場景探索,搭建“信易+”應用場景10餘項,新區歸集“雙公示”資訊總數位居大連首位。
三是整合19個部門可納入“一窗”辦理事項689項,并梳理細化為800個小項,打造“統一收件、按責轉辦、統一督辦、統一出件、評價回報”的業務閉環。前三季度,全域新增市場主體20753戶,同比增長18%;新增各類企業10016戶,同比增長6.86%;新增個體工商戶8218戶,同比增長30.65%。
深化開放合作增強發展後勁
金普新區努力提高開放合作水準,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對外開放提質增效。
一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口岸通關環境全面優化,實作船舶通關“隻跑一次”,邊檢行政許可“一次不跑”;國内首條東亞至中亞商品車陸海聯運新通道常态化營運;首條直達莫斯科中歐班列線路開通營運;灣裡綜合保稅區、大窯灣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新區迎來“雙綜保”時代。大連自貿片區獲批全省首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國家級口岸資質;推出全國首創性制度創新成果66項,“企業注冊登記極簡化審批”“企業信用修複新模式”等8項制度創新被國務院官網刊載。
二是新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與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州經濟特區、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分别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與中美商會、德國商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歐力士集團等商會協會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成功舉辦中國大連•日本九州合作交流會暨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線上推介會;中日生态城加快建設,日本電産二期廠房主體封頂預計年底前竣工使用,新日本工業團地基礎設施配套等項目有序推進。1-9月,全區預計實作進出口總額1818.13億元。
三是持續推進與浦東新區在自貿試驗區、自創區建設關聯發展等領域對接合作;積闆落實遼吉、遼黑遼蘇等區域性合作,與沈陽遼中區、渾南區簽訂了兩地合作協定。
堅持創新引領激發發展動能
新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速高層次人才引育,努力打造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一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16家,達到25家;獲批瞪羚企業31家,成為東北瞪羚第一區;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264家,約占全市22%;高新技術企業申報316家;7家企業獲批首批遼甯省産學研聯盟盟主。前三季度,新區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76億元,同比增長28%。
二是大連金融科技服務平台正式上線,聯合人民銀行等20餘家銀行對接信用貸服務。建設東北首家“首貸中心”,為企業提供更好的信貸支援,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國内首個水下機器人評測基地、國家超算中心、5G創新孵化中心、城市大腦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建構“一智庫二平台三服務”工作體系,建設專家智庫、推薦高端人才、健全境外專業人才流動機制;深入實施瞪羚獨角獸負責人和高層次人才引進獎勵政策,依托“興遼英才計劃”,組織開展柔性引才和技術合作;加大“金十條”人才政策落實力度,認定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63人、緊缺人才177人、本地高層次人才16人、市“市特貼”專家6人。
緻力改善民生提升發展品味
金普新區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完全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一是總投資309.5億元的南部城市更新項目進展順利;渤海大道南段、濱海路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車;建立5G智慧燈杆1800個;打造東北地區第一個“3+1+1無人駕駛場景”,全國第一個複雜車流人流狀況下的、全開放的主城區無人駕駛計程車業務開放營運。完成3個市級美麗示範村項目建設,硬化道路13.89萬平方米;推進11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完成11個農村飲水維修改造建設。
二是投資34.3億元實施50個惠民實事項目;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累計支付穩崗補貼7434.5萬元、職業技能提升補貼1.7億元,減免社保資金15.9億元;發放各類社會救助5259.6萬元。
三是6所新(擴、續)建校舍投入使用,解決13860個學位,小窯灣金牌教育園PPP項目進展順利;建立“區、街道、社群(村)三級書記抓文明實踐”的組織上司體系,建成金普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